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佳士得美國區主席:中國買家成藝術品拍賣大玩家

時間:2017-06-23 21:05:48 | 來源:騰訊財經

資訊>國際>

藝術界正在迎來一場“世紀拍賣”。

2017年3月20日,美國銀行家、慈善家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紐約辭世,享年101歲。作為一個富可敵國的家族繼承人,大衛·洛克菲勒的遺産流向,不僅足以造就新富翁,也可能影響行業興衰。 大衛·洛克菲勒的祖父約翰·洛克菲勒在19世紀下半葉創辦了美孚石油公司,通過石油生意積累鉅額財富。這個家族的影響力,在百年間遍佈美國工業、政治、金融、藝術等方方面面。

在大衛·洛克菲勒過世三個月之後,全球最大的拍賣行之一、佳士得美國區主席馬克·波特(Marc Porter)對騰訊財經確認,佳士得已經獲得大衛·洛克菲勒遺産中的藝術藏品拍賣權,拍賣所得將用於慈善。

大衛·洛克菲勒在生前簽署捐贈承諾(The Giving Pledge),承諾將個人大多數財富用於慈善事業。在簽署該承諾時,他曾表示,“家族一直秉承一個共同的信念,國家經濟的最大受益者有責任以自身財富回饋社會和公共事業。”

(大衛·洛克菲勒和夫人Peggy的合照,拍攝者:Arthur Lavine;該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有望創私人收藏拍賣新高

“聽到獲得專拍權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多大的榮幸,但也意味著責任。” 馬克·波特(Marc Porter)對騰訊財經表示,“這將有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一筆對慈善機構的私人捐贈。”波特不願意對拍賣前景做出具體預估,而業內人士推測,該拍賣有望創下私人收藏拍賣新高,成交額可高達7億美元。

問及如何贏得洛克菲勒家族信任,馬克·波特認為,除了專業度之外,組織能力和全球網路也是關鍵,“我們尤為了解大衛·洛克菲勒本人的歷史地位和收藏界地位。考慮到藏家對慈善的熱愛,這也將是最優雅的一次拍賣。”馬克·波特曾經在2015年主辦亞洲藝術品古董商安思遠(Robert Ellworth)的私人珍藏拍賣,並將預展現場成功還原成了安思遠的傳奇公寓。

波特透露,此次參與拍賣的藏品共有2000余件,將包括洛克菲勒家族對印象派、後印象派、現代主義繪畫、中國外銷瓷器、銀器等不同藝術類別的熱忱。洛克菲勒家族成員對藝術品的喜好各異,其中,大衛·洛克菲勒的母親艾比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之一,而大衛·洛克菲勒的父親則偏愛中國的明清瓷器。大衛曾自述,記憶中,經常浮現一幅畫面:父親拿著放大鏡,仔細查看那些打算買入的瓷器,確保它們沒有破裂或經過修復。

大衛·洛克菲勒夫婦收藏愛好廣泛,並將其最珍愛的畫作,包括塞尚、高更、馬蒂斯和畢加索等人的作品,永久性地借給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向公眾展出。

  (圖:洛克菲勒坐在家中,身後的墻上挂著畢加索1905年完成的油畫)

中國買家逆市撐起全球藝術品市場

但洛克菲勒藏品拍賣的時機卻並非最佳。近兩年,全球藝術品市場正經歷低谷。受英國脫歐和美國復蘇疲軟等因素影響,傳統發達國家的藝術品收藏成交額,明顯下滑。瑞銀今年第一季度公佈的報告顯示,繼2015年下跌7%之後,全球藝術品和古董成交額在2016年繼續下跌11%,總成交額降至 2012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其中公開拍賣成交額下跌26%,超過1千萬美元的高端商品成交額下跌34%。

但中國買家卻在全球藝術品市場中,日益活躍,口味也更國際化。波特稱,今年五月佳士得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拍賣中,三分之一的成交額由亞洲買家貢獻。其中,中國買家無論在公開拍賣或是私自洽談中,都表現出持續旺盛的需求,“並未覺察來自資本限制的影響”。

當被問及和西方買家相比,中國買家是否有獨特的收藏偏好時,波特想了許久,然後表示,“中國買家注重精品品質,對名家或名作,尤為熱衷。”

波特透露,在獲得拍賣授權後,工作人員正在前往大衛·洛克菲勒位於美國曼哈頓、紐約州波卡蒂科山、哈德遜河谷、緬因州等多處宅邸清點藏品,並進行編目,“你可以想像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在準備工作完成後,部分精選將巡迴亞洲、歐洲及美國等地,通過展覽、藝術論壇、公開或私人客戶活動展出。展出地也包括中國。波特稱,“我們知道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國淵源頗深。對此次拍賣的中國買家參與度,我感到樂觀。”

曾擔任美國總統顧問一職的大衛·洛克菲勒在冷戰時期,推動過美國對華貿易。而在1921年成立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則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根據家族發言人的聲明,大衛·洛克菲勒生前捐贈的資産已經超過20億美元。

(圖:洛克菲勒家族在1920年的家族畫像,其中站立者為小洛克菲勒,第二排左二被抱著的孩童是大衛·洛克菲勒))

  (圖:大衛·洛克菲勒90歲生日時捐助給紐約現代藝術館1000萬美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