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和法蘭西學院主席、當代雕塑大師克羅德·阿巴吉在作品前握手
吳為山作品《孔子》 83x42x32cm 2012年 青銅
法國雕塑家克羅德·阿巴吉與比他年輕三十二歲的中國雕塑家吳為山在蕓蕓眾生中的相遇、相識是一種緣分。克羅德·阿巴吉最近在中國旅行時,偶然看到某位中國藝術家的雕塑作品,並對之讚嘆不已,當即在素描本上速寫下來。回到巴黎之後,克羅德·阿巴吉在巴黎美爵藝術基金會巧遇一位中國藝術家。克羅德·阿巴吉給那位中國藝術家看了他畫的速寫,並對此前中國之行未能結識那座雕塑的創作者而表示遺憾。中國藝術家向克羅德·阿巴吉介紹了自己,原來他就是速寫中那座雕塑的創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教授。
今天,兩位雕塑家在此次展覽上聚首。他們的造型藝術才華和表現力強度與前輩先賢相比毫不遜色,而此次展出的作品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克羅德·阿巴吉和吳為山的藝術創作雖然源自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但是在對於造型藝術的信念和投身於這門需要紮實的功底、長期不懈堅持探索工作的藝術方面,卻有著共通之處。他們對於構建其藝術語言的人體造型的選擇,反映出他們在表現其獨特的人體形態理念的同時,依然遵循著雕塑藝術的根本傳統。
他們各自對現實存在作出即時而又專業的詮釋,並以對物質重量的肯定和形態的明確作為其藝術語言的標誌,這都可以讓我們從中感受到兩位雕塑家藝術世界的異同。克羅德·阿巴吉所構建的無人繼承的人性包裹在象徵性的服裝“外殼”之中。他以這些飄蕩的大衣和外套來創建一個褶皺和形態變化象徵體系。這一象徵體系將軀體隱藏在衣褶之下,而人體消失之後留存下來的“遺蛻”又重新喚起雕塑家有關人的理念和神秘之謎。吳為山同樣也以人物形象作為觀察思考的對象,通過肖像展現自己的雕塑銘記。其美學審視深深地紮根于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土壤之中,而對於羅丹雕塑藝術的研究通過藝術家對塑造的運用使其美學審視得到豐富和充實。黏土的應用促使藝術家引入特殊的創作手法。吳為山的部分雕塑作品在結構組織上保留了這種特殊手法的強烈印記,以在表現主義的活力中觸及生命的情感。借助壓扁的泥球形成雕塑表面的顫動感,以使雕塑的姿勢呈現自然主義的感覺。塑造是通過材料的消減進行的,相反,克羅德·阿巴吉最喜歡採用的材料—石膏的雕塑則是通過節奏和體積結構的組織、通過以形狀在結構層面上的轉換為目的的團塊來實現的。吳為山力求實現與雕塑內在生命相一致的、可明確感知的和諧。他的雕塑向我們訴説著持續的變化,但並未因此放棄某種絕對性。石膏傳遞著曇花一現的意味,使得與空白的對話變得容易,這是合併材料的塑造手法無法實現的。吳為山所創作的中國名人全身像所追尋的是時間的體驗,而不是簡單地滿足於外形的相似。
兩位雕塑家各自通過由精神對感官所認知的現實進行的轉化成為現代雕塑的代表。造型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借助於形狀的自主性得以實現。出於人文主義的考慮,他們將其藝術創作的多樣性轉化為明確的指令。
在克羅德·阿巴吉和吳為山看來,雕塑是一種造型結構,其嚴謹而直觀的構建指向一種純粹而獨立的表達。他們在各自的雕塑創作中所實現的變化正是他們賴以對物質注入生命的變化。克羅德·阿巴吉和吳為山的藝術表現和藝術語言誕生於對於本質形態及其內在性的體悟,誕生於主導分析和命令的智慧與使他們遠離所有陳規舊習的直覺之間的緊張。他們雕塑創作的共同價值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