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裏的藝術家

時間:2017-10-24 08:59:17 | 來源:YT新媒體

資訊>國際>

鄉村裏的大房子,黑色的新英格蘭風格建築,有著類似教堂尖頂的巨大鳥舍,再加上植物園……這個佔地23英畝的地方,是美國藝術家邁克爾·德羅齊埃(Michael DesRosiers)三十年來的住處,也是他滿溢色彩與思考的手指畫的誕生之地。

  從與世隔絕到即作即展,隱居鄉村的藝術家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

邁克爾·德羅齊埃的作品著重表現了強烈的色彩關係以及藝術家的手在平面上的運動過程。從正面看,這些被他稱作“量子抽象”的不對稱作品,從畫布一端向另一端顯示出不斷變化的各種畫筆筆觸和紋理的積累。

Michael DesRosiers, Migration of Unbleached Titanium, polymer paint on cradled MDF, 48 x 48 x 5 inches.

為了充分認識德羅齊埃的創作過程,我們必須從不同的角度看他的作品。無框的畫布外沿是一“塊”厚厚的邊緣,德羅齊埃把它叫做“考古的邊緣”。顏料在這裡點滴集聚,各種色彩一層層地展現,藝術家在最終定稿之前地創作歷程都於此留下了痕跡。

  德羅齊埃的工作室

德羅齊埃把他的這些“邊緣”比作人性的發展。“在任何一個時刻,我們都是那個邊緣,是我們所有經歷的積累,那就是我們的歷史,是每個人都有的。你可能會想要把它框起來,藏起來,但它還是你的。”

  德羅齊埃的作品

這些邊緣常常會顯示出我們在最終作品中很難看到的顏色。“Breaking Cobalt”整幅都是充滿活力的藍色紋理,而它卻是以紅色開始的;"Cadmium Surge"從藍色起步,最後卻終於紅黃二色的圖案,不過我們還能從畫面中隱約看到些許藍色的影子。

Michael DesRosiers, Breaking Cobalt, polymer paint on cradled MDF, 48 x 48 x 5 inches.

在德羅齊埃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將會成為一名藝術家——那時候他與父母住在德克薩斯州,當他把一桶顏料灑在家裏的地毯上時,噴濺出的圖案讓他倍感愉悅。除此之外,“我的母親帶我去了奧斯汀的一場當代藝術展”,他回憶道,“那是路易斯·內維爾森(Louise Nevelson)的作品。我的人生之路因此而發生了改變。”

"Cadmium Surge"; polymer paint on cradled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by Michael DesRosiers

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裏,德羅齊埃把自己同外界隔絕開。他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萊姆鎮,沉浸在純粹的自然當中,並獲得了與藝術和創作之間的內在交流。而後,他決定敞開自己的藝術世界,觀眾又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獲得新的答案。

對於德羅齊埃來説,思考既是創作的過程,又是作品的一部分。“我的巨幅手指畫,的確是關於我的思考。我是該喜歡這個還是喜歡那個?我是想要這個佔據主導還是想要那個成為陪襯?人們看到非具象藝術會覺得‘噢,那一切都是偶然的。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它是充滿了思考的。當有了這些層次的思考,我的畫也從中誕生。”

“當我們在意識和生活中進行思考,我們也許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外界的事件所影響,更多的則是能夠導演這一切。在我看來,我的繪畫就是我所導演的事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