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津大輔不再是一名上班族,成為藝術大學教授

時間:2017-08-14 09:45:00 | 來源:

資訊>國際>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自2001年開館以來,除了承繼銀座本館創立至今面向未來的開拓精神,更以「身分(identity)」為主題的年度展覽,鼓勵人們重新思考自我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今年的年度展覽「Identity XIII - Je t'aime... moi non plus - A love journey around art」(我愛你…我並不愛你-一段圍繞藝術的愛之旅)邀請日本知名工薪收藏家宮津大輔客座策展,展覽集結9位藝術家,分別是Lucas Grogan、Syaiful Garibaldi、塔萬.瓦圖亞(TawanWattuya)、荒木経惟、飯田竜太、坂本和也、広木兼太郎、莫依斯.基斯林(Mo?se Kisling),以及喜多川歌麿。

日本知名工薪收藏家宮津大輔(左)、日動畫廊總監岩瀨幸子。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宮津大輔今年三月甫卸下上班族身分,轉而擔任藝術大學教授,因此與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合作的「IdentityXIII」,也是他第一次以教授身分進行的策展計畫。上周(6月30日)宮津大輔除了受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之邀,來臺與收藏家姚謙進行講座對談,也特別出席台北日動畫廊當期展覽「遠行的你」開幕式。以下是非池中藝術網專訪策展人宮津大輔與日動畫廊總監岩瀨幸子的內容。

非池中:宮津先生為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策畫的展覽,主題叫做「Identity XIII–Je t'aime…moi non plus」(我愛你…我並不愛你-一段圍繞藝術的愛之旅),是否可以和我們分享當中特別的意涵呢?

宮津大輔:針對這個展覽,我們有非常多的想法與故事想要分享,但主要的概念其實非常簡單:

日動畫廊成立於1928年,截至今日大概也有90年的長遠歷史,是日本最重要的畫廊之一,2015年也來台北成立海外支點。自2004年起,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每年邀請客座策展人策畫以「身份」(identity)為主題的聯展,而我便是今年第13屆展覽的策展人。

我是一位資歷超過20年的藝術收藏家,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是今年初我的人生跑道有了轉換,在辭去任職30年的公司之後,我受聘成為藝術大學教授。我的家庭背景並不富有,即使到今天薪水也不算充裕,因此要在這樣的條件下持續進行藝術收藏,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輕鬆容易。這次展覽的主題「Je t'aime…moi non plus」一部分就是想傳達我做為藏家的心情。

若你去搜尋「Je t'aime…moi non plus」,就會知道這是由Serge Gainsbourg(賽日.甘絲柏)與Jane Birkin(珍.柏金)于1969年合唱,震撼當時歐美樂壇的經典情色歌曲。

我想透過此次策展説的是,像我這樣的藏家,看似沉浸享受在收藏藝術品的喜悅當中,但有很多時候礙于資金問題,其實是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取得喜愛的藝術品的。這就像是「Je t'aime…moi non plus」—「I Love You But I Dont Love You」這句話所代表的意涵,那是一種非常矛盾卻又異常貼切、又愛又痛苦的感覺,我真的很想收藏某件作品,但因為沒辦法,而忍不住産生「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的心態。不過説到底,一切的情緒反應,不都是因為出自於對藝術的愛嗎。

另一方面,這首曲子也呼應這次展覽當中包含的情慾元素,像是日本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的春畫,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的女體拍立得,以及塔萬.瓦圖亞(TawanWattuya)的水彩作品。

日本知名工薪收藏家宮津大輔暢談策展的中心主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池中:按照宮津大輔的説法,這次的展覽主題除了表達藏家的心情,也和呈現的作品內容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為什麼會是邀請這九位藝術家參展呢?

宮津大輔:如同稍早提到的,我想在這個展覽裏面呈現兩個層面的 identity,一個是我做為藏家的身分,另一個則是日動畫廊的身分。日動畫廊擁有長久的歷史,至今已引介無數歐洲的藝術珍品給日本及亞洲的觀眾。是故此次特別選列巴黎畫派藝術家莫伊斯.基斯林(Mo?seKisling)的作品,以及日本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的春畫,一方面作為日動畫廊悠遠歷史的見證,同時也藉由呈現這些我極度喜愛、卻永遠無法得到的博物館等級作品,回應前面提到的藝術收藏的矛盾心情。

至於當代藝術家的選列,其中一位是日動畫廊過去已經在聯展中引介,我自己也有收藏的泰國藝術家塔萬.瓦圖亞。多數收藏家都只想收藏油畫作品,認為油畫相對於其他平面媒材更有價值,但其實水彩並不是那麼容易控制的媒材,而塔萬一方面深諳如何發揮水彩的特性與質地,一方面又可以毫不拘束地讓他的筆觸隨水分延展擴散,他的風格具有一種介於偶然及精準之間的迷人魅力,這是當代藝術中獨特的表現。其他藝術家則是過去從未在日本展出,我在各大雙年展或其他國家博覽會發現的新銳創作者,他們都相當年輕有才華,因此我也想要把他們介紹到日本。

日本知名工薪收藏家宮津大輔(左)表示自己會是「永遠的收藏家」。右為日動畫廊總監岩瀨幸子。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池中:宮津大輔從收藏家到策展人,對於這樣的身分改變,有什麼樣的體會呢?

宮津大輔:我曾經策畫過一些展覽,未來也許也會有機會繼續策展,但是我不是、也永遠不會將自己視為「策展人」。我認為自己一直是以「收藏家」的身分在策畫展覽,嘗試用另外一種觀點,呈現我覺得精彩或值得被關注的藝術家與作品。對我來説,收藏家這個身分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能夠賦予自己的一種身份,但無論是策展人還是大學教授,都必須擁有某些先決條件,經由外界評定及認可才能成立。因此我只能、也只會説自己是一位收藏家,收藏永遠是我首要在乎的事情;我曾經是,現在是,未來也都會是一位收藏家。

非池中:這次展覽有趣的地方是它是一個探討身分的展覽,而且是由畫廊與藏家合作構築的展覽,想請問日動畫廊總監岩瀨幸子是在什麼機緣之下,邀請宮津大輔作為這一次的策展人呢?

岩瀨幸子:日動畫廊與宮津大輔有非常深厚的緣分,我的主管與宮津大輔亦有二十年以上的私人交情,加上畫廊過去就與他有過合作經驗,因此宮津大輔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朋友及藏家。我們非常了解他,因此也特別榮幸可以在他從工薪族轉任教授的這個重要階段,邀請他客座策展。我們想要藉由這次展覽的呈現點出這樣身分位置的改變,同時也想介紹宮津大輔身為藏家的獨到策展觀點。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展場空間。攝影/Kei Okano。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展場空間。攝影/Kei Okano。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展場空間。攝影/Kei Okano。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展場空間。攝影/Kei Okano。

日動畫廊東京當代館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展場空間。攝影/Kei Okano。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