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行漢密爾頓近代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1 16:41:44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直到理查德·漢密爾頓于2011年9月以89歲高齡逝世之時,他都一直在籌劃一場特別為倫敦國家美術館而構思的個人最近作品的大型展覽。作為20世紀英國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漢密爾頓這一極其個人化的展覽是向人們表達其最後意圖的高超陳述方式,而且包含有30幅畫作的迷宮般的展覽空間也是由藝術家精心設計的。其中展覽的一部分作品是公眾們從來沒有見過的。總的來説,這次展覽融匯了漢密爾頓享譽全球以後,近幾十年來具有影響力的各種藝術形式。

在漢密爾頓去世前不久,他正在創作基於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的短篇小説《不為人知的傑作》的作品。當清楚自己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完成這一作品後,漢密爾頓決定,將由在國家美術館舉行的展覽——即他去世後的第一個重大展覽——以首次呈現該作品的三次大型變化的方式來完成這一作品的創作。這其中的每一次變化都展現了三位大師的繪畫——普桑、庫爾貝和提香——注視著一幅斜倚著的女性裸體畫;他們合在一起,展示了這一最終作品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漢密爾頓對展覽進行了詳細地規劃,並親自選定了組成展覽的畫作。多數都是近十年以來的作品並且都是循著一條間接且令人費解的道路通向其基於巴爾扎克短篇小説《不為人知的傑作》創作的最後作品——一幅分為三部分的畫作。漢密爾頓整個事業生涯都與倫敦國家美術館有著緊密的聯繫——作為參觀的常客,引導學生的老師,策展人,以及在2000年的展覽《邂逅》上,作為一位展覽者——而且他後期的許多作品反映出了他從倫敦國家美術館裏收藏的古代歐洲大畫家們作品處得來的靈感。這些作品中就包括有近幾年的,之前沒有在英國展出過,是基於天使報喜的插圖。

這次展覽回顧了漢密爾頓從20世紀80年代到他逝世時的這一段生涯內的若干主題。他們中間包括了他對單點透視畫法和室內空間的繪畫創作的細緻關注,這一點體現在諸如1985年7月的作品《大廳》中;關於漂亮的婦女和慾望的主題;以及他之後對空間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透視畫法作品的興趣。

此次展覽探尋了漢密爾頓在五十多年間對馬歇爾·杜尚的藝術的癡迷和研究。包括下樓的裸女和被脫光了衣服的新娘等杜尚的許多重要創作主題,他都進行了再創作。的確,《不為人知的傑作》——這一由三部分構成的畫作可以被視為漢密爾頓對杜尚的作品《給予》(收藏在費城美術館)長期深思熟慮的回應,而杜尚的這一神秘的畫作也是這位法國藝術家最後的和最高深莫測的傑作。

漢密爾頓作為在電腦的藝術運用方面創新的先驅,以及他對在其繪畫創作中使用電腦技術、拼貼畫和攝影的推崇,都能在此次展覽中得以體現。雖然如此,他從根本上仍是個畫家。

于1922年生於倫敦的漢密爾頓,因其1956年在倫敦白教堂畫廊那場意義深遠的《這就是明天》的畫展,成為了20世紀50年代波普藝術運動的奠基者之一。被用於那場展覽宣傳海報的他的拼貼畫作品《什麼使今天的家庭變成如此不同,那麼迷人》,成為了波普藝術最早的作品之一。

十年後他為披頭士樂隊設計了專輯《白色專輯》的封面。此後漢密爾頓成就了他標誌性的地位並獲得了許多的榮譽,包括在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中,他憑藉其在英國館的展覽獲得的金獅獎。同時,漢密爾頓一直都沒有脫離或試圖避免過爭議,不管是藝術上的還是政治上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