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尋海記》受邀巡展義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

時間:2017-06-23 14:19:48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國際>

義大利時間2017年6月15日,由中國藝術家湯南南的作品《尋海記》受邀在義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進行展覽交流。本次《PERUGIA-尋海記》是由邱志傑先生策展的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中國館的一項外延展覽項目。此次展覽的策劃和執行人王輝延伸了由邱志傑先生提出的“不息”(Continuum)的概念,將帶有中國傳統藝術特色的《尋海記》服務於國際社會活動,與全球大眾進行一對一的藝術體驗式交流,從而達到一種深刻的文化體驗及有效的文化資訊傳遞。

展覽當天,PERUGIA市政廳代表,佩魯賈外國人大學副校長Giuliana Grego Bolli教授,米蘭大學孔子學院負責人Jin Zhigang教授,Alessandra Lavagnino教授出席了開幕式。活動策劃和執行人王輝發表了開幕式致辭。開幕式當天《尋海記》的現場工作坊吸引了大批來自佩魯賈外國人大學的世界各地的幾百名留學生參與,以及眾多當地藝術家,老師和各類社會工作者參加。參觀者紛紛對孩子們繪畫的大海表示讚嘆,同時也對來自中國的傳統水墨繪畫的方式感覺到無比的新奇。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湯南南博士

《尋海記》海報

《尋海記》是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的老師湯南南博士的作品。也是本次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參展藝術家。在過去幾年裏他曾經邀請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畫他們想像中的大海。收集了有來自台灣、福建、杭州、西藏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畫的海。他們有的居住在海邊,有的遠離海洋,大海在他們心中只是一種想像。

想像的大海從來是由歷代的藝術家所創造。但在孩子們畫的大海中,一樣蘊含著人類自古以來對於海洋的所有感情。這些年,一共收集了四千多張孩子們的畫匯集在一起,也花了大量的精力集中整理創作了一部《尋海記》的video。

義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圖蘭朵計劃的青年藝術家王輝作為本次《尋海記》的策劃和執行人。他在接受義大利電視臺TG Umbria的採訪中對記者説道:“首先感謝今天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參加本次《尋海記》的開幕式,同時也要感謝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策展人邱志傑先生和我的導師藝術家湯南南對本次展覽的全力支援與指導。通過本次線下開放的《尋海記》藝術工作坊,希望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通過實踐的體驗感受到中國水墨畫的這種古老繪畫藝術的魅力。同時也祝願大家可以在此次實踐繪畫過程中,尋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片海”。同時希望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可以主動了解中國文化,從而發現和感知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化藝術的奧妙。如今我們把《尋海記》帶來佩魯賈這個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城市,也是期待發現兩種文化之間共同交流,探索,傳承的更多可能性。雖然我們在佩魯賈這座山城看不到真正的海洋,但是我相信這個城市裏生活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著一片海。如果你想來,我們可以教你使用中國的毛筆和水墨,我們一定會一起尋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TG Umbria Edizione delle19.30

http://www.rai.it/dl/RaiTV/programmi/media/ContentItem-3049025a-9439-47ab-a4f2-5d697ffa60ad.html#p=

來自佩魯賈外國人大學的義大利Wilma Napoletti教授:“真的很奇妙,中國的水墨和我們理解的單色繪畫還不太一樣,這種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我甚至猜不出我這一筆落下去會變成什麼樣子。當我的筆輕輕一落在這張薄薄的紙上,黑色的墨水就像花朵兒一樣綻放,由深到淺,由快到慢。似乎真的可以滲透到我內心的那片海洋,等我回家以後一定要在安安靜靜的時候再畫一幅海。”

來自巴西聖保羅Pedro Penteado Valente的留學生在“尋海”後感慨道:“在這之前我沒有很關注中國水墨的繪畫作品。但是今天我竟然有機會可以親手體驗這種古老的繪畫方式。這種感覺很奇妙,對於我來説這種繪畫更像是一種古老的哲學,就像一種對生活思考的方式。也許對未來的創作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在當天工作坊快要結束的時候,來自非洲肯亞的“異鄉人”ANNE一個人靦腆的走到工作人員前問道:“我沒有學過畫畫,但是我也想畫一張,可以嗎?”工作人員立刻把收拾好的筆又拿了出來:“當然可以!應該是我們邀請你來畫海!”ANNE幾個月前剛來到義大利,她用剛學會的一些義大利語拼湊著介紹著自己畫的海:“這是我和我家鄉的海,以前我最喜歡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日落。如今我時常想唸有機會可以再回去看看那片海,和我熟悉的家人朋友一起去。”

來自美國的 Marks Segal用中文介紹著自己:“我是美國人,我剛來到義大利,所以我的義大利語不是特別的好。但是我之前學習中文,所以我們還是説中文吧。我很喜歡中國的文化,我也學習過水墨畫。很高興在這裡認識你們。這是我的畫的海,作為禮物送給你。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好朋友一起學習。”

《論語-顏淵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如今這部《尋海記》不再僅僅成為藝術家向孩子們學習畫海的一種方式。《尋海記》還將會以“不息”概念向外逐漸延伸,把中國傳統水墨文化以全新的方式互動傳遞給來自全世界的人,使《尋海記》在尋海和被尋海的過程中自我生長。從而以另一個側面達到中國文化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中的“不息”(Continuum)。

繼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尋海記》,佩魯賈外國人大學《尋海記》之後,仍將會繼續在全世界範圍內通過巡迴的外延展覽和流動工作坊,增加各國人之間了解文化和思想的機會。從而以中國水墨繪畫為媒介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根據最新官方最新的消息,本次工作坊預計將於本月24日下午舉辦多國共繪同一片海的計劃,預期將會有來自十幾個國家多達五十多人共同繪製一副《尋海記》長卷的計劃。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海。不論你來自哪,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和專業,讓我們一同畫出我們心中的那片“海”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