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六幅“英國議會大廈”將回英倫

時間:2017-08-13 16:18:42 | 來源:澎湃新聞

資訊>國際>

       莫奈所創作的英國議會大廈系列作品無疑是法國印象派的傑作,向來是他最為人欣賞和推崇的系列作品之一,但這些作品卻沒有一幅為英國收藏。

英國泰特美術館將於11月舉辦以19世紀“流亡”英國的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為主題的首次大型展覽,莫奈的六幅議會大廈作品將作為部分展品進行展出,同時還將展出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等人的畫作,展現法國藝術家們在短暫的倫敦生活中如何創作出令人難忘的作品。

克勞德·莫奈:《陽光下的議會大廈》(1903),藏于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近日,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所創作英國議會大廈系列作品中的六幅將從美國、法國和德國各地被運往倫敦,進行首次大型展覽,以展示19世紀“流亡”英國避難的法國印象派藝術家的故事。

據報道,在莫奈的筆下,陽光穿過濃霧照耀在英國議會大廈之上的華麗景象,向來是他最為人欣賞和推崇的系列作品之一。儘管英國議會大廈系列有19幅作品存世,卻沒有一幅是藏于英國的,考慮在2015年佳士得就以四千萬呈交了一幅署名“克勞德·莫奈1902”的作品,這一現狀也不太可能改變。

就在本週二,泰特美術館表示,為了即將在這個冬天舉辦的新展覽,他們已經想盡一切辦法確保這六幅借展作品的安全,畢竟自1973年以後,這是在歐洲集中展出數量最多的一次展覽。

“原本我們認為有四幅作品就已經非常棒了,”泰特美術館館長卡洛琳説道:“不過官方一直非常支援這次的項目,這也是我們現在能有六幅莫奈作品展出的原因,這次的確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展覽。”

克勞德·莫奈,《日落時分的議會大廈》(1904),藏于凱撒威廉博物館

這六幅作品將從芝加哥、紐約、勒阿弗爾、巴黎以及克雷菲爾德的畫廊來到倫敦,以描繪普法戰爭期間在倫敦避難的法國藝術家們的故事。

除莫奈的作品以外,這次展覽還會包括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安德烈·德朗(Andre Derain)、讓·巴蒂斯特(Jean-Baptiste Carpeaux)以及詹姆斯·提索(James Tissot)的作品。

提索的兩幅作品將會首次對公眾展出,其中一副水彩畫表現了戰爭的恐怖氛圍,同時也描繪了1871年短暫的巴黎公社革命。當時,激進的工人們曾一度統治巴黎,然而很快,法國政府軍就鎮壓了公社革命,並在巴黎西部的布洛涅森林裏對一部分公社成員們進行了處決,提索曾親眼見證這一令人生懼的恐怖現場,犯人就像破爛的布娃娃一般被隨意拋丟在墻邊致死。

卡洛琳説道,法國的畫家和雕塑家們曾在19世紀70年代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紛紛來到倫敦避難,有些人是為了躲避徵兵,有些人是因為政治原因,特別是阿爾弗萊德·西斯萊,他在戰爭衝突中幾乎失去了一切。“不管是否出於自願,他們幾乎總是會提到在倫敦的流亡生活。”

本次展覽也會展示這些法國流亡藝術家們之間的交際網路,獲得過的贊助,以及他們筆下所描繪的英國景觀的不同之處,舉例來説,倫敦城市上空的大霧就常常被本土藝術家所忽略。

卡米耶·畢沙羅,《查令十字橋》(1890),藏于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倫敦大量的公園總是能吸引這些法國藝術家的目光,在那裏,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混雜在一起,人們也可以在草地上自由地散步。從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博物館借來的一幅莫奈作品,就描繪了倫敦的市民們在海德公園內的小徑上隨意散步的景象。

普法戰爭期間,為了躲避徵兵,莫奈與他的妻兒曾來到倫敦住了7個月左右,然而他們並不會講英語,生活也十分拮據。禍不單行,在莫奈離開家鄉期間,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在倫敦僅創作了六幅作品,相較于之後莫奈荷蘭三個月留下26幅作品可算得上低産了。

不過,在英國期間,莫奈結識了印象主義之父查爾斯·弗朗索瓦(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他不僅成為了莫奈的導師,還將莫奈介紹給了保羅·杜蘭德·魯爾(Paul Durand-Ruel)——後來印象派作品的最主要買家。

當莫奈在1899年、1900年以及1901年再次訪問倫敦的時候,他的生活境況就已經好了很多,也能夠支付得起旅館費用。

卡洛琳説,莫奈認為他的泰晤士河系列作品同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一樣重要,但是這個系列畫起來卻不容易,“他認為霧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綠色的霧,也有紫色的霧,他們總是一直在變化……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早晨的摩萊堰,漢普頓宮》(1874),藏于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莫奈將他的每一天分成不同的工作時段。上午,他坐在旅館房間的窗邊,描繪查令十字橋以及滑鐵盧橋;晚上,他則會在聖托馬斯醫院的露臺上,仔細地畫著對面的英國議會大廈。

在之後的旅途中他也一直帶著在英國完成的這十二塊畫布。回到家鄉吉維尼以後,他才最終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所有作品。1904年,莫奈在巴黎展出了以泰晤士河為主題的37幅作品,這是他最為成功、獲利最高的一次展覽,儘管買家裏幾乎沒有英國人。

泰特美術館本次的展覽中將會展出超過100件作品。其中,由私人收藏的兩幅畢沙羅的基尤風景作品亦會在英國首次展出。

除了泰特美術館的新展覽以外,莫奈的更多作品也會來到英國展出。2018年4月,倫敦國家美術館就將開啟自1999年以來首次大型的個人藝術回顧展覽——莫奈與建築展覽。

泰特美術館負責人亞歷克斯(Alex Farquharson)説道,美術館已經完成了展廳佈置,以向觀眾們完美地展示出這些偉大的法國藝術家們為何以及如何來到倫敦,並在他們的臨時住所中創作出獨特而令人難忘作品的歷史記憶。

“這次展覽將體現出英國藝術素來便是廣闊國際藝術的一部分,同時也能夠表現出重大的世界事件和社會動蕩對於藝術具有怎樣的塑造作用。”

“當然,這也是我們思考英國與歐洲大陸關係的一個非常適宜的時刻。”亞力克斯説道。

“印象主義在倫敦,流亡的法國藝術家(1870-1904)”,將於2017年11月2日-2018年4月29日在英國泰特美術館展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