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卡通之後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方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8-13 11:00:5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黃顯作品


  當代以四川美術學院為代表的西南藝術創作似乎先天性的與卡通聯繫在了一起,而卡通背後的潛臺詞其實是膚淺。但是,在理論界批評卡通繪畫的同時,很少人能夠注意到現在川美的年青藝術家正在掀起一股抵制卡通創作傾向的浪潮。這批青年藝術家多是剛剛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風格不一,但卻一致不滿于卡通、圖式化、符號化的創作手法。他們各自採用了不同的創作方式,其中一種便是對現實的批判,對都市底層文化的揭露,我將其稱為再現問題化的社會景觀。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依然屬於現實主義的範疇,但卻與以前的現實主義有所區別。這種區別不僅體現在畫面內容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論之中。與某些上一代批評家對青年藝術家的膚淺、卡通化的認定不同,這些年青人已經不再沉迷于自己感情的烏托邦中無法自拔,而是將視線轉向社會,進而揭露社會的問題所在。他們表現的題材來自於社會的各個角落,如沈樺主要關注黃桷坪的棒棒,黃顯關注的是都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建設,項峰則關注某一個具體的社會事件。他們的這種創作之所以有意義,主要還是在於他們採取了不同於一般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而不是因為題材的選擇。在創作方法論方面,這批青年藝術家首先反對的是圖式化和符號性的創作方法論。根據藝術史的發展規律,一種創作方法論盛行過後,必定會被另一種與之相異的創作方法論所取代。當以圖式化、符號化的創作方法論為基礎的卡通繪畫流行過後,出現這種反圖式化和反符號性的創作方法就不足為奇了。圖式化和符號性的創作方法試圖以畫面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形象來凸顯畫面意義,因此,以這種方式創作出來的繪畫對於觀者的接受來説是暫態性的。藝術家在運用這種方法創作的時,多采取的是直接複製的技術,即他們用電腦將圖片處理後,按比例放大到畫面上。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僅僅是在機械地複製已經存在的圖像而已,所以這一複製過程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不同於這種圖式化和符號性創作方法論的是,這批年輕人繼承了川美80年代現實主義的批評傳統,並採用了新的創作方法論來建構現實主義。

  這些藝術家用來反對圖式化和符號性方法論的敘事方式不盡相同,其中之一便是將繪畫推入空間,試圖建立繪畫的空間敘事。沈樺的作品明顯體現了這一點。他雖然採用了單體人像的方式來建構自己的作品,使作品略顯簡單,但是其作品中的民工形象並非是對照片或電腦圖像的複製,而是對現實對象的再加工。當然,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的話,他的作品便無法與羅中立80年代的新鄉土繪畫拉開距離。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他突破了畫面的二維平面性,將其作品延展為繪畫性的裝置。亞克力板的引入,使作品呈現為非三維又非二維的空間感,因為觀者只能從前後兩個面來觀看這些懸置於空間的民工。在最近的展覽中,他又將作品置入腳手架搭成的結構中,試圖再現民工的真實情境。所以,沈樺並不是通過畫面本身來突破圖式和符號的創作方法,而是將圖像放入空間中來消解作品的圖式化和符號性。在這種處理方式下,作品更容易與環境構成一個敘事整體,而非僅僅表現為二維平面的虛幻敘事。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和而不同——劉騏鳴 徐澤雙個展
· [專稿] 觀看黑鳥的方式
· [專稿] 第三屆廣州三年展
· [專稿]俏皮——胡華個展
· [專稿]黃讚倫個展:33號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