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與日本浮世繪之間有著莫大的關係。將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梵谷展-流轉的日本之夢〕以梵谷和日本之間雙向的相互關係為主題,分為“梵谷的日本主義”和“日本人的梵谷巡禮”兩部分,將展出來自日本國內外的梵谷作品約40幅、同時代畫家作品與浮世繪約50幅,觀察日本美術對梵谷的影響,和梵谷對日本人的吸引力。
《自畫像》,1887年,梵谷,梵谷美術館藏
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黑褐色為主的“醬油色”佈滿畫面,是19世紀的歐洲流行的保守穩定的學院派風格。直到在巴黎接觸到印象派的作品,畫風才開始變的明朗起來。
1853年生於荷蘭的文森特·梵谷在33歲時移居巴黎,當時世界藝術的中心巴黎,活躍著一些前衛的藝術家,他們在學院派風格之外,找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藝術表現方式——日本浮世繪。梵谷在那裏接受到各種各樣的啟發,不斷地蒐集流傳至歐洲的日本浮世繪,將它們臨摹成油畫,學習其中的構圖與色彩,之後的他在創作中大膽使用了紅、黃、藍三種原色,又用細小的筆觸豐富畫面的色調。
《花魁》,1887年,梵谷,梵谷美術館藏
《身穿雲龍打挂的花魁》,1820-1830年代,溪齋英泉,千葉市美術館藏
在他1887年創作的《鈴鼓咖啡屋的女人》,作品的右上角有身著和服的女子,似是咖啡屋墻上挂著日本版畫,可見梵谷對日本浮世繪的喜愛。畫中的婦女是這間咖啡屋的女主人阿戈斯蒂娜·塞加托裏,當時在市場上做生意,拋頭露面的女性當時時髦文化的常見景觀。1887年夏天,自這一年的春天起,文森特便常去克利希街的"鈴鼓"咖啡屋,
《鈴鼓咖啡屋的女人》,1887年,梵谷,梵谷美術館藏
除此之外,通過閱讀有關日本美術的文章,梵谷形成了他獨有的日本印象。他還從畫家修拉那裏借鑒了點彩畫法,用相鄰的顏色描繪物體,再用眼睛和視線融合畫面,給人精細、秩序和立體的感覺。1888年,梵谷滿懷期待前往法國南部的阿爾勒,在筆記中多次將阿爾勒與他想像中的日本相重疊。
《臥室》,1888年,梵谷,梵谷美術館藏
《楊樹林中的二人》,1890年,梵谷,美國辛辛那提美術館藏
這一時期,他以阿爾勒的廊橋和河邊洗衣的婦女為對象,運用浮世繪的手法創作了一系列作品。
可以説,對於梵谷而言,日本不僅是創作的源泉,還是夢中的理想之地。與他同時代的日本浮世繪畫家的作品也在這次展覽之列。浮世,就是當時人們所處的現世,這種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情、風景的畫作,就連目不識丁的人都能看懂,流傳很廣,這就是日本的市民文化。
《藝者與富士》,1870-1880年,佐藤虎清
《新板蟲盡》(局部),1883年,二代歌川芳丸,梵谷美術館藏
在梵谷逝世後,仰慕他藝術成就的日本人,反過來又開始了將他理想化的過程。從市場的角度來講,令他名聲鵲起的因素來源於資本的推動。由於經濟的迅速增長,從1987年到1990年,日本開始瘋狂的購買以梵谷為代表的畫家的印象派畫作,這是除了梵谷家人之外,對他的藝術成就最有力的推動。
梵谷展 - 流轉的日本之夢
時間:2017年10月24日 - 2018年1月8日 9:30 - 17:30
地點:東京都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