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元青花與伊斯蘭文化的內在聯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09 20:26:17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顯要的地位,它那碩大雄健的器型、精巧鮮麗的裝飾,令世人嘖嘖稱奇。它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中國瓷器重釉色、輕彩繪的傳統,將繪畫技法與瓷器裝飾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明、清兩代絢麗多彩的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為元代景德鎮的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的“瓷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人們對元青花的認識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華盛頓弗瑞爾美術館的約翰·波普博士。當時,他由倫敦大學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一對“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入手,對照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神廟收藏的具有相似風格的青花瓷器,對元青花進行了系統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至正型青花瓷器”的理論。此後,海內外掀起了持續的研究元青花的熱潮。目前,隨著新材料的不斷發現和研究的日益深入,我們已基本弄清中國青花瓷器起源、發展的脈絡,學術界對“至正型青花瓷器”——典型元青花的生産時間也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即為元代後期景德鎮窯所生産,其上限不超過十四世紀三十年代,下限為至正十二年(1352年)紅巾軍攻佔饒州時止。因為此後十餘年,景德鎮及附近地區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中心戰區,連年兵燹不絕,景德鎮窯不可能在戰爭環境中維持正常的生産。綜觀以往的研究,成果卓著,但關於文化內涵的分析相對較少。筆者在此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入手,以元青花中體現的伊斯蘭文化因素為著眼點,從造型、紋飾兩個方面闡述元青花與伊斯蘭文化的內在聯繫。

關於“伊斯蘭文化” 本文所提的“伊斯蘭文化”是指13-14世紀,中、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聚集地區的文化,它以阿拉伯帝國為中心,包含西亞的敘利亞、伊朗,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和東非的埃及、肯亞等國,吸收、融匯了東西方古典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地域及宗教和傳統特色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識、藝術和風俗等豐富內涵。它以阿拉伯語為文字載體,對其他文化採取相容並蓄的態度,隨實踐不斷調整、發展、創新,即便在當前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顯示出鮮明的民族、地域和時代特徵。它又被稱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羅馬文化”等並稱,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世界工藝史上,伊斯蘭藝術成為了東西方制瓷技術交流的主要方面。它以“反偶像崇拜”、“反具象”的教條和宏偉、壯麗、精美、樸素的建築、裝飾,成為藝術的經典樣式。13-14世紀,隨著伊斯蘭教在中亞、西亞、南亞、非洲等地廣泛傳播,伊斯蘭樣式在印度、埃及、敘利亞等地紮根,直到現在我們仍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這些藝術作品。産生於14世紀的元青花中也滲入了當時伊斯蘭文化的元素,體現出強烈的異域風情,以下僅簡要闡述伊斯蘭文化對元青花造型、裝飾風格的影響。

伊斯蘭造型全世界最為精美的元青花集中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國家博物館中,總數達70余件。其中不乏罕見於其他地區的大盤、大碗、大罐、葫蘆瓶、梅瓶、四方扁壺等器型,這些大型碗盤、四方扁壺、高足碗和器座等精美作品就帶有明顯的伊斯蘭風格。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