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組德國當代藝術作品現京城

時間:2017-09-12 06:30:00 | 來源:澎湃新聞

資訊>國際>

作為慶祝中德建交45週年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大型展覽即將於2017年9月15日在北京啟幕。屆時將推出7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學術主題展和一場學術論壇,展示德國1950年代至今最具影響力的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

該展覽由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和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和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教授擔任總策展人。

展覽logo

“德國8”囊括了德國1950年代至今最具影響力的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組成7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學術主題展和一場學術論壇,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太廟藝術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紅磚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元典美術館和白盒子藝術館舉辦。

展覽海報

展示德國1950年代至今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

2017年9月6日上午,“德國8”展覽的新聞發佈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召開,在發佈會上,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介紹了“德國8”展覽的舉辦淵源。2015年5月,由范迪安教授和斯邁林教授擔任總策劃的《中國8——中國當代藝術展》大型展覽在德國舉辦。時任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在參觀“中國8”展覽後即向媒體表示:德國也希望在中國舉辦一個大型藝術展覽。經中央美術學院和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的合作,“德國8”展覽得以正式啟動。

總策展人斯邁林稱此次展覽是“1945年以來德國藝術家的一次文化大陸的遠行……突出了散文式調查和研究所特有的方法上的自由”。斯邁林談到,經過近2年的籌備,主辦方徵集到來自德國杜伊斯堡庫珀斯米爾勒藝術博物館、德意志銀行、漢堡戴希托美術館、雷克林豪森美術館等公共博物館、畫廊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傑作,也有直接由參展藝術家本人提供的作品,力求呈現德國藝術從1950年代至今經歷的不同風格與潮流。

“德國8”涵蓋了油畫、水彩、素描、雕塑、裝置、攝影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展出的作品從20世紀中葉一直跨越至今,包羅了德國戰後藝術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名家和當今活躍的藝術界領軍人物、高校和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展覽預告

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

“‘藝術之規’的含義就是通過德國當代藝術品作品的展示,讓我們看到德國當代藝術發展是如何在更大範圍的表現對社會、藝術、生活的探索。在央美展出的藝術家一共有17位藝術家,展示共85組繪畫、雕像、攝影等等作品。有的藝術家作品多達7幅,甚至有的作品尺幅很大,達到了2米多。”——中央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

展覽時間:2017.9.16—10.29

開幕時間:2017.9.162:30 p.m.

參展藝術家:

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n)、霍斯特·安特斯(Horst Antes)、斯蒂芬·巴爾肯霍爾(Stephan Balkenhol)、亞伯拉罕·大衛·克裏斯蒂安(Abraham David Christian)、漢納·道波溫(Hanne Darboven)、托馬斯·德曼德(Thomas Demand)、卡塔琳娜·弗裏茨 (Katharina Fritsch)、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約爾格·伊門多夫(Jörg Immendorf)、休伯特·齊科爾(Hubert Kiecol)、馬丁·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伊米·科諾貝爾(Imi Knoebel)、烏韋·科斯基(Uwe Kowski)、阿爾伯特·奧倫(Albert Oehlen)、丹尼爾•裏希特(Daniel Richter)、安德里亞斯·斯洛明斯基(Andreas Slominski)、羅斯瑪麗·特洛柯爾(Rosemarie Trockel)

部分展品:

《無題》(Ohne Titel)亞伯拉罕·大衛·克裏斯蒂安(Abraham David Christian)

《無題(鏡面圖像)》[Ohne Titel (Spiegelbild)]阿爾伯特·奧倫(Albert Oehlen)

《日曆上拼貼照片》(collage with photos on calendar pages,labeled)漢納·道波溫(Hanne Darboven)

《精神地圖:聰明的購物》(Mental Map:Clever Shopping)弗朗茨·阿克曼(Franz Ackermann)

《黃籬笆》(Yellow Fence)霍斯特·安特斯(Horst Antes)

2.太廟藝術館《記憶的痕跡——德國當代繪畫傑作》

“本次展覽在太廟的大殿的享殿和二殿寢殿兩個展廳,展示德國8位藝術家的84件作品。這些藝術家都是196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家,他們延續了德國悠久的繪畫傳統,同時還激起了‘繪畫的回歸’討論。”——太廟藝術館執行館長岳潔

展覽時間:2017.9.18—10.20

開幕時間:2017.9.173:00 p.m.

參展藝術家:

喬治·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z)、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昆特·福爾格(Günther Förg)、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馬庫斯·呂佩爾茨(Markus Lüpertz)、A.R.彭克(A.R. Penck)、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尼奧·勞赫(Neo Rauch)、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 Richter)、昆特·約克(Günther Uecker)

部分展品:

《母親莉莎洛特,1930》(Mutter Lieselotte1930 (Mother Lieselotte1930))喬治·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z)

《波蘭騎士之一》(Polish Rider1) R.彭克(A.R.Penck)

《女秘書》Secretary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 Richter

《推桌子》Moving Tables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

《男孩們3號》BoysIII喬治·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z

3.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攝影的語言——杜塞爾多夫學院》

“這次展覽展出7位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的52件重要的作品,大多數來自杜塞爾夫學派的學者。”——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

展覽時間:2017.9.16—10.22

開幕時間:2017.9.154:30 p.m.

參展藝術家:

伯恩和希拉·貝歇(Bernd and Hilla Becher),安德里亞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坎迪達·赫費爾(Candida Höfer),安德里亞斯·穆埃(Andreas Mühe),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卡塔琳娜·西維爾丁(Katharina Sieverding),托馬斯·施特魯特(Thomas Struth)

部分展品:

Pyongyang I 《平壤之一》  Andreas Gursky安德里亞斯·古斯基

Theater Municipal Rio de Janeiro III 《裏約熱內盧市劇院之三》  Candida Höfer坎迪達·赫費爾

Portrait (C.Vollmann) 《肖像 (C.沃爾曼)》  Thomas Ruff托馬斯·魯夫

Paradise19 Bavarian Forest 《天堂之十九巴伐利亞森林》  Thomas Struth托馬斯·施特魯特

4、紅磚美術館《先導——德國非定形藝術》

展覽時間:2017.9.16—10.22

開幕時間:2017.9.165:00 p.m.

參展藝術家:

皮特·布呂寧(Peter Brüning)、卡爾·奧托·格茲(K.O. Götz)、格哈德·胡美(Gerhard Hoehme)、伯納德·舒爾茨(Bernard Schultze)、埃米爾·舒馬赫(Emil Schumacher)、弗雷德·提勒(Fred Thieler)

部分展品:

Sun-Symphony 《太陽-交響曲 》  Bernard Schultze伯納德·舒爾茨

REZ.1959 《REZ.1959》  Emil Schumacher埃米爾·舒馬赫

Signal 《信號》  Fred Thieler弗裏德·提勒

Giverny VI""1 《吉維尼7"1 》  K.O. Götz卡爾·奧托·格茨

Nr.14"64 《14"64號》  Peter Brüning皮特·布呂寧

5·今日美術館 《凝固的時間——德國新媒體藝術》

“通過展示哈倫·法羅基(Harun Farocki)、朱利安·羅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等6位德國最著名、最活躍的新媒體藝術家的經典作品,突出新媒體藝術的特徵,消解大眾與藝術的隔膜,突破原有的媒介,將單一的藝術通過不同的展示方式呈現在大眾的視野裏,作為承載觀念的載體,讓大家感受到作品以外的體量和學術價值。”——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展覽時間:2017.9.17—11.12

開幕時間:2017.9.1711:00 a.m.

特邀策展人:彼得·魏貝爾(Peter Weibel)

參展藝術家:

哈倫·法倫基(Harun Farocki)、尤爾根·克勞克(Jürgen Klauke)、馬塞爾·奧登巴赫(Marcel Odenbach)、朱利葉斯·波普(Julius Popp)、朱利安·羅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克萊門斯·馮·魏德邁(Clemens von Wedemeyer)

部分展品:

Meine Heimat ist ein düsteres,wolkenverhangenes Land《我的家鄉是一片烏雲遮蔽的黑暗土地》

Julian Rosefeldt朱利安·羅斯菲德

bit.fall 《比特.瀑布》  Julius Popp朱利葉斯·波普

Ich gehe ich stehe I (I Go I Stand I)《我行我立之一》  Jürgen Klauke尤爾根·克勞克

How Not to Be Seen: A Fucking Didactic Educational.MOV File 《如何不被看到:一個該死的説教.視頻文件》 Hito Steyerl黑特·史德耶爾

6、元典美術館《對話——色彩的空間維度》

“本次展出的是凱特琳娜的她的老師格勞伯納的作品,凱特琳娜受他老師色彩空間維度的影響,以極為大膽的方式打破了平面的界限,打破了繪畫的界限。他倆作品的對話展也是全球的第一次。”——元典美術館館長谷燕

展覽時間:2017.9.16—10.31

開幕時間:2017.9.1610:30 a.m.

參展藝術家:戈特哈德·格勞伯納(Gotthard Graubner)、卡塔琳娜·格羅斯(Katharina Grosse)

部分展品:

Color Space, Untitled 《彩色空間,無題》  Gotthard Graubner戈特哈德·格勞伯納

Color Space《色彩空間》  Gotthard Graubner戈特哈德·格勞伯納

o.T.(Untitled)《無題》  Katharina Grosse卡塔琳娜·格羅斯

o.T.(Untitled)《無題》  Katharina Grosse卡塔琳娜·格羅斯

Untitled 《無題》 Katharina Grosse卡塔琳娜·格羅斯

7·白盒子藝術館 《未來一代——德國當代青年藝術》

“這次選擇了6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德國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戰後聲名顯赫的裏希特、博伊斯這樣的大師。我看到了他們對於博伊斯的觀念性、社會藝術的傳承,還有對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新萊比錫畫派的傳承,展現了德國現在正在發生的藝術。”——白盒子藝術館館長孫永增

展覽時間:2017.9.15—10.31

開幕時間:2017.9.1511:00 a.m.

參展藝術家:阿麗佳·柯維德(Alicja Kwade)、賽巴斯蒂安·裏默(Sebastian Riemer)、邁克爾·塞爾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大衛·施奈爾(David Schnell)、朱莉德·福格特(Jorinde Voigt)、馬蒂亞斯·維斯切爾(Matthias Weischer)部分展品:

The Beat 《節拍》  Alicja Kwade阿麗佳·柯維德

Spiel《玩》  David Schnell大衛·施奈爾

Petrus Christus 《皮特魯斯·克裏斯圖斯》  Matthias Weischer馬蒂亞斯·維斯切爾

Michael Sailstorfer邁克爾·塞爾斯托夫  Cloud 《雲》

WNNM《WNNM》  Sebastian Riemer賽巴斯蒂安·裏默

8.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全球化背景下的德國和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學術論壇

時間:2017.9.18

主旨發言:瓦爾特·斯邁林(Walter Smerling)、費迪南·烏爾裏希(Ferdinand Ullrich)、迪特·戎特(Dieter Ronte)、彼得·艾登(Peter Iden)

范迪安、許江、朱青生、王璜生、張子康

圓桌討論:烏韋·科斯基(Uwe Kowski)、安德里亞斯·穆埃(Andreas Mühe)、卡塔琳娜·西維爾丁(Katharina Sieverding)、邁克爾·塞爾斯托夫(Michael Sailstorfer)、賽巴斯蒂安·裏默(Sebastian Riemer)

余丁、張國龍、鄧國源、馬路、繆曉春、劉永剛、李迪、任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