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汗水和敬畏: 日本和服的製作

時間:2017-09-18 11:21:55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國際>

位於日本九州南方海面上奄美群島中的奄美大島(Amami Oshima)以製作精美的和服聞名。島上的和服的製作工藝極其細緻,任何步驟中的一個小錯誤就可能會毀掉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工匠的努力。電視短片《日本手工藝》(Handmade in Japan)用一年時間來拍攝和跟蹤這座島嶼上獨特的泥染絲綢製作和服的全過程。

奄美大島以生産大島綿綢(Oshima Tsumugi)而聞名。島上有500多人參與製作這種色彩精緻又獨特的織物。大部分大島綿綢都被製成了和服,即日本的國服。每一件和服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製作,花費成本約5000英鎊。這項複雜而耗時的過程在每一階段都涉及到不同的專業製作人士。和服的形狀自15、16世紀和首次出現以來一直沒有較大的改變。僅有的小調整就是曾經的內衣變成了裹在身上的外套。

大島綿綢聯盟的前一山田説:“我們的絲綢源於1300年前,和服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在其他地方永遠無法製作如此精美的和服。”

山口敏弘將上漿後的絲綢拉到外面晾幹

       1. 上漿師

絲綢的長度是依據模式的類型決定的,所有的絲線都會被綁起來,為隨後進行的“上漿”這一工序做準備。上漿師將海藻粉煮沸並晾涼作為上漿的粉糊。漿過的絲綢被放在陽光下曬乾,這一過程中的任何小錯誤都會對接下來的工序産生影響。每名上漿師每天要走幾公里晾曬絲綢。

電腦螢幕上的絲綢設計圖案

2. 設計師

據説大島綿綢有1300年的歷史,它以其複雜的圖案而聞名,目前它又衍生和發展出了多個種類。早期大島綿綢的設計通常是基於大自然而形成的,特別是在島民心中佔有特殊地位的樹木和植物經常是設計者們首選的設計依據。

真琴小心翼翼地將未染色的絲綢整理成織布機上的最終圖案

3. 捆紮師

捆紮師依據設計師的設計圖案將絲綢進行捆紮。在進行泥漿染色工藝時,被捆住的部分將保持白色,而放開的部分則被泥漿染黑。即使是在邊界部分的一小塊絲料,如果沒有被準確捆紮,也會被染成黑色。

金井幸人解釋泥土染色絲綢的重要性

4. 泥染師

金井幸人(Yukihito Kanai)的公司從他的父親創辦的那天起已經運轉了將近40年。他們使用的紅色染料是用一種江戶山楂樹手工製作而成的,這種山楂樹是奄美大島的本土植物,而這種染料則需要一週的時間來準備。一塊布料要被浸在丹寧酸裏20次才能完成染色。染紅的布料會被帶到一個池塘,在那裏布料與富含鐵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泥土與樹皮染料之間的化學反應會使織物的顏色變成自然的暗色。

金井幸人説:“我知道這是一份難得的、不尋常的工作,但我希望能把它一代代傳下去。”

岩崎禦深講述編織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決定和服的外觀。

5. 織布匠

這些絲綢要花費大約一年的時間才能到達織布匠手中,做一件和服大約需要12.3米的布料。紡織階段對絲綢的成色品質要求很高。談起這一過程,老匠人岩崎禦深(Mifuko Iwasaki)女士説:“平和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你處於一種不平靜的心境,它會在你的作品中顯示出來。如果我們在這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麼至今為每個人傾注在這絲綢上的心血就全都白費了。”

井上的工作是檢查成品絲是否符合織造的正確標準

6. 檢查員

檢查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過感覺完成的,而不是通過視覺來完成的。經過檢驗後,布料就會被貼上標簽,然後送到裁縫那裏,進行它的最後階段的蛻變——成為一件大島綿綢和服。

7. 裁縫

由於布料是由手工編織的,絲綢很容易會滑出特定的位置,所以需要巧妙地進行調整。田原美香説:“我在製作過程中非常小心,確保我裁剪到正確的部分。”

8. 成品和服

(文字來源:BBC,編譯/姜婉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