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波普藝術家:淩亂中的社會責任

時間:2017-09-13 11:07:22 | 來源:ArtDesign

資訊>國際>

提到波普藝術,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名字便是安迪·沃霍爾。然而還有一位藝術家,他被稱為波普藝術的“二當家”,同安迪·沃霍爾等人共同推動波普藝術,這個人便是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廣告牌畫家

羅森奎斯特1933年出生於美國北達科他州的福克斯城,他的父親是一名業餘飛行員,母親是名業餘畫家。在羅森奎斯特小時候,他母親便開始培養他的創造力,常常帶他去參觀美術館。

幼年的羅森奎斯特

在那個年代,普通家庭很難找到適合繪畫的白紙,羅森奎斯特便在廢棄的墻紙上作畫。因為父親工作的性質,父母需要四地奔波,不能常常陪在羅森奎斯特身邊,便讓他寄住在祖父家裏。父母離開的時候,年少的羅森奎斯特就用繪畫的方式來排解對父母的思念,戰場、汽車、飛機和小船都是他創作的對象。

羅森奎斯特《Flame Out For Picasso from Homage to Picasso(Hommage à Picasso)》,1973年 

由於對繪畫有極大的興趣,羅森奎斯特初中的時候選擇在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並且還獲得了短期的獎學金。之後,他成功進入明尼蘇達大學,在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和畫家卡梅倫·布斯(Cameron Booth)的指導下進行學習。

羅森奎斯特《Untitled》,1973年

1955年,在布斯的建議下,羅森奎斯搬去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當時布斯告訴他:“離開這裡,去紐約。”

羅森奎斯特《Henry’s Arrival on the Art World Causes Gravity from The Geldzahler Portfolio》,1997年

羅森奎斯特曾在一個採訪中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説道:“那個時候,我獲得了藝術學生聯盟的獎學金,然後來到了紐約。但是我的生活瞬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裡到處都很繁華,但是我卻很窮,沒有錢,生活得很差。”

藝術家羅森奎斯特

一年後,羅森奎斯特離開了學校、來到戶外,登上搖搖晃晃的腳手架繪製廣告牌。這項工作他在大學期間就曾做過。在他和作家David Dalton共同完成的自傳《Painting Below Zero:Notes on a Life in Art》中,他曾這樣描述這段生活:白天他在為Bonwit Teller、Tiffany以及Bloomingdale’s等百貨公司設計廣告牌和陳列櫥窗,晚上則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有時候還會和德·庫寧在Cedar Tavern酒館喝上一杯……

羅森奎斯特在腳手架上繪製廣告牌

對於羅森奎斯特來説,繪製廣告牌並不僅僅是一種賺錢的方式,而是給予他一個自由創作的空間。繪製廣告牌時,他看不到整個畫面,更多的時候是在涂大小和顏色不同的色塊,這與抽象畫有一些共通之處。

這項工作使得羅森奎斯特對於色彩的運用變得更加熟練,並且對美國文化中廣告的影響和流行趨勢更加了解。可以説,

羅森奎斯特後來畫風的形成與他從事巨幅廣告牌的繪畫經驗有著很大的關係。

羅森奎斯特《Untitled》,1980年

巨幅

1960年,羅森奎斯特與妻子結婚後,在曼哈頓租了一個小房子作為自己的工作室,藝術家埃爾斯沃思·凱利、傑克·格爾曼都曾是他的鄰居。起初,羅森奎斯特進行以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為主的創作。但是慢慢地,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繪畫方式。“我希望創作出不與其他圖像相混淆的作品”,於是他受之前所從事的廣告繪畫的啟發,開始走向波普藝術。

藝術家羅森奎斯特

眾所週知,波普藝術常常將日常生活中的人造製品形象帶入畫面,甚至是直接借用産生於商業社會的文化符號,使得本來“不入畫”的圖像變成平面繪畫的主題。

羅森奎斯特便將大家熟悉的商品形象進行組合,創造出了神秘而大膽的作品。

“我的靈感大多來源於之前所做的商業藝術,我畫過的那些麵包、襯衫和電影明星,它們都很有意思。”

羅森奎斯特《15 Years Magnified Through a Drop of Water》,1972-1973年

那些蛋糕、鮮花、口紅、義大利面、水果沙拉等等諸如此類的商品形象,充滿了羅森奎斯特的畫面。這些東西都來自於現實,可羅森奎斯特卻將它們變幻為“夢境”。他的作品恣肆不羈,既像電影般通俗自在,又如一場交響樂使人沉醉其中。

羅森奎斯特《Somewhere to Light from New York International》,1966年

羅森奎斯特的作品十分“淩亂”,並且尺寸大得不可思議,稱得上壯觀。有玩笑稱,當別的藝術家花盡畢生心血創作的作品被榮譽收藏,但只能佔據一角的時候,詹姆斯·羅森奎斯特的作品一佔就是三面墻。

羅森奎斯特《The Stowaway Peers Out at the Speed of Light》,2001年

他最為著名的繪畫作品是于1965年創作的《F-111》,這幅畫高304.8cm,長2621.3cm。把它裝裱在一整間房子裏,其長度可以圍住寬暢的一間大房間,觀眾仿佛被包裹在其中。

羅森奎斯特《F-111》,1964-1965年

當我們近距離觀看羅森奎斯特的巨幅作品時,多數情況下只能觀察到局部的色塊和片面的形,而無法看到畫面的整體效果。

羅森奎斯特將這種視覺經驗稱為“視覺膨脹”,他把立體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中的結構方法擴大,巨大的幅面間有著似是而非的結構。

羅森奎斯特《 F-111》(局部),1964年

社會責任感

其實,波普藝術並非僅僅是一種流行的、浮華的藝術。

羅森奎斯特之所以受到尊敬,不僅僅是他對波普藝術的普及與推廣,更是他敢於通過藝術的方式向社會發出吶喊,賦予了藝術更多的社會責任。

波普藝術家藝術家湯姆·維塞爾曼、羅伊·利希滕斯坦、詹姆斯·羅森奎斯特、安迪·沃霍爾和克萊斯·奧登堡

1963年,當時美俄兩國大搞裝備競爭與太空競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人民的生活與社會的穩定。上文提到的作品《F-111》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的,而F-111是美國戰鬥轟炸機的名字。

羅森奎斯特《F-111》(局部),1964年

一隻輪胎、一個娃娃臉女孩、一朵原子菇狀雲以及一份黏糊糊的義大利麵條,與轟炸機及機身融入在完全不相干的混亂圖像中。“這看起來很難懂,但是它真正諷刺的是繳納所得稅來製造戰爭武器的理念,我希望這些事物可以用來阻止戰爭的發生。換句話説,《F-111》並不是對美國帝國力量的慶賀,而是一幅表示抗議的畫。”

羅森奎斯特希望通過這幅作品,讓人們再次要回之前失去的東西。

羅森奎斯特《F-111》(局部),1964年

今年3月31日,羅森奎斯特在與疾病進行了長期鬥爭之後,在家人的陪伴下于紐約逝世。他曾擔心自己的作品會不會成為老朽的墓地,“如果我堅守在我的墓地上,那説不定它也能夠存在下去。”如今看來,雖然羅森奎斯特離我們而去,可是他的作品以及作品所發出的吶喊聲依舊熾烈地存在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