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古董市場上能撿到漏嗎?

時間:2017-06-27 22:38:2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訊>國際>

資料圖:2016年12月14日,中國清代乾隆皇帝的一件玉璽在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拍賣,一位中國收藏家以2100萬歐元獲得。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2日發表文章稱,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騰飛,海外中國古董大量回流中國,當然也包括倫敦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英國來淘寶。跟在任何古董市場一樣,到了市場上,那就得考眼力了。大多數英國古董商還是比較有誠信的。不過,由於資訊的發達,“撿漏”也越來越難了。

文章摘編如下:

倫敦在世界旅遊地圖上一直高居前三名。夏季又是一年之中游客最多的季節。進入6月之後,在倫敦主要景點,遊客已經可以用熙熙攘攘來形容。除了大眾化的旅遊點,不少深度遊的旅行者更是出現在倫敦一些當地人更感興趣的地方,例如倫敦頗為著名的週末市場。

這些週末市場各具色彩,有可以品嘗各國風味的食品市場,有琳瑯滿目的二手貨市場,跳蚤市場,也有極具吸引力的古董市場。

百年老市場

位於西倫敦諾丁山地區(NottingHill)的波特貝洛路市場(PortobelloRoadMarket)就是倫敦最有名的古董市場。這個有上百年曆史的市場早在英女王維多利亞時代就出現了,最初是一個蔬果市場。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越來越多的古董商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每到週六都來這裡交易,多達兩千個交易攤位,使其成為英國最大的古董市場。歐洲銀器,中國古瓷,古董相機,珠寶首飾,包羅萬象,這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淘寶者天堂。

曾經在波特貝洛路市場浸染多年的一位中國商戶,在這個古董市場到底能買到中國真古董嗎?他説,肯定有,但你是否能買到要看自己的眼力,並不是容易的事。另外,他説,英國的古董市場猶如一座金字塔,像波特貝洛路這樣的古董市場不過居於金字塔的底層,你只能買到大眾化的東西,即使是真古董也不過爾爾。真正有價值的古董,都是在金字塔上層的一個小圈子裏進行交易的。

歐洲最大的中國古董市場

湛旭華女士久居英國,是英國米德塞克斯大學中國文化遺産管理專業的導師。在談到中國古董在英國的情況時,她了然於心。

她説,英國應該是歐洲最大的中國古董集散地。原因多種,且有歷史淵源。17世紀末期英國與荷蘭成為最早跟中國進行海上貿易的歐洲國家。當時就有很多中國藝術珍品由此傳到歐洲,包括瓷器和其他藝術品。雖然法國也有不少,但從規模上看沒有英國大。另外中國古董和藝術品後來從香港也源源不斷地繼續流向英國。

湛女士説,她曾經在英國拍賣市場買到過中國的古代壁紙,這壁紙就是從香港曾經的政要家買來的。不過她認為,英國擁有大量中國古董的最主要原因是,過去一二百年來,英國曾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另外由於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人遍佈世界各地,很多人對外國文化與傳統都有一個比較開放的態度,並樂於收藏各國古董和藝術品。

説到倫敦,是世界第三大藝術品市場。這對古董交易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在一個良好、規範並具權威性的環境下,古董交易才能順利公平地進行。她説,因此,例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不少其他歐洲國家的藏家,都更願意將自己的中國藏品拿到倫敦古董交易市場來出手。因為倫敦的古董市場比較集中,它的靈活性和成熟度都比較高,分層也很好。世界三大古董拍賣行都有總部設在倫敦。這些拍賣行不僅拍賣中國古董歷史悠久,有經驗豐富的中國古董專家,而且他們的客戶網路也非常健全。

除了拍賣行這些高層次古董市場,倫敦還擁有居其次的十分專業的古董商鋪,以及像波特貝洛路市場這樣的大眾古董市場。這樣的分層,無疑使倫敦成為理想的古董集散地。

不僅如此,湛女士認為,古董收藏家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品質是一定要有足夠的歷史和古董知識。倫敦眾多的世界一流博物館,為人們了解和鑒賞古董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和場所。一個普通的收藏愛好者可以非常容易地在這些博物館中觀賞和研究古董藝術品。

中國淘寶人越來越多

由於倫敦擁有這樣全方位的高中低層古董市場,使收藏家及普通愛好者能夠各取所需。除了大大小小的古董店舖和像波特貝洛路市場這樣的大眾古董市場之外,倫敦還有各種藝術節,同樣是一個淘寶的好去處。

湛女士介紹説,倫敦過去20年來,每年秋季都舉辦一個為期10天的亞洲藝術周。這個藝術周主要就是各個拍賣行拍賣以中國古董為主的亞洲藝術品,另外還有大量日本和印度等亞洲地區的藝術品。一些老牌古董店也會做專題展覽活動,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專業水準和誠信度都非常高。

不過,這些年市場趨勢也有些變化。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騰飛,海外中國古董大量回流中國,當然也包括倫敦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英國來淘寶。自90年代以來,不僅很多古董商頻頻造訪倫敦古董市場,還有中國國營古董機構,例如一些省級文物總店,都來倫敦淘寶,不僅造訪古董店,而且也通過拍賣活動競拍購買。由於古董的不可再生性質和地區差價,就在十年前,在倫敦買中國古董都是十分合算的。

但是湛女士説,在經過了十多二十年後,這幾年英國古董市場的行情已經有不少變化。雖然説古董市場和古董店仍然“健在”,但很多手裏有古董的人似乎更願意到拍賣行出手自己的寶貝。不少中國人會直接到倫敦來參加競拍。不過,目前來看,中國古董在英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差價已經不明顯了。特別是一些文物機構認為路途遙遙到倫敦來競拍古董,加上所有的費用,已經不那麼合算了。近年來,也有更多的中國古董都在香港拍賣,因為畢竟香港佔據地區優勢,那裏的亞洲買家更集中。所以説,英國古董市場有萎縮趨勢。

那對很多只想隨便玩玩和抱著“撿漏”心理去逛古董市場的人來説,在倫敦淘寶還有意義嗎?湛女士説,跟在任何古董市場一樣,到了市場上,那就得考眼力了。她認為,大多數英國古董商還是比較有誠信的。不過,由於資訊的發達,“撿漏”也越來越難了。因為手裏有真古董的人,很容易就能夠查出自己這個寶貝是真的還是假的,由此,把真寶貝當假貨便宜賣掉的機率也就越來越小了。當然,話不能説滿,機會總是有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