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卻又不可或缺: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版畫與繪本MoMA展出

時間:2017-10-24 14:05:12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國際>

通過三百多份作品,此次展覽將為布爾喬亞富有創造力的藝術生涯投射出新的光芒。她的版畫和繪本伴隨著相關的雕塑、繪畫、素描一併展出,製造出共同碰撞的語境。

《路易絲·布爾喬亞:展開的肖像》

Louise Bourgeois: An Unfolding Portrait

2017年9月24日-2018年1月28日

MoMA三樓,以及二樓Marron Atrium瑪羅中庭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于2017年9月24日至2018年1月28日舉辦展覽《路易絲·布爾喬亞:展開的肖像(Louise Bourgeois:An Unfolding Portrait)》。這是對布爾喬亞個人版畫和繪本的首次全面回顧,此次展覽將她的版畫和繪本連同她的其他作品一同展示,以展現當時的創作語境,讓觀眾以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布爾喬亞的藝術生涯。這次展覽包括了265件版畫作品(包括書籍和系列作品中的)、23件雕塑、9件素描和2件早期繪畫。

展覽的策展人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前版畫及繪本部門榮譽總策展人黛博拉·維耶(Deborah Wye),她是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老朋友,也是研究布爾喬亞的權威專家。此次展覽在素描與版畫部門策展助理姜思婉(Sewon Kang)的協助下完成。

路易絲·布爾喬亞(1911-2010),著名雕塑家,同時也精通繪畫、版畫等不同藝術形式,其情感的掙扎是她的靈感源泉。通過藝術,她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具象化,以此對那些痛苦的回憶、嫉妒、憤怒、焦慮、孤獨和絕望達成和解,並學會與之共處。她曾説,藝術是她“生存”的工具,也是她“保持清醒的良藥”。這次展覽重點展現了布爾喬亞視覺隱喻的主題和形式——從建築結構到自然界的生長與發育,從人體和性到母性懷抱,又或是一些抽象符號——這些隱喻在其長達七十年的藝術道路上反覆出現。展出的繪本也讓人們注意到她鮮為人知的創意出口——書籍中的文本部分由布爾喬亞親自創作,那些文字極富共鳴。

“她的版畫以及它們不斷變化的發展過程非常有趣,展現了藝術家的想像力是如何展開的。”策展人黛博拉·維耶説:“看這些作品,就好像是在藝術家工作時,身臨其境地站在她背後觀看整個創作過程。”

對於版畫創作來説,在製作同一幅創作的不同版本的過程中所體現的創造力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也讓布爾喬亞嘗試用各種方法去重設她的圖像,隨著不斷變化的思緒,她會選擇在版畫上添加水粉、水彩、鉛筆和墨水的元素。



路易絲·布爾喬亞,《自畫像》,1990

版畫製作是一項團隊工作,出版商的鼓舞、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也讓布爾喬亞受益良多。這個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讓布爾喬亞變得開朗起來。她在曼哈頓20街的家/工作室中與他人協力完成的作品充滿了創造力和生命能量。

在布爾喬亞的所有作品中,有1200件獨立版畫創作,這佔據了相當大的部分。她的藝術生涯中,版畫創作集中在兩個時期——20世紀40代,她是一位活躍的版畫家及畫家,在40年代末才轉向雕塑。那時候的布爾喬亞撫養著三個孩子,她常常在家中用一台小印刷機製作版畫。她也常去17號畫室(Atelier17),這是一間在戰時從巴黎搬到紐約的著名版畫工作室。當布爾喬亞決定轉向雕塑創作後,她將繪畫棄之腦後,卻又在幾十年後的1980年代後期重回版畫創作;在1990年代與21世紀初,已經八九十歲高齡的布爾喬亞將版畫視作她日常創作的一部分。她修好了她在40年代曾使用過的那臺小印刷機,還購置了第二台,並將它們都放置在她的家/工作室的底層。

此次展覽分為了若干主題——“象徵性建築”、“抽象情感”、“記憶的織物”、“‘一個’和‘一起’”、“自然原力”、“永恒的印記”,將布爾喬亞兩個時期的版畫作品再次集結。為了突出藝術家想要表達的主旨,此次展出的作品還包括了相關的雕塑、素描和早期繪畫。用布爾喬亞的話説,她運用的不同的媒介之間並不存在“衝突”,她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説同一件事情”。

主題介紹

象徵性建築(Architecture Embodied)

布爾喬亞經常運用來自建築的視覺符號,以此體現情感上的平衡和穩定。也許是她早期學過數學的經歷讓她對建築領域的合理性産生興趣,但她所創作出的怪異結構,通常是為了展現出人性的特點或是反映出個體的脆弱。在布爾喬亞的版畫和早期繪畫作品中,就像在她的繪本著作《他消失于全然的寂靜中》(He Disappeared into Complete Silence)裏所體現的,這些建築形態被賦予人格,變成了虛構故事中的“演員”,有時候獨自一人,也會配對或是集體交流。布爾喬亞通過建築結構和富有空間感的房間來表達安全感和庇護感,同時也是誘惑,從她早期繪本作品《女性之家》(Femme Maison)中的圖像和她之後的雕塑《密室6》(Cell VI)中可見一斑。

《路易絲·布爾喬亞:展開的肖像》展廳預覽,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2017

抽象情感(Abstracted Emotions)

布爾喬亞以她創作的“蜘蛛”雕塑、誇張形象、身體部位等一些具象造型而聞名,但她的藝術也包含了一些抽象形式,這些貫穿在她長久的藝術生涯中。在她從事的所有創作媒介中,都出現了直線、曲線、圓形、格子和一系列生物形態。在《搖籃曲》(Lullaby)中,她在五線譜的平行線上疊加了一系列的抽象形狀,形成了一個想像中的樂譜。布爾喬亞運用這些抽象形式,形成一個複雜的精神維度——它可以是平靜的,通過形式或筆觸的重復,或是通過幾何形狀營造出一種穩固感;但它同時也表達了緊張和憤怒。

路易絲·布爾喬亞,《蜘蛛》,1997

記憶的織物(Fabric of Memory)

布爾喬亞出生並成長于一個以修復地毯為業的家庭,但直到八十歲,她才開始在藝術中嘗試織物的元素。當她決意不再需要已保存多年的舊衣服、舊織物時,她開始將自己的連衣裙、吊帶裙和大衣應用在她的雕塑中,並將衣服剪碎,用於造型創作和拼貼畫。布爾喬亞還開始將織物用於版畫製作,她非常喜歡這種有觸感有質地的表面,以及布料吸收墨水時呈現的效果。她繼而創作了布面書,像是《遺忘之歌》(Ode à l’Oubli),用她作為嫁粧的亞麻舊手絹做成書頁,書裏出現的抽象的設計符號也是由舊衣服的布料製成。

“一個”和“一起”(Alone and Together)

布爾喬亞的藝術生涯中,她會創作為自畫像代言的人物形象,就像展覽中展出的這幅惹人注目的《聖·塞巴斯蒂安》(Sainte Sébastienne)。她還通過象徵性的符號來描繪出她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在《自畫像》(Self Portrait)中所呈現的——她的兒子在父母之中。對於布爾喬亞來説,創造人物形象能“瓦解或是撫慰我的焦慮”,她極具想像力的創作通常都包含了現實與超現實兩種維度。經歷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緊張的精神狀態之後,布爾喬亞更直接地去呈現身體的肉體性,包括明確的性。她審視著作為男人或作為女人的身份的連續性,以及男女之間的關聯。她還探究母性主題,從出生到必然的獨立。

路易絲·布爾喬亞,《聖·塞巴斯蒂安》,1990

自然原力(Forces of Nature)

布爾喬亞從小就喜歡觀察自然,她對不同種類的植物、花草、灌木和果樹都非常熟悉。雖然她成年後住在紐約,但每年夏天,她都會前往鄰近的康涅狄格州的一棟鄉村小屋。在那裏,年輕媽媽布爾喬亞享受著和三個孩子一起置身於大自然的時光。在布爾喬亞的藝術作品中,她經常發現人與風、海浪、河流,或是種子和萌芽等自然之物的相似之處,於是,她將人體與地球的地貌聯繫在一起,表達自然與軀體形狀間永恒的變形與流動。此次展覽中展出的《山湖》(Lacs de Montagne),就體現了這種創作方式。

永恒的印記(Lasting Impressions)

在布爾喬亞生命的最後幾年——在她94歲到98歲之間——她在大型版畫創作上又發展出一種創新形式,她先用軟基底蝕刻技術,再在畫面上用鉛筆或顏料親自作畫。系列裝置“無限”(À l’Infini)是此次展覽的重點作品,也是布爾喬亞萬年的里程碑,被認為是她最後的“後期風格”的典型。她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自發的、流動的、激烈的抽象世界,喻示著世界原始的開端。嬰兒、一具裸體、一對糾纏的伴侶等形象從這旋渦狀的畫面空間中顯現,讓人想起藝術家此前創作過的許多非具象作品,比如青銅作品《歇斯底里之弧》(Arch of Hysteria)。

路易絲·布爾喬亞,《歇斯底里之弧》,1993

展覽亮點

瑪羅中庭裝置

該裝置由一系列的大型軟基底蝕刻版畫組成。布爾喬亞完成這些版畫的時候,已經是九十五歲左右的高齡,那也正是她版畫創作的巔峰期。布爾喬亞經常用自己獨特的視覺呈現方式,這些作品就展現了其中一種:抽象又富於聯想的形式錶現。作品中豐富的曲線和有機構成的造型讓人聯想到種子、根、藤、花、懸挂的果實和一束束小麥,有時也會讓人聯想到人體的某一部分,比如作品《堆積》(Accumulations)系列,這也反映了藝術家在其藝術生涯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自然世界。“蜘蛛”是自然界的生物,但當蜘蛛吃掉那些討人厭的蚊子時,布爾喬亞會稱它為“一個朋友”。但同時,在抽象的語境中,她也將這種狡猾的蛛形動物視作她從事著地毯修復工作的母親。中庭將同時展出布爾喬亞的大型蜘蛛雕塑,生動地呈現出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聯。

《路易絲·布爾喬亞:展開的肖像》展廳預覽

加入多媒體元素

布爾喬亞曾錄過一首叫做《奧特》(Otte)的rap歌,此次展覽中,這首歌的錄音將會在展覽的中心位置呈現。她自己為這首歌作詞——用法語字句及它們的陰性陽性詞尾做文字遊戲。在rap節奏的哼唱中,她通過語言結構表達了男性和女性的力量對比。

此次展覽還重點呈現了一部來自路易絲·布爾喬亞的電影短片:《溫柔的河(La Rivière Gentille)》,短片講述了布爾喬亞和她在2002年創作的一本布面書《遺忘之歌》(Ode à l’Oubli)的故事,書中內頁是她用原本作為嫁粧(她于1938年結婚)的印有字母的亞麻手絹製成。她用從舊衣服上剪下來的布料做成拼貼圖形,作為書頁上的內容——那些褪色的、燒焦的、香煙燃燒留下洞洞的布料,都是歷史的見證。在影片中可以看見,布爾喬亞從頭至尾將書一頁一頁地翻過,輕輕拍打它們,又慢慢撫平。在展覽現場,這部短片就在這本布面書的旁邊。

MoMA的布爾喬亞檔案和線上歸類目錄

1990年,路易絲·布爾喬亞承諾將她的一份版畫歸檔文件獻給美術館,其中包括了她那時候擁有的所有版畫和繪本,並承諾如有新的版畫創作,每次也都會捐獻出其中一個版本。MoMA現在已經存有布爾喬亞的3000件版畫作品,對於研究和理解她的藝術見解和富有創造力的藝術生涯來説,這是一份獨一無二的材料。

這些大規模的布爾喬亞版畫檔案,包括她用這種媒介創作的其他作品,現在已經有了線上瀏覽的途徑:MoMA建立了一個極具創意並富有交互功能的網站,名叫“路易絲·布爾喬亞:版畫和書籍完整收錄”(moma.org/bourgeoisprints)。網站由黛博拉·維耶編輯,分主題地呈現布爾喬亞的作品,將她的版畫作品同她的雕塑、素描和早期繪畫一同呈現,展現真實的創作語境。網站還提供了豐富的查詢工具,比如可以通過年表、技術、版式、出版人和印刷者來搜索資訊。更人性化的是,觀眾還可以在網上放大作品細節、一鍵對比不同作品。在展覽期間,美術館觀眾可以在“電腦亭”和休息區域瀏覽該網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