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在中國 文化交流新篇章

時間:2017-09-12 05:25:00 | 來源:美術報

資訊>國際>

馬蒂亞斯·維斯切爾皮特魯斯·克裏斯圖斯布面油彩210×360cm2015年

K11藝術基金會 ©VG圖像藝術,波恩2017

作為慶祝中德建交45週年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大型展覽由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和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和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教授擔任總策展人,即將於9月15日在北京啟幕。

“德國8”是德國當代藝術迄今在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展示,囊括了德國1950年代至今較具影響力的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組成7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學術主題展和一場學術論壇,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太廟藝術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紅磚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元典美術館和白盒子藝術館舉辦。

9月6日上午,“德國8”展覽的新聞發佈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召開,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德國駐中國大使柯慕賢、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鄭浩、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主席瓦爾特·斯邁林以及“德國8”各聯合主辦美術館館長等數十位展覽主辦機構和合作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此次發佈會。

從“中國8”到“德國8”

今年恰逢中德建交45週年,45年來中德兩國關係有了長足的發展,雙方政治互信加強,高層互訪頻繁,經濟交往密切,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慶祝建交45週年的框架下,雙方的博物館、藝術節和文化機構聯合舉辦了系列文化活動,“德國8”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2015年5月,由范迪安和斯邁林擔任總策劃的“中國8——中國當代藝術展”大型展覽在德國萊茵魯爾區8個城市的9座博物館同時舉辦,獲得了來自德國和歐洲公眾的熱烈反響。時任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在參觀“中國8”展覽後即向媒體表示:德國也希望在中國舉辦一個大型藝術展覽,經中央美術學院和德國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的合作努力,“德國8”展覽得以正式啟動。

從某種意義上説,“德國8”是“中國8”的繼續,也是中德兩國跨文化交流的繼續。藝術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溝通方式,是一種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語言。“德國8”為中國觀眾和藝術愛好者深入了解上世紀50年代至今德國藝術發展的全貌以及豐富的多樣性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中德兩國藝術家之間的直接對話打開了大門。

今年5月,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在北京正式啟動,充分體現了兩國政府繼續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中國文化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援兩國文化藝術機構、藝術節和藝術家之間廣泛開展務實交流與合作,穩步推動雙邊文化關係再上新臺階。

全面呈現德國當代藝術面貌

1950年代以來,德國的現當代藝術更取得了迅速且長足的發展,在多個藝術領域涌現出一批重要的藝術大師,在世界當代文化藝術的發展中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還沒有一次由兩國頂級學術團隊和重量級美術館合力打造的藝術展覽,對德國當代藝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進行系統梳理和呈現,“德國8”展覽的舉辦則填補了這個藝術和文化交流上的空白。

總策展人斯邁林介紹,經過近2年的籌備,主辦方徵集到來自德國杜伊斯堡庫珀斯米爾勒藝術博物館、德意志銀行、漢堡戴希托美術館、雷克林豪森美術館等公共博物館、畫廊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傑作,也有直接由參展藝術家本人提供的作品,力求呈現德國藝術從1950年代至今經歷的不同風格與潮流。在形態上,“德國8”涵蓋了油畫、水彩、素描、雕塑、裝置、攝影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在時間上,展出的作品從20世紀中葉一直跨越至今;在藝術家構成上,包羅了德國戰後藝術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名家和當今活躍的藝術界領軍人物、高校和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作為“中國8”和“德國8”展覽的總策展人,范迪安認為此次展覽是中德乃至中歐藝術跨文化交流新的篇章。他談道,全球化的時代情境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構築了當代視覺藝術發展的機制,也開啟了國際間文化交流新的紀元,此次“德國8”大型展覽項目的舉辦正是憑藉了這樣的時代機緣,同時,也進一步推動著當代的國際藝術對話與合作發展。

在7個主題展覽之外,《全球化背景下的德國和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論壇將於9月1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作為“德國8”項目框架下又一項重要的學術活動,論壇將以主旨發言和圓桌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邀請兩國文化學者和藝術家對當代文化藝術發展與交流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討,側重從文化理論研究和藝術思辨的角度與“德國8”的各展覽單元形成深度配合。

“德國8”展覽將於9月15—17日連續3天在不同的美術館分別開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