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首次 埃及向中國歸還13件文物

時間:2017-09-11 16:45:11 | 來源:多維新聞網 

資訊>國際>

近日,埃及首次向中國轉交一批查獲文物的消息引發關注,轉交的這批文物是13件古票據 

埃及向中國轉交的文物中,包含光緒年間銀票,圖為慈溪(左)與光緒(右)(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埃及向中國轉交的文物中,包含光緒年間銀票,圖為慈溪(左)與光緒(右)(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新京報》9月11日報道稱,這些票據,最早可追溯至清末。目前這批文物正在運往中國的途中。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講述了埃及歸還文物的經過。

2017年年初,埃及郵政海關查獲多張疑似中國晚清、民國紙幣及地方兌換券。其後,以照會的形式通報中國駐埃大使館,請中方予以鑒定。

中國駐埃大使館將埃方提供的文物照片發回中國,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進行鑒定。專家反饋認為,這批票據主要是來自晚清、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紙幣,還有少量澳門地區曾使用的澳幣。

這些古票據中包括一張清朝光緒27年黑龍江礦物總局發行的銀票、一張中央蘇區于20世紀30年代初發行的二十元紙幣、兩張民國時期山東高密縣田賦預借券,以及一張朝鮮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第三分部印發的汽油票等。

石岳文説,國家文物局還請埃及核實,這些文物是否有中國政府出具的許可證,“如果沒有許可證,那肯定是非法出口的,應該交還給中國政府。”

8月27日,雙方在埃及國際博物館舉辦了交接儀式,埃及正式將這批文物交還給中國,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接收了這批文物。

2010年,中埃簽署了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産的協定,此次文物歸還係協定簽署後,埃及首次向中國返還查獲的非法販運文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