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一曲傳統的輓歌

時間:2014-06-11 10:42:46 | 來源:東方早報

資訊>國際>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現場
        2014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于6月7日至11月23日舉行,本屆展覽主題為“基本法則”(Fundamentals)。展覽呈現了空間建構的可能性,但依然有一個潛在的悲觀情緒貫徹其中:例如,一切都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數千年的建築歷史已被現代科技完全改變。除此以外,建築的主題依然如此清晰:權力、金錢、人性和審美的交錯,造就了城市的樣貌。
        “歡迎來到空調之未來”,威尼斯機場,剛剛踏出入境區域沒幾步,一幅海報如是宣佈。在文字的旁邊,是類似于上海或者迪拜的一座城市景象,在連綿起伏的封閉高樓組成的城市中,人工空氣調節系統成為必須。這幅海報與勞力士贊助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同期呈現也許只是巧合,但它卻與本次展覽主題有一種遙相對應:數千年的建築歷史已被現代科技完全改變,無論是建築的方式,抑或維護的過程。例如説,壁爐周邊曾經是社交聚會的場合,而其本身也具有裝飾美化功能。而今,人類發明瞭跟蹤到特定個人並控制其周邊溫度的系統,供熱成為一種孤獨而無形的事情。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核心位於雙年展花園的中央場館。今年策展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帶領來自哈佛大學的學生及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合作者團隊,設置了一系列房間,代表建築的各個基本元素——門、樓梯、墻壁、陽臺等——以及它們的現代版本。這是一個3D的谷歌系統,向世人展示建築的過去和現在。
        剛走進入口,觀眾就來到了圓頂大廳。追溯到1909年的輝煌璀璨的藍金色穹頂近來剛剛被修整過。在穹頂的下面,庫哈斯安裝了一塊類似于現代醫院的天花板,這是一層啞光的面板,在其上部充斥著管道和機械設備,其空間幾乎和下部人類活動區域一樣大。
        展覽同樣追溯了門的發展演變過程,從裝飾性、儀式性的框架結構,到會發出空洞聲響的現代安保門框。一面高墻上挂滿了各種奇妙的窗戶,它們來自布魯金的收藏,在它們邊上陳列著借自比利時著名的索賓柯(Sobinco)門窗工廠的試驗機器,機器上的窗戶有節奏地開闔,似乎永不停息。
        展覽中不乏樂趣,例如,有一部電影片段組成的視頻,裏面全是各類建築的蒙太奇——高懸的飛檐,洞開的大門內充滿了驚喜和發現,大銀幕對於打碎玻璃這個橋段的永無止境的迷戀。一段視頻探訪了舍伍德森林維爾貝克修道院裏由第五代波特蘭公爵創建的綿延數英里的隧道。觀眾同樣可以體驗到科學博物館所能提供的樂趣,例如身臨其境般來到1902年(或是1906年)的倫敦霍洛維路地鐵站,那裏有一段螺旋自動扶梯正在運作。
        展覽部分展現了空間建構的可能性,但依然有一個潛在的悲觀情緒貫徹其中:例如,一切都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或者,我們已經沒落了。這些資訊來自庫哈斯不免讓人感到驚訝,這位建築師似乎通常樂於接受現代技術的日新月異,從來沒有對傳統建築的細節表達過珍惜之情。但是,矛盾也是他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之一。
        這樣的資訊,在雙年展另一個展場以不同的方式傳達出來。在軍械庫,義大利的壯麗和骯髒經過細緻調查後一覽無遺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庫哈斯表示,這個國家“擁有令人驚嘆的傳統的饋贈,但要體現其價值依然困難重重”。在這方面,義大利是所有發達社會的典型範例。
        義大利在很久以前已經將建築界霸主地位拱手相讓于新的建築體系,然而,在不少雙年展中,它依然時時反客為主地令人難忘。在軍械庫,這個國家鋪展開來,仿佛平板上的一具胴體,供人細細檢查。展示的脈絡按照地理的路徑自南向北,起始於墨索裏尼在殖民地利比亞建起的現代主義建築,掃視西西裏和突尼西亞之間的蘭佩杜薩島對於當代非法移民的安置方式,一路向北觀摩了波河峽谷的錫克教節日盛況,最終抵達阿爾卑斯山脈。
        這個空間裏60%的愉悅享受來自偉大電影中的義大利,安東尼奧尼、羅塞裏尼、戈達爾等導演的電影中浮光掠影的義大利風景,這種展示所承載的思想和事件如此豐富,想要細細品味,至少需要數天時間。但每個元素都值得關注,而其主題依然如此清晰:這個國家的權力、金錢、人性和審美的交錯,造就了其建築的樣貌。
        展覽最後以艾拉·貝卡(Ila Bêka)和露易絲·萊莫恩(Louise Lemoine)的新片做了總結,在影片中,建築師斯丹法諾·博埃裏(Stefano Boeri)悲傷地走訪了他受邀設計的華麗的撒丁島海岸的宮殿,八國集團峰會原本計劃在此舉行,但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不喜歡這座建築,因此它從未投入使用,僅留下一個爛攤子,建設過程導致了環境污染,其中的貓膩也導致了一系列關於腐敗的指控。威尼斯這座神奇城市的市長未能參加本屆建築雙年展的開幕派對,他以及其他30位相關人士當天被拘留,面臨敲詐勒索和洗錢的指控。種種事件就像威尼斯機場的空調廣告,構成了主題展之外的“平行展覽”。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元素是國家館,分別由每個國家各自策展,分佈在花園的各個位置。庫哈斯希望各個國家館的展覽呈現他們各自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對於現代性的吸收,“就像一個拳擊手接受一記重拳”。南韓的回應相當有趣,展覽以南北結合的方式,二者比人們想像中更加相似。
        山姆·雅各(Sam Jacob)帶隊的英國館展示了威廉·布萊克在詩集《耶路撒冷》中的變革夢想如何顯影在混凝土住宅、新城鎮、音樂和電影中。展覽提供了一系列的可口文化零食,也展現了英國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與此前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不同,本屆雙年展並未向當代建築明星致意,沒有當代建築的燦爛星光,卻使得本屆雙年展充滿了別樣的趣味。當代建築的明星制度或許體現在門把手展區,每個門把手都由著名設計師設計,彼此之間稍許不同,這是過去雙年展的縮影,聲如洪鐘,卻漫無目的。
        或許,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只是間接地與建築有關(它同樣包含舞蹈等元素),但最好的體驗建築的方式常常是間接的,這反而是一種力量。這類展覽往往最終只是一次乏味的巡遊,但這一次卻能夠刺激人心。它並沒有提供答案,但提出了相關的問題。至少從這點上,它是一個可以令人滿意的展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