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當代藝術應有道德底線 是否遇到拐點尚待商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30 10:32:4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黃專


  核心提示:

  定義:當代藝術指二戰後以觀念藝術為主導的藝術思潮,但它是一個龐雜的思想和社會體系(包括哲學上的後現代思想和市場、展覽、策劃機制等),要求打破藝術與生活、藝術媒介自身、藝術創作過程與結果的所有傳統界線,是一種藝術史的價值革命

  特質:獨立性、實驗性和社會批判性

  標準:人文性、社會性、思想性和藝術性

  中國當代藝術自幾年前出現井噴行情後,諸多與之相關的大事件便接踵而至,藝術熱浪一浪高過一浪,然而人們對其卻是眾説紛紜,褒貶不一,也有人認為它目前已遇到了拐點。

  當代藝術自上個世紀90年代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就似乎一直和普羅大眾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讓人琢磨不透。日前,記者在東方抒情意象油畫的開拓者鷗洋教授家裏聊天,談到當代藝術時她提醒説:中國的當代藝術今天鬧得這麼火,但觀眾對其幾乎是一無所知,博雅欄目何不請頂級的藝術批評家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呢?於是,本報記者近日與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主任黃專進行了一次對話。

  黃專表示:具備獨立性、實驗性和社會批判性三大特質的藝術都可以稱之為當代藝術;本月初,由西方學者、西方各大重要藝術博物館館長和中國學者參加的會議在倫敦召開,討論如何真正認識中國的當代藝術,説明西方知識界現在真正有了了解中國的願望,可是至於中國當代藝術現在是否遇到拐點還很難説。

  當代藝術是龐雜的思想社會體系

  記者:文化的多元帶來了藝術個性的狂歡,而作為“舶來品”的當代藝術近年來亦愈演愈烈:大小展覽接連不斷,名家作品屢創天價。然而,對“當代藝術”這個概念,不少中國人可以説是蒙查查。您是享譽海內外的文藝批評家,能否給其一個清晰的定義?

  黃專:當代藝術指二戰以後以觀念藝術為主導的藝術思潮,但它是一個龐雜的思想和社會體系(包括哲學上的後現代思想和市場、展覽、策劃機制等),要求打破藝術與生活、藝術媒介自身、藝術創作過程與結果的所有傳統界線,是一種藝術史的價值革命。

  20世紀初出現的現代藝術主要側重於藝術自身的實驗,當代藝術則不再把表現藝術家自己的感情作為藝術的主要目的,而是把各種形式的藝術實驗作為藝術的目標,如政治、文化、思想等有關的實驗。它具有三大特質:獨立性、實驗性、社會批判性,只要是具備這三大特質的藝術,都可以稱之為當代藝術。

  一般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真正開始是上個世紀90年代,旨在用市場的方式建立中國當代藝術合法化和中國自己批評體系的1992年“ 中國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大概可以作為起點。當代藝術不同於以文化啟蒙為目標的上世紀80年代的現代藝術運動,它體現出更為龐雜和多元的價值取向,觀念藝術、市場主義、大眾文化和國際藝術體制(如策劃人和雙年展制度等)以至於官方意識形態都對它産生著複雜的影響,已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藝術運動了。

  西方知識界已有了解中國的願望

  記者:近20年過去了,自幾年前當代藝術的市場井噴行情出現後,它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是不是當下的中國當代藝術已經遇到了拐點?

  黃專:本月初,我在倫敦出席了一個由西方學者、西方各大重要藝術博物館館長和中國學者聯合參加的會議,討論西方如何真正認識中國的當代藝術,表明西方知識界真正具有了了解中國的願望,這無疑是個好的徵兆。

  但是,至於當代藝術是否遇到拐點還很難説。

  記者:1992年,由您策劃的首屆“ 中國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雖是中國當代藝術的起點,意義非凡,但當時基本是外來藝術家參展,與廣東的關係不大。時至今日,廣東的當代藝術仍無法與北京、上海媲美,請分析一下個中原因。

  黃專:當代藝術的發展與其所處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它是由以下幾個生存因素決定:其一,學術環境。中國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和當代藝術基本沒聯繫(像北大、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已經開始對當代藝術有一定的研究和實驗科系,但還是處於起步階段),學術環境對當代藝術來説幾乎不存在的,當代藝術在西方是主流文化,在中國則不是,這是我們判斷中國當代藝術的基本社會依據,它也表明瞭中國當代藝術的複雜性和挑戰性,中國當代藝術缺乏與中國思想界、學術界的有機聯繫,使它長期處於思想貧血的狀態,而市場和官方藝術對它的干擾又使得它缺乏更為獨立的學術品質;其二,經濟環境。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市場現在還是十分缺乏,原因就是缺少有學術品質、戰略眼光的拍賣行、畫廊等經濟迴圈系統,藝術市場對當代藝術無序的炒作不僅沒有成為當代藝術的經濟土壤,反而成為使當代藝術迅速劣質化和時尚化的動因;其三,大眾傳媒環境。當代藝術是社會性的,要進行社會活動,必須和社會發生關係,因此需要大眾傳媒關注才能生存。

  廣東的當代藝術生存空間與其他城市比較,在這三個方面更加缺乏。

  創造與自己文化相關的當代藝術

  記者:由於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語境不同,當代藝術在中國不會成為主流藝術,那麼對這種非主流藝術的存在和發展,我們到底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黃專:我們首先要明白: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藝術創作,當代藝術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都客觀存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當代藝術?對當代藝術,我們現在是“拿來主義”,也只有把西方的東西拿過來,才知道如何對付它——是燒成紅燒肉還是做成肉丸子?而我們要的就是創作與自己文化相關的當代藝術,這種當代藝術與中國的文化問題、生活方式及中國人看現代的方式相關;再次,一個地區的當代藝術必須與該地區的當代文化相關。

  記者:面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當代藝術作品,觀眾應如何對其作出價值判斷?

  黃專:我的觀點是:人文性、社會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密切結合在一起的當代藝術,才是好的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必須是社會性的,關注社會問題,但應該有道德底線,至於用什麼態度、觀念、方法和效果及整體邏輯,那是藝術家的事;當代藝術必須具有思想性,當然,當代藝術還必須具有藝術性。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旋轉的硬幣"創意生活原創設計年展
· [專稿] 中國:建構與解構
· [專稿] 歌德之夜
· [專稿] 北京藝門展覽
· [專稿]根尚國際藝術空間常規展——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