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德樹作品《裂變》
仇德樹稱自己是“邊緣畫家”。昨天,這個“邊緣畫家”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一個大型畫展,這個展覽屬於“上海新水墨名家系列展”。
度過了人生60個春秋的仇德樹長得有點“佛相”,高大豐腴,一團和氣。他的畫卻很另類,面世至今爭議不斷。因為他這個水墨畫家完全顛覆了傳統水墨畫的技法。上海美術館的展廳裏,他的巨幅“裂變”作品呈現了高山大川的雄偉靜穆,也展現了畫家內心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但這些水墨氤氳的畫作都不是用筆畫的,而是他用手撕出來的。他拋棄了被大多數國畫家視為“生命”的筆墨程式,用撕裂宣紙的手法來構建圖形。
他的這種“另類”,體現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畫家群體尋求突破、尋求未來的藝術追求。仇德樹坦言:“畫畫的人都在談論或者關注中國藝術以後該怎麼發展。大家急切地要創新,當時就是這樣一種氛圍。”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仇德樹組建民間藝術社團“草草社”,提出藝術口號:“獨立精神,獨特技法,獨創風格”。
是舊石板上的裂痕啟發了仇德樹。20多年來,他不懈地研究裂變技法和深化裂變主題。仇德樹説,裂變無處不在,它存在於人類生存環境及每個人的內心。“我希望通過裂變,表達自己對人類與環境的擔憂,傳達居安思危的呼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