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文物展8件國器歸故里 康侯簋流離海外70餘年

時間:2017-03-14 09:25:10 |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資訊>國際>

康侯簋上刻的24字銘文,記錄了西周王朝平定商遺叛亂的歷史元青花瓷盤供圖/中國國家博物館

  康侯簋是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銅器,隨後被倒賣至海外,1977年由布魯克·休厄爾捐贈給大英博物館。

  高24釐米,束頸,圈足上裝飾著圓渦紋和四瓣花紋……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行的“大英展”第二單元展櫃裏,編號18的康侯簋(guǐ)迎著觀眾的目光,靜靜地佇立著。

它“出生”于西元前1100年至前1000年,1931年在河南“重見天日”,最後卻“定居”在大英博物館。由於內有銘文記載西周王朝平定商遺叛亂的歷史,這件文物尤顯珍貴。而此次“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是這位漂泊的“遊子”首次“重歸故里”。

此次和沫司徒疑簋一起“回家”的,還有8件大英博物館館藏的“中國製造”珍寶。那麼,它們都是如何流落海外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大英展”中方策展人閆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此次展覽中有關中國的展品多是大英博物館通過購買途徑得來,部分以捐贈形式“落戶”大英博物館。無論它們以何種方式“流離”,但在“大英展”中,它們都作為200萬年世界史的參與者,將中華文明的光芒融入人類的群星閃耀中。

溯源 一場暴雨帶來了稀世珍寶

辛村是河南省浚縣西境的一座小山村,靠近淇水北岸,隔岸與浮山相望。辛村地勢北面微高,坡水分東西兩股繞村側流入淇河,將村旁衝為兩條大壕溝。村中心壕溝較淺處,村民依崖鑿窯而居。1931年春天的一場暴雨過後,村民們又開始鑿窯洞,沒想到這次卻鑿出了寶貝。

此次最先出土的文物,就是康侯簋。這件青銅器的造型看上去非常厚重,口沿很寬,腹部較深,並微微鼓起。兩側還有一對獸面耳,青銅器周身裝飾著獸面紋和直棱紋。它不凡的“顏值”讓村民意識到,這是個“稀罕物”,繼而推斷下面可能有古墓。

果然,隨著挖掘的深入,大大小小的青銅器和陶器陸續出土。辛村挖出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了大批盜墓者和文物走私商的垂涎,隨即這批文物共20余件被陸續倒賣到歐美,康侯簋也開始了70餘年的“背井離鄉”之旅。

1977年,康侯簋成為商人銀行家布魯克·休厄爾獻給大英博物館的捐贈,此次展覽也是康侯簋入藏大英博物館後,第一次“回鄉省親”。

24字銘文記載3000年前歷史“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食器和祭祀禮器,圓口、圈足、無耳或有四耳,方座,或帶蓋;青銅或陶制,主要用於盛放食物,盛行于中國商周春秋戰國時期。而“康侯”之名來自於器物上的24字銘文,其大意是:王來討伐商的城池,把衛封賞給了康侯,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

專家根據這段銘文推斷,康侯的兒子沬司徒疑是這件青銅器的製造者,所以康侯簋又別名“沬司徒疑簋”。這種獻給祖先的祭祀用禮器,被認為可以保祐並降福給子孫。

值得一提的是,康侯簋上刻著的這段銘文,還印證了西周早期“三監之亂”的歷史,因而其更是身價倍增。

所謂“三監之亂”,即武王滅商後,分商王畿為三部分,設三監治理。三監的“負責人”分別是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至於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

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攝政,管叔和蔡叔懷疑周公的作為不利於成王,於是扶持武庚一起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後封文王子康叔于商族故地“衛”,鎮撫商族遺民。這個衛國此後世代傳承,一直延續到了東周,直至西元前209年為秦國所滅。

對話 中國文物皆從購買途徑得來

在此次展出的中國文物中,除了2010年産于深圳的太陽能燈具外,其餘7件都是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那麼,這些文物究竟都是如何流落海外的呢?

對此,“大英展”中方策展人閆志表示,這些中國文物每件都因獨特的經歷“輾轉”海外,但它們多是通過購買途徑得來的,“買賣過程發生20世紀早期,甚至19世紀或更早的時間,那是一個法制缺失、社會貧困、政治動亂的時候,文物的走私和販賣幾乎成了一種不可避免的行為。”

閆志介紹,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講,1970年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各國簽訂了一項公約,規定在1972年該公約生效之後,面對這種文物的走私行為,文物所在國都有權利進行追討,“中國政府也利用這個法律追討回來了非常多的文物。”

在閆志看來,大英博物館裏的收藏也是經過了很複雜的過程,“其中有掠奪和走私,也有個人捐贈。但當我們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這些文物的時候,是否應該有一絲慶倖,如果在那個時代它們沒有來到大英,是不是到今天我們也許無法接觸到這些文物?”

“正是因為在啟蒙時代有以大英博物館為代表的這樣一批博物館,告訴了我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保護文物,它應該是面向公眾的而不是皇家收藏。啟蒙運動之後,這種面向公眾開放,並以保護文物為主旨的機構才開始遍佈全球,包括中國近代以來的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也是這種觀念下的産物。因此,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歷史。”閆志説。

延伸 8件中國展品 “共述”人類歷史

在閆志看來,此次展覽中的8件中國展品都擔當了“敘述者”的身份,與其他92件文物一起,還原人類200萬年曆史進程,“這個展覽要講述的不是某個國家或某種文化的獨特性,而恰恰是共性。”

記者了解到,此次展覽共分為八個單元,幾乎每個單元中都有中國文物“登場”。

良渚文化的玉琮(cóng)

在第一單元“開端”中,代表著良渚文化的玉琮首先亮相。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在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200年的良渚文化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的玉琮。

這些玉琮琢制得非常繁複,高度對稱、角部裝飾有獸面紋,獸面以雙線勾勒的頭髮與嘴巴來表現。琢制琮這類物品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熟練的技術,這説明當時社會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援從事玉器琢磨的匠人。

資料顯示,這件玉琮是在1945年以拉斐爾的名義贈送給大英博物館的。

商周時期的镈(bó)

經過城市的建立,人類文明邁入國家形態,有關社會、國家的思想也閃耀光芒。在第三單元“權力與哲學中”,“領銜出演”的中國文物是編號30的镈,這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中國樂器。

自約西元前850年開始,音樂就是中國祖先祭祀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件镈原應屬於成套編镈中的一件,而編镈是由多件尺寸不同的镈組成的多序列音響樂器。

東漢青瓷六博俑

誕生於西元1世紀至2世紀的六博俑,出現在第四單元“儀式與信仰”中。宗教信仰在西元1到8世紀之間發展起來,這時的中國處於東漢時期,此時的人們也開始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六博俑便是作為實用器具的模型被埋入墓葬之中的。

六博又作陸博,是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在東漢時期盛行,其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

三彩文官俑、龍首雙耳瓶

在第五單元“貿易與侵略”中,時間來到西元300年到1100年,此時東西方帝國之間的貿易開始繁榮,帝國之間也展開了征服戰爭,“唐三彩”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三彩文官俑1920齣土于河南洛陽的劉庭訓墓,劉庭訓生前位高權重,曾任唐朝忠武將軍並且是皇帝的“私人顧問”,其死後歸葬洛陽,隨葬品中就有一批陪葬俑,寓意他棲身冥間並將在來世獲得幸福。

1936年,大英博物館購入了這批唐三彩陪葬俑,共12件。此外,編號為45的龍首雙耳瓶也出現在這一單元。

元青花瓷盤

歷史車輪滾滾而行,從西元900年到1550年左右,東西方的力量對比默默發生改變。此時忽必烈定都北京,驍勇鐵騎開啟擴張征程。在第六單元“變革與調整”中,元青花瓷盤正式登場。

成熟的青花瓷便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作為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奢侈品之一,青花瓷最早就是作為出口品銷往中東,而當時青花瓷上使用的鈷藍顏料則是從中東進口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