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顛覆雙年展:威尼斯網路雙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2-05 14:25:19 | 文章來源: 中國美術館

    採訪者:Viviand (何瑩)

    訪時間:2007年1月22日

    Viviand:首先我想問的是,威尼斯雙年展的概況極其影響。

    威尼斯網路雙年展組委會(以下簡稱組委會):1893年,《設立一個國內藝術家作品展出的雙年展機制》在威尼斯出臺。兩年後,舉辦了首屆威尼斯雙年展。1930年後,雙年展逐步增加了音樂、電影、戲劇等藝術門類,成為一個現在所看到的多藝術學科綜合性的展覽活動。二戰後,其他國家的一些城市相繼效倣舉辦視覺藝術雙年展。據統計,到現在全世界共有 300多個雙年展,有規模有影響的有30多個,其中較出色的要屬創立於1951年的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和1955年創立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

    Viviand:傳統雙年展的貢獻是什麼,有哪些缺陷?

    組委會:獨立性和批判精神是以往傳統雙年展的最大貢獻。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雙年展陳舊僵化的體制已不再適應當代的文化需求,批判的獨立性也日漸喪失。巨大的經濟利益是很多城市青睞雙年展的重要原因。雙年展這個非盈利性的社會文化活動的市場是間接的,展覽的國際性和巨大的人氣,可以帶動一個城市的文化、商業、旅遊業的發展,甚至拉動一個城市GDP 的增長。而已經盈利的威尼斯雙年展是最好的範例。雙年展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産業,淪為消費主義文化的一部分。

    Viviand:為什麼要做威尼斯網路雙年展,聽上去和傳統威尼斯雙年展很相似,彼此是什麼關係?

    組委會:網路威尼斯雙年展是一個與威尼斯雙年展(傳統的)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獨立展覽。形式不同、觀念不同。一方面我們想探討網際網路與藝術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通過網路向全人類傳遞我們的藝術觀念。為了挑戰傳統的雙年展體系,我們起了有針對性的相似名稱,借此起到批評作用的同時也希望激活新的藝術精神。但與傳統展覽形式不同,我們所有的活動過程是在網上展開的。實地的物理空間和虛擬的網路空間各有利弊,相比傳統的藝術展覽空間,網路可以容納更多的觀念藝術作品。傳播面廣,速度快,參與性強的特點也使不同地域的文化人士便捷的觀看和參與展覽的各項活動。所以網路展覽必定是未來藝術展覽的重要發展方向。

    Viviand: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也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兩者會不會重復?

    組委會:威尼斯雙年展的官方網站只是主辦方為宣傳和聯絡而搭建的工作平臺,不是具有完整概念的系統網路展覽空間。

    Viviand:組委會提出哪些驚人的理念?

    組委會:本次展覽主題是“瀕危地球”,這是全人類目前最迫切的問題。

    Viviand:網路雙年展涵蓋哪些藝術種類?

    組委會:任何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展示的藝術形式都歡迎參與此次活動。

    Viviand:這此活動是怎樣組織的,哪些人員和機構會參與?

    組委會:活動的主辦方由獨立的文化藝術機構和團體聯合組成,同時還邀請了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文化人士參與策展和評獎工作,希望通過具有敏銳眼光的他們對全球文化的深層觀察後産生的獨立見解,來打破藝術界狹隘的思維模式。

    Viviand:會不會涉及侵權,還有需要很多活動資金嗎?

    組委會:不存在侵權問題,這是一次非盈利的藝術活動。網路也會最大可能的降低活動成本。

    Viviand:預計會有多少人流覽,對中國文化圈乃至國際的影響有多大?

    組委會:由於網路傳播便捷,此次活動的網站正式對外至今,瀏覽量已大大超出我們的預計,很多藝術家前來諮詢和報名參展,也得到國內外很多文化人士的支援。

    Viviand:由於這個活動創意很精彩,以後如果更多的獨立機構會承辦類似的活動會演變成竟爭嗎?

    組委會:不存在競爭,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舉辦這類活動,共同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

    Viviand:這此活動後會做些什麼?

    組委會:我們會舉辦一系列的藝術活動,以此推動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統一” 的藝術創作觀念。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第一屆威尼斯網路雙年展徵集作品通知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場地設計方案徵集初見成果
· 威尼斯式的有護頸的頭盔
· 威尼斯特種部隊兵器
· 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直面中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