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巴塞爾藝術展各展區銷售均創傑出佳績

時間:2017-06-24 17:03:29 | 來源:雅昌藝術網

資訊>國際>

第四十八屆巴塞爾藝術展已于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圓滿結束,參展各藝廊銷售均創傑出佳績,印證了巴塞爾藝術展薈萃世界各地頂級藝廊及藏家的領先地位。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與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14)及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同期舉行,吸引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知名及新晉藏家積極投入參與,尤其是來自美洲與亞洲的藏家。此次展會共吸引95,000名觀眾入場,再度證明了巴塞爾藝術展是全球藝術界的重要交匯點。

展覽

由瑞銀集團作為主要合作夥伴的展會今年雲集來自35個國家共291間頂尖藝廊,呈現了由4,000多位藝術家創作的傑出當代及現代作品。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及非洲的主要私人藏家,以及世界各地超過300間知名博物館及機構的代表均造訪展會,當中包括: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奧斯陸Astrup Fearnley Museet、邁阿密海灘巴斯藝術博物館(Bass Museum of Art)、巴黎蓬皮杜中心、Bilbao古根海姆博物館、華盛頓特區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墨西哥城Museo Tamayo Arte Contemporáneo、首爾國立現當代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MMC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東京森美術館、巴黎Palais de Tokyo、倫敦Serpentine Galleries、紐約所羅門 R.古根海姆美術館、阿姆斯特丹Stedelijk美術館、倫敦泰特美術館,以及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參展巴塞爾藝術展不同展區的藝廊對今年的藝術展均讚不絕口:"很難想像巴塞爾藝術展每年都在茁壯發展,但它就是做到了。"

Galerie Thaddaeus Ropac(薩爾斯堡、巴黎、倫敦)創辦人兼總監Thaddaeus Ropac

"巴塞爾藝術展是藝廊參與的最重要的藝術展,我們所代表展出的藝術家作品獲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家收藏。今年,意象無限展區再次給予我們絕好的機會呈獻由Otto Piene、 John Baldessari、Barbara Kruger及Jenny Holzer創作的四件充滿歷史意義的重要作品。意象無限展區本身及其對博物館水準作品的聚焦,是藝術展的獨特之處。展會期間很多作品都反響熱烈,我們非常高興。"

Sprüth Magers(柏林、倫敦、洛杉磯)聯合擁有人Philomene Magers

"這是我記憶中經歷過的最為振奮人心的一次藝術展。意象無限展區以接連不斷的精彩裝置藝術定下基調。儘管藏家們需要時間欣賞和考慮,但最後我們展位裏的所有作品幾乎全獲購藏。值得一提的是,今屆美術館們都非常踴躍于納入永久藏品。"

佩斯畫廊(紐約、北京、香港、倫敦、帕洛阿爾托)總裁Marc Glimcher

"這是我們最成功的一屆巴塞爾藝術展。展會質素令人驚嘆,我們感受到今年的藏家、博物館同行及贊助人不僅水準卓越,同時比以往數年更加國際化。"

Lévy Gorvy(紐約、倫敦)創辦人兼聯合擁有人Dominique Lévy

"這是我們最成功的一屆巴塞爾藝術展!展會充滿活力,藏家背景多元豐富,從歐洲、美國的藏家以至中國的機構都收藏了我們的作品,並對我們帶來的所有作品均表現濃厚興趣——無論是數百萬的現代大師作品,還是價格相宜的新作。"

Hauser & Wirth(蘇黎世、倫敦、薩默塞特、洛杉磯、紐約)合夥人兼副主席Marc Payot

"巴塞爾藝術展標誌了藝術界最重要的時刻,為我們提供最高水準的平臺建立全新關係,並進一步鞏固我們與眾多國際資深藏家及博物館總監的關係。樸讚景在意象無限展區展出的作品深深植根于南韓文化,我們十分欣喜參加者對它的欣賞。"

Kukje Gallery / Tina Kim Gallery(首爾、紐約)創辦人兼主席李賢淑

"參與巴塞爾藝術展是非常美妙的體驗。在這樣的藝術展上呈獻歷史項目,不僅加深了我們與私人藏家的關係,也增進了與基金會及公共機構間的交流。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場頂尖盛會,同時是讓我們展示歷史瑰寶、研究及發現的好時機。"

Tornabuoni Art(巴黎、Crans Montana、佛羅倫斯、Forte dei Marmi、倫敦、米蘭)擁有人Michele Casamonti

"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中展示出強勁的交投興趣與活力,再次證明其能夠從眾多藝術展中脫穎而出。"

Maureen Paley(倫敦)創辦總監Maureen Paley

"銷售情況十分活躍,我們的全球項目正越來越受矚目,包括來自猶太文化與非洲大陸的藝術家們。巴塞爾藝術展對我們藝廊而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我們也非常興奮有機會在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上與不同的藏家、策展人及學者溝通。"

Goodman Gallery(約翰內斯堡、開普敦)擁有人兼總監Liza Essers

"2017年巴塞爾藝術展實在不同凡響。巴塞爾藝術展是全球最頂尖的展會,今年更是前所未有的優秀。我們每天都錄得強勁的銷售佳績,其中很多成交的藏家都是新面孔。我感覺我們在這次展會裏所簽訂的合約及進行的討論,將有助於我們未來一年的業務發展。"

Alison Jacques Gallery(倫敦)擁有人Alison Jacques

"我們十分榮幸今年能夠首次參加巴塞爾藝術展。這是一次美好的經歷,我們很高興所帶來的藝術家王熵的新作得到了很好的迴響,並在是次國際頂尖藝術展上進行了一次相當成功的首度亮相。"

魔金石空間(北京)創辦人曲科傑

"從各方面而言,今年的展會都是我們多年以來最棒的一次。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Howard Greenberg Gallery(紐約)擁有人Howard Greenberg

"巴塞爾藝術展繼續為國際頂級水準展會樹立了典範。我們今年首次參展,就憑藉強勁的銷售成績及策展展位的極佳反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售出的作品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十分多元化。藏家們的水準──以及我們的藝廊同行的質素──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無與倫比的。"

Di Donna(紐約)創辦人Emmanuel Di Donna

"我們非常高興今年首次在瑞士參加巴塞爾藝術展。我們帶來的精彩作品獲公共機構及私人藏家納入收藏,其中包括Domenico Gnoli在1969年創作的最出色的作品之一《Braid》,以及Pino Pascali的一件重要作品。展會整體質素非常出色,藏家們也表現相當活躍。"

Luxembourg & Dayan(紐約、倫敦)合夥人Daniella Luxembourg

"能夠參與巴塞爾藝術展的藝創宣言展區是我們畫廊發展的轉捩點,我們非常榮幸可以置身其中。Maha Maamoun的作品引起了巨大迴響,看到她的作品受到藏家與策展人的賞識,我們備受鼓舞。"

Gypsum Gallery(開羅)總監Aleya Hamza

"我們十分高興能夠首次參展藝廊薈萃展區。我相信我們這次帶來的藝術家作品此前從未在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中展出,其中包括Warlimpirrnga Tjapaltjarri及Ibrahim El-Salahi的油畫。兩幅作品最終獲歐洲藏家納入收藏,我們也與其建立了新關係。我們在今次的展會中遇見了很多初次接觸我們的藝術家與項目的藏家,以及我們的核心客戶,我們對此非常感恩。"

Salon94(紐約)創辦人Jeanne Greenberg Rohatyn

藝廊薈萃(Galleries)

今年展會主展區藝廊薈萃展區陣容強大,共有226間藝廊呈獻了其最優秀的油畫、雕塑、繪畫、裝置藝術、攝影、錄影及限量作品,其中有多間藝廊呈獻的藝術家均參加了今夏另外三場大型藝術展會。展區內呈獻了12間首次參展藝廊的全新面孔,位於地庫層的是四家來自二級市場藝廊:Di Donna、Tornabuoni Art、Luxembourg & Dayan及Galerie Georges-Philippe & Nathalie Vallois;位於一樓的首次參展藝廊包括:Vielmetter Los Angeles Projects、Pilar Corrias、dépendance、Freymond-Guth Fine Arts Ltd.、Salon94、Campoli Presti、Kraupa Tuskany Zeidler及Canada。另外,Edward Tyler Nahem Fine Art于稍息後回歸巴塞爾藝術展。

藝創宣言(Statements)

藝創宣言展區每年皆呈獻嶄露頭角的新晉藝術家和年輕藝廊的個展。今年有18間年輕國際藝廊參展本展區,其中8間首次參與巴塞爾展會,包括來自維也納的Galerie Emanuel Layr、來自紐約的Chapter NY及Real Fine Arts,以及來自傳統意義上藝術界核心地區以外的藝廊:來自華沙的Galeria Dawid Radziszewski、來自奧克蘭的Hopkinson Mossman,以及來自開羅的Gypsum Gallery。

由馬尼拉Silverlens代表的藝術家Martha Atienza(生於1981年)及由紐約Real Fine Arts代表的藝術家Sam Pulitzer(生於1984年)榮膺第19屆Baloise Art Prize。兩位藝術家各獲國際評審委員會頒發30,000瑞士法郎獎金。其作品獲Baloise集團收藏並捐贈予盧森堡MUDAM與柏林國家術館(Nationalgalerie Berlin)作為館藏。

策展專題(Feature)

合共32家藝廊參與了策展專題展區,呈獻精心策劃的高水準策展項目,其中7家藝廊今年首次參展巴塞爾藝術展。展區涵蓋歷史及當代作品,重點作品包括:Deborah Schamoni展出了Lea Lublin(生於1929年,歿于1999年)的作品、The Box展出Stan VanDerBeek(生於1927年,歿于1984年)的作品、Kalfayan Galleries展出了Vlassis Caniaris(生於1928年,歿于2011年)一系列政治作品,以及Jenkins Johnson Gallery帶來的Gordon Parks(生於1912年,歿于2006年)的作品。

意象無限(Unlimited)

意象無限(Unlimited)展區以其佔地一萬六千平方米的展覽空間,為各地藝術家與藝廊提供機會展出在傳統藝術展展位中無法展出的大型作品。意象無限展出了76件作品,華盛頓特區Hirshhorn Museum及Sculpture Garden總策展人Gianni Jetzer連續第六年為本展區策展,今年銷售再創佳績。參展作品涵蓋來自知名藝術大師及新晉藝術家的歷史及當代作品,包括:Mac Adams(生於1943年)、Doug Aitken(生於1968年)、John Baldessari(生於1931年)、Phyllida Barlow(生於1944年)、Andrea Bowers(生於1965年)、Chris Burden(生於1946年,歿于2015年)、LaToya Ruby Frazier(生於1982年)、Carlos Garaicoa(生於1967年)、Subodh Gupta(生於1964年)、Donna Huanca(生於1980年)、Arthur Jafa(生於1960年)、Mike Kelley(生於1954年,歿于2012年)、Barbara Kruger(生於1945年)、Cildo Meireles(生於1948年)、Bruce Nauman(生於1941年)、樸讚景(生於1965年)、Marwan Rechmaoui(生於1964年)、Mickalene Thomas(生於1971年)、Stan VanDerBeek(生於1927年,歿于1984年)、Sue Williamson(生於1941年)及Anicka Yi(生於1971年)。

城藝之旅(Parcours)

城藝之旅展區再次圍繞巴塞爾的中世紀歷史中心Münsterplatz展出,將巴塞爾的古時今貌巧妙地串連起來。展區連續第二年由瑞士Birsfelden的SALTS總監及策展人Samuel Leuenberger策展,呈獻22件精心策劃的場地特定裝置藝術作品。藝術家聚焦了與日常經驗攸關的事實,描繪了一系列切身體驗。參展藝術家包括:艾未未(生於1957年)、Katinka Bock(生於1976年)、Pedro Cabrita Reis(生於1956年)、Miriam Cahn(生於1949年)、Berlinde de Bruyckere(生於1964年)、 Nathalie Djurberg(生於1978年)與Hans Berg(生於1978年)、Latifa Echakhch(生於1974年)、GCC(成立於2013年)、Amanda Ross-Ho(生於1975年)、Cally Spooner(生於1983年)、Rirkrit Tiravanija(生於1961年)及曾吳(生於1982年)。在7天的展期內,合共超過12,000位來賓參與城藝之旅。

在6月17日(星期六)舉辦的城藝之旅之夜(Parcours Night)期間,所有項目展覽地點延長開放,並呈獻特別現場表演。由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藝術與文化支援,Than Hussein Clark(生於1981年)的《Yes, Yes,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2017年)將Otto Rudolf Salvisberg的《Erste Kirche Christi》轉變為藝術家創作的百老彙劇院。其他參與藝術家包括Itziar Okariz(生於1965年)、Marvin Gaye Chetwynd(生於1973年)、Shana Moulton(生於1976年)、Moved by the Motion(曾吳、boychild、Patrick Belaga、Bendik Giske及Josh Johnson )、Eric Hattan(生於1955年)、Julian Sartorius(生於1981年)及Hans Berg(生於1978年)。

光映現場(Film)

光映現場展區呈獻了34部來自展會參展藝廊的精彩的電影及錄影作品,並連續第三年由駐開羅電影策展人Maxa Zoller策展。今年的節目深受當今政治事件啟發,重點包括:以法裔美借藝術家Eric Baudelarie(生於1973年)的最新長篇電影《Also Known As Jihadi》(2017年)、何翔宇(生於1986年)全新電影《遊》(2017年)的歐洲首映,以及由駐紐約電影策展人Marian Masone挑選、Stanley Tucci(生於1960年)的作品《Final Portrait》(2017年)的特別放映會。巴塞爾藝術展與Locarno Festival第三年度合作,呈獻Filipa César(生於1975年)的全新劇情電影《Spell Reel》(2017年)。短片放映環節重點包括:《Little Films to Smile to: Focus on Breda Beban》呈獻已故南斯拉伕電影製作人Breda Beban(生於1952年,歿于2012年)的多部罕見作品。短片環節呈獻了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Kader Attia(生於1970年)、Edgardo Aragón(生於1985年)、François Bucher(生於1972年)、William E. Jones(生於1962年)、Maha Maamoun(生於1972年)、Ana Mendieta(生於1948年,歿于1985年)、Mohau Modisakeng(生於1986年)、Carlos Javier Ortiz(生於1975年)、Robin Rhode(生於1976年)、 La Ribot(生於1962年)、Ugo Rondinone(生於1964年)、Zineb Sedira(生於1963年)、Anton Vidokle(生於1965年)、Andy Warhol(生於1928年,歿于1987年)及Carrie Mae Weems(生於1953年)。光映現場展區節目在Stadtkino Basel放映,合共超過700觀眾參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