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現代性與“女性特質”——傅小寧畫作解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29 14:57:48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在《迷失》系列中,這個冥想的女子更有著夢境般的恍惚,身外的世界悠悠然忽遠忽近,她是迷失在身外世界的種種誘惑中,還是迷失在心靈求索的旅途?她在思索著人的精神家園的失落:在物質充裕的時代而精神世界卻更為貧乏;她也在感嘆著人與自然關係的顛倒:人類在無知地毀壞著自然與生態環境卻毫不自知。而《盼望》中祈禱的女子,她的身後是如火的紅蓮和雲霞,紅色與墨色構成“海水與火焰”的聯想,她盼望的是激情和烈焰,還是愛的狂喜?

  在靈魂經過焦灼地追問和不安地求索之後,藝術家最終在宗教中尋找到她精神的寄託:她信奉了基督,找到了她精神的樂園。《樂園》是她為自己尋找的世界。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承受著各種生活煩惱和壓力的現代人生活得風風火火,但心靈常常如荒漠一般乾涸和空曠。為了逃避現實的空虛,我們常常需要放飛我們的心,讓自己回歸大自然,回歸我們淳樸的天性,享受生命中每一滴甘醇。在《樂園》中,我們看到那些曾經困惑和祈禱的女子們沉醉在野性的山水之中,那些山水既不虛無,也不真實,但卻帶來了鄉野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在風中搖曳的蘆葦叢,還有在氤氳中隱現的碩大的蓮。也許,她正是在大自然的淳樸和單純中,在蒼茫的天地間,在樸拙的鄉野裏,在嫋嫋的鄉間炊煙中,在枝頭嫩葉間的露珠裏,她看到了基督神性的光輝。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因為:舊時的社會道德要求女子終身只充當“家庭保姆”的角色,這個身份可不需要女子具有林黛玉那樣的詩才,更無需盡日裏“尋尋覓覓”地尋找什麼“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這種傳統的規約下,為了約束女性的行為、滿足男性把玩的樂趣迎合所謂“病態美”的審美情趣,所以才有了中國古代的“三寸金蓮”;為了消磨閨閣女子漫長而無聊的寂寞時光,所以才有了精美細密的女紅刺繡。這種傳統道德直到今天還多少影響著中國女性,但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現代女性比之傳統女性多了許多的行動與思想的自由,更多了許多敢於追求新生活的叛逆。

  如果説《都市女人》還有一些自閉或自戀的意味,那麼《違約》則更多的透露出藝術家內心的叛逆成分。畫面中的女性帶著驚恐逃奔在曠野,或是驚恐中夾雜著疑惑失神地凝視著觀眾。她們和誰違約?她們在逃避著什麼?是逃避生為女人那不可逃避的宿命,還是逃避古老傳統對於女性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正如《女性特質》一書的作者蘇珊·布朗米勒所説:“女人一生的使命是用眼淚和痛苦為代價,用極度的努力來矯正自己的身體和行為,從而取悅于男人。”而傅小寧繪畫中的女人卻完全無視于這樣的潛規則,她們多半時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們的精神是狂放不羈的,她們的身體結構也是為這樣純精神的世界而存在:碩大的頭、凝視著觀眾、直透入人們內心的大眼睛,以及柔軟的幾乎可以隨風飄動的軀體。她們是精神的而非肉體的,相對飄動變形的身體而言,心靈卻具有驚人的活力,她們的幸福、痛苦、困惑、狂野和沉醉都是無拘束的。

  傅小寧的繪畫同樣也具有現代藝術的形式感。從材料的運用上來看,她的繪畫完全屬於中國水墨畫,但是,她的畫面卻又在水墨淋漓中充滿著三度空間的暗示,飽滿的擁擠的構圖中我們能找到當代攝影的因素,而經用粉而顯得厚重的畫面效果穿插在透明的水墨暈染中,使畫面更具有油畫般凝重和豐富。如同畫中人物的放縱一樣,藝術家在表現這些精神時也是不拘一格的、粗獷的。

  也許這正是現代女性的寫照:身體承載了太多的囚禁,心靈需要放逸和伸展。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旋轉的硬幣"創意生活原創設計年展
· [專稿] 中國:建構與解構
· [專稿] 李建平畫展——異質
· [專稿] 北京藝門展覽
· [專稿] 康嘉若畫廊——與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