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繁華里的雙重Fantasy

時間:2017-06-23 21:16:09 | 來源:有鹽

資訊>國際>

融合了設計、時尚、藝術三大領域的創意奇想——雙展“Fantasy Access Code”、“Fantasy Creator”,2017年6月22日,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開幕。其中“Fantasy Access Code”是米蘭皇宮MI-ART活動在中國的首次展示,中國當代藝術展“Fantasy Creator”則通過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從精神層面探討女性介入社會的文化價值。

1

2

藝術家Nanda Vigo特別為這次展覽創作的作品,《墜毀(在王宮之內)》CRASH (in the Royal Palace)

領銜整個展覽開篇的是義大利藝術家Nanda Vigo的作品《墜毀(在王宮之內)》。順著展覽入口處的通道,觀眾會進入Nanda Vigo精心設置的異維太空,這裡充滿大體量的布景和衝撞的色彩,尖銳而清晰地表達著藝術家對光與空間的理解。

現已81歲高齡的Nanda Vigo和20世紀眾多傑出藝術家、設計師有著繞不開的交集。如以割破畫面為人熟知的極少主義發起人Lucio Fontana,擁有同名色克萊因藍的Yves Klein,還有義大利國寶級設計大師Gio Ponti等等。她的經歷就像一部20世紀義大利藝術斷代史,她的作品同樣可以感受到來自藝術之外,建築、設計等多元化因素的影響。

3

藝術家Lorenzo Vitturi作品《線中花園》(The Garden Inside the Thread )

4

來自日本藝術家近藤亞樹 (コンドウアキ)創作的神秘伊甸園 《時間限制》(Time Limit)

深入“Fantasy Access Code”展覽現場,還會看到有著同樣極具空間張力色彩的兩件作品,藝術家Lorenzo Vitturi的《線中花園》和日本藝術家愛近藤亞樹 (コンドウアキ)的《時間限制》,他們分別用有機形態和大坡面梯形實體呈現出不同的純色雕塑叢林。

5

藝術家Georgina Starr作品《瞬間·回憶·紀念》(Moment Memory Monument)

令人印象深刻還有重現法國邪典電影《我愛你,我愛你》的作品《瞬間回憶紀念》。藝術家Georgina Starr為這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影片,主角是The Sphere,一架由Alcantara®布料包裹的時間機器。

6

聲音及燈光裝置作品《共振》(Resonances)來自藝術家及音樂人團體 Soundwalk Collective (2009年創立於紐約和柏林)

聲光裝置《共振》則是在聽覺上記錄了製造此次創意布料過程中所使用的工業機械重復作業的聲音,觀眾沉浸其中的同時,也能用耳朵打開深藏在材料之下的形式密碼。

7

  這次與“Fantasy Access Code”共同呈現的還有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家的“Fantasy Creator”展覽部分。策展人姜曄集合藝術家梁曼琪、鬍子、畢蓉蓉、田曉磊、何岸、梁遠葦、葉淩瀚、梁玥+滿異、龔劍,從不同的側面探索女性在社會中的價值實現和身份轉換。

8

藝術家梁曼琪新作

9

藝術家葉淩瀚作品《第一個從樹上下來的直立猿人》,紙上丙烯,尺寸多樣,2017 

10

藝術家龔劍作品《女神No.3 /女神No.4》,布面繪畫,220 X165cm,2015 

11

藝術家畢蓉蓉作品《小説景觀-重叓的細物四》,架上編細 +裝置,尺寸可發,2016 

12

藝術家何岸作品《玉枝》,裝置燈箱,70 X170 X16cm,2015 

13

藝術家田曉磊作品《賽博格遊戲》,互動VR,2016遊戲,互動VR視覺作品,2016 

其中田曉磊的互動VR作品,觀眾可以現場帶上VR眼鏡感受科技體與生物體的進化、未來生命與傳統事物的嫁接雜交等。同時也有梁曼琪的繪畫新作,畢蓉蓉的架上編制裝置、龔劍的布面繪畫、鬍子的紙上水粉、梁遠葦的亞麻布上油畫、何岸的燈箱裝置以及葉淩瀚的布面丙烯作品等。

“女性總是處於被想像和被想像塑造的關係之中。”正如藝術家龔劍在談到如何看待“女性”時説。他期待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這樣一個塑造與被塑造關係如此豐富的都市繁華地,大家能有更多的機會和藝術不期而遇。

1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