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藝術展穩步發展 亞洲畫廊表現活躍

時間:2017-06-20 18:58:52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資訊>國際>

在瑞士藝術家Claudia Comte的大型戶外藝術裝置《NOW I WON》帶動下,第48屆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Art Basel in Basel,以下簡稱巴塞爾展會)的展覽會場前方變成了沉浸式嘉年華。裝置的二樓平臺聳立著NOW I WON字樣的樹榦雕塑,人們可以在此處觀望來往的行人或是欣賞風景;一樓則如同遊樂園,人們在這裡玩保齡球、跳舞、擲飛鏢、打高爾夫,不論是遊客、收藏家還是畫廊主在路過時都會參與進來放鬆一下。

也許受益於這樣歡樂的開場以及從6月13日VIP開幕就一直持續的晴好天氣,本屆巴塞爾展會整體瀰漫著雀躍輕鬆的氛圍。銷售上也是如此,VIP開幕日,Hauser &Wirth畫廊就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了Philip Guston的油畫《Scared Stiff》。大部分畫廊在首日就有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來自南韓的Kukje畫廊第一天就售出了30多件作品。在開幕新聞發佈會上,巴塞爾展會總監Marc Spiegler説:“現在的藝術市場形勢依然很嚴峻,而巴塞爾藝術展在這一週中將會幫助參展的畫廊取得成功,幫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穩步發展 吸納新銳力量

除了“限量編制”展區呈現了全新項目“焦點之作”外,第48屆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在展區設置上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無論是作為國際各大成熟畫廊主戰場的“藝廊薈萃”,還是以大尺寸作品聞名的“意象無限”,抑或是推崇新銳藝術家的“藝創宣言”,都不是新鮮節目。作為藝博會龍頭的巴塞爾藝術展並不想盲目地擴張,而是選擇在穩定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納新銳的藝術家和畫廊。

Marc Spiegler表示,在去年七月的會議上,大家一致決定今年的巴塞爾展會的展區設置沒有改變的必要,“無用的創新是沒有必要的。我們並不是要每年都告訴大家巴塞爾藝術展又做了什麼新的東西。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個成熟的成功展會,我們改變只會是為了解決某方面的問題或是面對機遇時抓住它,就像八年前決定做城藝之旅一樣。”

甚至各展區的策展人在思考發展方向時,也更加克制。“意象無限”甚至削減了參展作品數目,去年“意象無限”曾破紀錄地呈現了88件作品,而今年的數字是76。

已連續策展六年“意象無限”的策展人Gianni Jetzer表示:“我的目標不是越做越大。在巴塞爾藝術展,如果呈現太多作品,就需要有所妥協,因為我們沒有足夠大的空間,作品和作品之間會挨得很近。意象無限不是只簡單地把大尺寸作品放在空間裏,作品周圍的留白也很重要,因為適度的留白才能帶出作品的內部的張力。”

Gianni Jetzer表示今年“意象無限”來自亞洲的作品有所減少,包括南韓藝術家樸讚景的錄影作品《公民森林》和中國藝術家宋冬的大型裝置《穿墻而過》等,後者在開幕日就以30萬美元的價格售與了一家重要的歐洲博物館。來自1970年代的作品最多,達13件。參展藝術家的年齡跨度也從30歲一路上升到90歲。對於策展人來説,每屆“意象無限”都沒有統一的主題,作品的品質是最重要的選拔標準。Gianni Jetzer將每一件參展作品都比作一顆星星,所有星星一同呈現了美麗的星群。

與設立已17年的“意象無限”相比,“藝創宣言”顯得很年輕,這也許與這一展區的初衷相應和,即專為新晉藝術家的全新個人作品而設。

參展藝創宣言的畫廊帶來的都是藝術家個展,今年有四家來自亞太及非洲地區的畫廊首次參加藝創宣言並借此進入歐洲最頂級的藝術盛會,它們分別是來自北京的魔金石空間、來自上海的天線空間、來自奧克蘭的Hopkinson Mossman,以及來自埃及開羅的Gypsum Gallery。

天線空間帶來了藝術家關小的個展,關小的作品曾在國內外重要群展和博物館展出過,是中國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之一。天線空間表示既然第一次來,當然要帶最有把握的藝術家,同時畫廊方面對於第一次亮相的銷售情況非常看重,截至發稿,一些小型作品已售出,而在展區內陳列的一組關小的全新裝置作品尚未售出,但已有多位藏家表示感興趣。魔金石畫廊帶來的王墑作品,則將地理與幾何融入作品,展現了跨學科的融合。

事實上,在“藝創宣言”,可以驚喜地發現許多亞洲元素,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將今年的“藝創宣言”形容為“超級有趣的展覽”。在這裡可以看到意趣盎然的猴子雕塑,也可以看到關於穿著菲律賓傳統服飾在水下行走的人的錄影,印度畫廊experimenter帶來的大尺寸畫作和裝置作品則展現了印度礦廠的風貌。來自亞洲的新銳藝術力量無疑在巴塞爾形成了更大的一股力量。

亞洲畫廊合力挖潛

不同於這些新晉畫廊,香格納、Vitamin等來自中國的老牌畫廊已有多年的參展歷史,南韓畫廊Kukje進入巴塞爾展會已超過二十年,新加坡泰勒版畫院也已有五年的參展經驗。

在歐洲腹地的藝博會中,來自亞洲的畫廊們既面臨挑戰也充滿機遇。香格納畫廊帶來的都是亞洲藝術家的作品,但這些藝術家近期都曾在歐洲藝術界有所動作,比如耿建翌的作品正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而畫廊此次帶來的是同系列的“書”系列作品,所有作品中一幅歐陽春的畫作最受關注。在中國深耕數十載、代理了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大家的香格納畫廊現在也決定拓張業務,未來不排除和更多國際藝術家合作,本次展位上也帶來了新加坡和泰國藝術家作品,呈現了更寬廣的泛亞洲藝術版圖。

Kukje是南韓數一數二的畫廊,曾一手推動了南韓單色畫在國際上的傳播。Kukje在韓語中是國際的意思,畫廊作為連接南韓與國際當代藝術界的橋梁,在1990年代就引進了大量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因此在本屆巴塞爾展會上,Kukje畫廊不僅帶來李禹煥等人的單色畫,也帶來Alexander Calder、Willem de Kooning等國際當代藝術大家的作品。憑藉單色畫多年在國際上的積澱,即使在巴塞爾這樣的歐洲地區,仍有大量藏家對南韓藝術家作品感興趣,來自樸棲甫、梁慧圭等不同年代南韓藝術家的作品大多以10萬到4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對於限量編制單元的新加坡泰勒版畫院而言,銷售則要慢熱一點,其總監表示,巴塞爾藝術展的一大特點就是多樣性,在限量編制這樣以版畫為主的單元,作品價格起點很低,新藏家可以先從這裡起步。不同於藝術家代理制的畫廊,新加坡泰勒版畫院採用合作形式,會從其他畫廊“借”來藝術家合作進行創作,既可以和藝術家發展更深入的關係,也不必囿于傳統的利益關係。因此,在展位上不僅有新加坡藝術家Heman Chong的作品,也有Ryan Gander、Tobias Rehberger等歐洲藝術家的作品。

儘管亞洲畫廊們各有重點,並且仍有明顯的藝術地域區分,但各大亞洲畫廊都表示,在巴塞爾這樣一個以歐洲畫廊和歐洲藏家為主的地方,亞洲畫廊應當作為一股統一的力量聯合起來。

“亞洲畫廊仍然佔比很少,我們應該彼此扶持,讓歐洲藝術世界了解亞洲當代藝術。”Kukje畫廊表示。

“已經有一些亞洲畫廊有比較長的參加巴塞爾藝術展的歷史,但總的來説,亞洲畫廊在歐洲市場還有更多可供開發的空間,所以我們應當互相支援,我們之間並不是競爭的關係。”新加坡泰勒版畫院表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