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敘事三部曲”完結篇
戲劇《一切就此完結》(The End of Everything Ever),以二戰前夕不計其數的德奧兒童,逃往英格蘭的歷史為背景。這是跨歐洲的新國際交流劇團(New International Encounter)(簡稱NIE)製作的“歐洲敘事三部曲”(European Narratives Trilogy)的最後一部,與“交叉劇團“(The Junction)聯合製作。三部曲的前兩部分別為《我漫長的回家之路》(My Long Journey Home)、《半是憶起往昔》(Past Half Remembered)。這個三部曲也是NIE第一批作品,其創作、首演地分散于波斯尼亞、捷克的小城鎮等歐洲各地。
在愛丁堡上演時,該劇的開頭很不尋常:打扮像東歐樂師的六個人,在劇場大堂就奏響了全劇的音樂,有點節慶的感覺。可是隨後在舞臺上發生的,將是180度的大轉變:演員們説著捷克語、德語和挪威語,跌宕地講述一個發生於1938年的故事:6歲的阿哥塔牽著父親的手去火車站,大家都很開心,唯獨阿哥塔預感到這將是與父親的永別。在火車上,饑寒交迫的阿哥塔心不在焉地咀嚼著挂在脖子上的標牌,牌子上寫有她的名字和住址。她的名字和住址隨著她的咀嚼而消失,再次回到家園的機會也在消逝……20世紀歐洲最黑暗的一段歷史,透過一個被迫直面成人世界的殘酷的小女孩之眸,以不乏孩子氣的視角呈現出來。當中透露的資訊,有生存、愛與希望。
跨歐洲,跨語言,忠於歷史
阿力斯?拜恩(Alex Byrne)是NIE劇團的核心人物:作為藝術總監,他擔任了三部曲的導演。NIE劇團與眾不同之處,在於11位團員來自歐洲各地,包括英國、北歐、東歐與中歐等國。NIE還經常與歐洲各地的劇團合作製作戲劇項目。阿力斯認為,劇團這麼做,是希望探索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之下“別的”可能性,創造出一種“國際語言”。劇團在不同的地方演出時,經常在演出同一部劇目期間,運用不同的語言,而且時常有即興的成份在內。不知道在中國的巡演,會有怎樣的驚喜帶出來呢。
NIE劇團成立於2001年,當年也正是“歐洲敘事三部曲”創作的開端。三部曲的排練廳,就在捷克北部一個小村莊裏。NIE採用一切戲劇手段——音樂、燈光、動畫、設計、文字、舞蹈、聲效、小丑、木偶、悲劇、歌唱——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元素,在NIE劇團裏都有用武之地。劇團的宗旨,是要創造出新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演出,直達觀眾內心。《一切就此完結》2005年做了修改,版本一直沿用至今。舞美設計是侯思科娃(Houskova)的設計實用而簡約:最核心的道具是一件可以變成火車的家居:衣櫃。
就像“歐洲敘事三部曲”分散的製作、首演地點,NIE劇團一直聚焦歐洲,汲取歐洲不同地域的傳統和人文風俗,以真實的歷史為戲劇文本,這也跟劇團成員們歐洲各地文化背景吻合。來中國之前,NIE劇團最近正忙於在倫敦和康橋推出最新製作《一切都崩潰了》(Everything Falls Apart),主題似乎與過往的製作一脈相承。
張璐詩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