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 英國藝術專區 > 藝術 \ 視覺

克雷德的愛丁堡之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26 12:56:31 | 文章來源: 英使館文化處

若將特納獎(Turner Prize)藝術家按“震撼度”加以排名,馬丁·克雷德(Martin Creed)無疑名列前茅。雖無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動物屍體秀”來得驚悚,卻似希區柯克的電影,在平淡中靜靜挑動觀者的神經,以至於令傑奎琳·克羅夫頓(Jacqueline Crofton)放下女性藝術家的矜持,投蛋以示抗議。

這件“慘遭毒手”的作品,便是2001年為克雷德贏得特納並奠定國際聲譽的《第227號作品:燈開燈關》(Work No 227: The Lights Going On and Off):偌大的展廳空無一物,唯有燈光每隔五秒轉換明暗,漆黑與明亮交替進行。當人們習慣被晦澀與繁複包圍時,《第227號作品》的簡單眼倒令人難以承受。

“‘觀照’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克雷德説:“觀眾走進展廳,借著燈光的明暗,在同一空間內體察著不同的事物。墻壁、地板、屋頂、別人的表情以及自己的心跳,都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視覺藝術的空間性被打破,主客體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作品在明暗間隔和觀眾的不同反應中發生並延展。

它同時也集結了克氏作品的所有關鍵詞:極簡、秩序、重復、運動……這些元素在克雷德的第一件作品《第三號作品:黃色繪畫》(Work No 3: Yellow Painting)中便已出現:紫色為基底的紙上,其補色黃色以漩渦狀覆滿整個畫面。這張作品的完成僅靠一個動作,即手持畫筆在紙上畫圈。

二十年後,筆觸化成腳步,這便是著名的《第850號作品》(Work No. 850),2008泰特英國美術館杜威恩藝術計劃(Tate Britain Duveens Commission 2008)。每隔30秒,50名跑手依次以最快速度穿越展館。極速奔跑取代畫圈,成為貫穿作品的唯一秩序及運動形式,而作品選用的媒材更是最“現成”的事物:人的身體。克雷德認為萬物皆為運動,最平凡的存在也自有其張弛韻律。這令他的作品頗具“禪意”,將生活的一切細枝末節納入其中,經由簡單組合形成新的意向。

《第850號作品》(Work No. 850)
  在此次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 Art Festival)的展覽中,“日常生活”再次搬上臺面,椅子、木板、書籍、盒子甚至樂高玩具,皆被他重復堆疊,了無生氣的日用品似乎“靜極思動”,在嶄新的秩序中重又煥發光彩;展廳階梯伴之以高低不同的音調,視乎觀眾扶梯而上還是順階而下,單純卻也自成一格,如同展覽的主題音樂。
《第928號作品》(Work No. 928)
 
《第998號作品》(Work No. 998)
  克雷德的創作活動也浸潤到音樂、舞蹈等領域,借由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相同的原則。他曾任管弦樂團的作曲,並擁有自己的搖滾樂隊;擔綱音樂及舞蹈設計的芭蕾舞段,近日也由英國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在愛丁堡進行演出。
  與此同時,泰晤士&赫德遜出版社(Thames & Hudson)歷經四年打造的作品集,即將在愛丁堡國際書展(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亮相,舉辦展覽期間,也會著手創作預計在年底揭幕的為愛丁堡製作的永久雕塑……克雷德曾説其創作的衝動來源於同人們溝通的渴望,而愛丁堡夏天的熱力,似乎成為克雷德作品的最佳助力。
芭蕾作品:《第1020號作品》(Work No. 1020)
    展覽時間:2010年7月30日——2010年10月31日
圖片及相關資料來源:
http://www.tate.org.uk
http://www.telegraph.co.uk
http://arts.guardian.co.uk/
http://www.martincreed.com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