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浮世繪是怎樣影響西方現代藝術的?

時間:2017-09-05 19:49:53 | 來源:中國美術報網

資訊>國際>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十九世紀初,葛飾北齋以富士山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木刻版畫,這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他可能夢想過,有朝一日,這些作品會産生世界性的影響。但是,他絕不會想到,這些作品首先傳到了歐洲,並對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家與歐洲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在時間上相隔數十年,在地理位置上相隔數千公里,卻因為共同的藝術理想聯繫到了一起——他們都有著描繪真實生活的慾望。不管這生活是浪漫的、無聊的,還是骯髒的,他們都致力於表現這種真實。那麼,二者的聯繫是如何發生的呢?

從客觀條件上來説,十九世紀初的日本是一個施行了200年閉關鎖國政策的國家,只有一個名為“出島”的小島對歐洲商人開放——這些“歐洲商人”也僅限于為數不多的荷蘭人。不過,從1853年起,也就是葛飾北齋去世後的第四個年頭,日本重新對外開放,其藝術品和工藝品也開始在世界上廣泛傳播——而歐洲就是傳播的主要地區。從主觀條件上來説,一方面,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家是以繪畫謀生的,而版畫的無限複製屬性也使得作品的廣泛流通成為可能,同時其價格也並不昂貴。另一方面,當時的法國藝術家正在尋找突破傳統的方法,浮世繪藝術中明亮的顏色、平面的透視以及具有裁剪效果的構圖,正是法國藝術家們尋找的可以突破傳統的激進因素。

於是,浮世繪的表現手段很快就被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們“為我所用”了。

愛德華·馬奈

愛德華·馬奈,《咖啡廳演奏會一角》,約1878-1880年

馬奈儘管不是印象派的正式成員(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正式展覽),但通常被認為是印象主義之父。他是第一個受浮世繪影響的現代畫家。在接觸到浮世繪的作品後,馬奈開始放棄傳統的透視法,用平面色彩代替精細的光影效果——這種平面效果甚至比古典技法更顯真實。從此之後,馬奈便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將“浮世”巴黎的各種場景搬到畫面上:酒吧、咖啡館、都市街道……這和日本藝術家表現的浮世生活如出一轍。

文森特·梵谷

文森特·梵谷,《耳朵纏繃帶的自畫像》,1889年

梵谷雖然不是第一個受到日本藝術影響的畫家,但他對日本藝術的癡迷可屬第一。為此,他作為藝術品交易商的弟弟提奧收集了上百幅浮世繪版畫——這些作品現在陳列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裏。從上面這張有日本版畫背景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梵谷對此類作品的喜愛之情。

梵谷對浮世繪藝術風格的吸收是從臨摹開始的。這些臨摹作品包括歌川廣重的《雨中的橋》——從其後來的作品《奧維爾的雨》(Rain,Auvers)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對此種畫法的吸收。後來,隨著對浮世繪作品研究的深入,他開始將日本版畫的平面性和自己旋渦狀的筆觸以及黑色的輪廓線結合起來——《搖籃曲》(LaBerceuse)就是這種融合的代表。同時,我們也可以在其作品《奧維爾的雨》中看到他對浮世繪畫法的運用。

梵谷臨摹的歌川廣重的《雨中的橋》

文森特·梵谷,《奧維爾的雨》,1890年

文森特·梵谷,《搖籃曲》,1888年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梵谷在給提奧的信中説道:“可以説,我的每幅作品都受到了日本畫的影響。日本藝術在其國土上衰落,卻在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的筆下紮根了。”

梵谷的好友高更也同樣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在《布道後的幻象》中,藝術家用帶子一樣的顏色和平面的頭飾,描繪了正在搏鬥的雅各和天使。而他們的姿勢,則是受了《北齋漫畫》的啟發。

保羅·高更,《布道後的幻象》,1888年

《北齋漫畫》

埃德加·德加

德加以其對舞者和移動形體的反覆描摹而聞名,他的形體準確,嚴謹,似乎和平面性沒有什麼關聯。但實際上,德加和他的朋友詹姆斯·蒂索(JamesTissot)是法國最早收藏日本畫的藏家。正如埃文斯·費勒·艾維斯(ColtaFellerIves)所説:“德加並沒有隱藏他對日本版畫的喜愛……在其1918年被拍賣的藏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百張日本木刻版畫,這裡麵包括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安藤廣重、鳥居清長、歌川豐春和其他浮世繪大師的作品……他和浮世繪大師們的世界觀極度相似,那就是:發現日常中的不同之處、平凡中的偉大之處、短暫中的永恒之處。”

埃德加·德加,《排練》,約1874年

日本藝術對德加的影響主要在構圖。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常常是處在畫面的一邊,中間是空蕩蕩的,只用環境的色塊填滿。在《排練》這幅作品中,邊緣人物的形象被“無情地”剪切了,我們只能看到右邊女孩的一半倩影,而左邊的視線也被旋轉樓梯限制住了——這是浮世繪常用的構圖方法。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雷克

德加從日本藝術中獲得了靈感,而勞特雷克從德加的藝術中獲得了靈感。勞特雷克描繪的場所也是“現代的”:音樂廳、酒吧和妓院——這些都是墮落和浮華肆意滋生的場所,常瀰漫著恐怖的氣氛。然而,日本藝術對勞特雷克最大的影響是他為紅磨坊做的廣告海報。其中,人物的形象最為大膽,他們簡化成有顏色的剪影,並用黑色的輪廓線強調。在這裡,傳統的光影效果蕩然無存。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雷克,《河鼠莫特的私人餐廳》,約1890年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雷克,《紅磨坊:拉古呂》,1891年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日本藝術對西方的影響不是局部性的,除卻法國的藝術家,其他西方藝術家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響。這種影響不光體現在繪畫上,比如,在吉維尼小鎮的莫奈莊園裏,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園林的影子——荷塘上的橋就是受日本美學的影響所設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