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淑:Kukje畫廊的國際化女主人

時間:2017-07-10 20:06:56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資訊>國際>

在韓語裏,Kukje是國際的意思,這也意味著從創立之初,創始人李賢淑就希望Kukje畫廊走國際路線,儘管那還是南韓當代藝術畫廊尚在萌芽的1982年。

6月中旬,李賢淑又一次來到瑞士。Kukje畫廊二十餘年以來一直參加瑞士巴塞爾藝術展,這是畫廊一年要參加的十多個藝術展會中最重要的一個。從美國動態雕塑之父亞歷山大·考爾德到南韓單色畫派的領軍人物李禹煥,再到梁慧圭這樣的南韓當代藝術新一代中堅力量,李賢淑帶來了畫廊最優秀藝術家的作品。

事實上,巴塞爾展位內的陳設與李賢淑在首爾的畫廊頗為相似,無處不在的藝術與設計作品引人注目。在南韓首爾歷史街區三清路,K1、K2、K3三個藝術空間集結于Kukje的藝術園區內,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的展覽和藝術活動在此上演。而對於李賢淑來説,做畫廊主的日子遠遠短于做藏家。

“我收藏藝術品十餘年後,才開始做畫廊。”李賢淑回憶道,彼時的南韓藝術界遠不如現在豐富多彩,“主要就兩種藝術流派:南韓傳統繪畫和南韓本土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最早的十年收藏生涯中,李賢淑只收藏南韓藝術作品,隨著收藏品味的轉變,她漸漸會轉手掉一些早年的收藏,一來二去就掌握了藝術品交易之道,加上對於藝術越來越深的認識,李賢淑由此有了開畫廊的念頭。

1988年對南韓藝術界來説很重要,那一年首爾開辦奧林匹克運動會,隨後貿易開放,南韓國內與西方的交流增多。對於李賢淑來説,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國門大開,讓她有更多機會接觸國外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那時候國際藝術家對於南韓觀眾和藏家市場來説,還是新鮮東西,李賢淑大膽地引進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等早已蜚聲國際,但南韓市場還比較陌生的藝術家。通過辦展覽、做圖錄、開講座,慢慢地,國際藝術家在南韓有了更高的接受度,而Kukje畫廊也在國際藝術界聲名鵲起。

“早一代的國際藝術家有些已經去世,但他們的基金會還和我們保持著很好的關係。”李賢淑驕傲地説。

李賢淑説Kukje畫廊要做連接南韓藝術界與國際藝術界的橋梁,既然如此,當然不能只是引進。事實上,Kukje畫廊的輸出功能更為強大,從這裡,李賢淑一手推動了南韓當代藝術最重要的藝術流派——單色畫派。

20世紀60年代,南韓部分青年藝術家的戰後自我身份認同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這種強烈的矛盾與政治情感反映在了作品中,他們選擇用單一色彩作畫,並用不同技法在畫布上描繪出重復的圖案,這種極簡風格的繪畫不屬於當時的任何流派,藝術家們彼此也獨立創作並沒有過多交流,直到後世將他們統一歸納梳理為單色畫派。

如今單色畫已在世界範圍內廣受認可,在各處藝術展會中都受到藏家歡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美術館等國際權威藝術機構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單色畫收藏。

李賢淑注意到單色畫派是在1980年代,其實早在南韓本土現代主義風格蓬勃發展時,單色畫已經存在,但當時的關注度卻不高。“當我回望藝術史時,感到疑惑,人們居然沒有意識到單色畫的價值。”看到義大利有“貧窮藝術”(Arte Povera),德國有“零運動“(Zero Movement),李賢淑覺得南韓也應該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潮,而一度被忽視的單色畫就是最好的現成品。單色畫有完整的藝術理念,完善的藝術作品脈絡和優秀的藝術家,唯一缺的就是有人來拭去這顆蒙塵寶珠身上的灰塵。

“一開始大家只對1960年代最重要的單色畫藝術家有所了解,後來我們為單色畫派出版圖錄,梳理歷史,不斷把他們的作品帶到國際上和藏家見面,參加弗裏茲藝博會、威尼斯雙年展等,提升了知名度。美術館的策展又進一步深化了對單色畫派的專業解讀,讓更多人了解了這個藝術流派。單色畫藏家的群體也越來越龐大。”李賢淑説。

Kukje畫廊如今在南韓已經是數一數二的畫廊,但李賢淑還是認為,自己的初心在於收藏,“我更願意説自己是一名藏家,是對於藝術的熱愛讓我一路堅持下來。”

《21世紀》:在你剛開畫廊的時候,南韓的當代藝術氛圍如何?

李賢淑:當時畫廊很少,大概就5到10家,引進國際藝術家的就更少,我們1990年代初引進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海倫·弗蘭肯特爾(Helen Frankenthaler),在畫廊為她辦了個展,這在南韓是第一次。

《21世紀》:Kukje畫廊每年要去世界各地參加很多展會,同時要在南韓做展覽,畫廊內部如何保持高效運作呢?

李賢淑:我們有很多敬業的員工,同時我的家人也都參與到Kukje的運作中來。Kukje畫廊是家族生意,我的兒子Charles主管財務和畫廊的日常事務,媳婦宋普暎管理策展團隊,女兒Suzy負責銷售和維護藏家關係,同時也會主理一些學術項目,我的另一個女兒Tina在紐約切爾西開設了自己的Tina Kim畫廊,我們兩家畫廊之間合作有十多年了,Kukje畫廊每年會有設計展,由Tina的丈夫負責。

《21世紀》:你已經代理了許多蜚聲國際的大藝術家,是否會繼續挖掘年輕一代的藝術新秀?

李賢淑: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年齡跨度很大的,像梁慧圭就是比較年輕的成功藝術家,對於後起之秀,我們每年會邀請策展人在畫廊策劃青年藝術家的群展,讓更多年輕人有表現的機會。

《21世紀》:Kukje畫廊參加了ART021等中國展會,未來是否會在中國有更多發展?

李賢淑:中國有很大的藝術市場,並且很有潛力,我們和中國的藝術家還有博物館已經有很好的溝通交流,未來當然也會有更多合作。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