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弗朗西斯·培根 只能和自己對話的藝術孤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4 10:57:23 | 文章來源: 當代藝術

尖叫

在2012年2月14日倫敦佳士得拍賣上,弗朗西斯 培根1963年作的油畫 《Portrait of Henrietta Moraes》以2132萬英鎊成交,約合人民幣2.1億元。畫中的女人是培根根據一張紅白相間的照片創作的,照片中的模特是畫家弗洛伊德的情人和模特。另外一次令人尖叫的戰績是在2008年2月6日倫敦佳士得拍賣上,作品《Triptych 1974-1977》成交價為263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6億元。這是他的愛人George Dyer在1971年死後,培根創作的一幅傑作,他在畫上是相當自信的,表達著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一切都是發自內心。

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培根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年輕的時候他一直居無定所,每個星期僅從母親那得到3磅的生活費,他讀過尼采,還做過電話接線員。18歲的時候,巴黎的藝術展覽讓培根發現了人生的方向。當他看到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畫的《對無辜者的殺戮》時,畫面懾人的魅力和完美的平衡感深深地抓住了他。培根很快便開始了自己的繪畫之路,不過他是一個外行,沒有受過太多的專業訓練。可以説培根偉大的藝術成就是用小火慢慢熬出來的,35歲才畫出了第一組相對成熟作品《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 c.1944》,之前的他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室內裝飾設計師,隨著時間推移,培根逐漸找到了藝術表達的出口,在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他開始獲得聲譽。

培根創作的過程很有趣,他到處去尋找素材,從報紙、雜誌、書籍、照片和電影裏獲得靈感。有些是車禍現場的照片,他喜歡破碎帶血的畫面。培根説:“我始終對於有關屠宰場和肉的畫面很有感覺,對我來説,這些畫面和耶穌受難的一切有緊密的關聯。有些動物的攝影作品非常傑出,那是在它們被帶出來宰殺的那一刻拍的,那死亡的氣味。”在培根很多的作品裏,一直都有尖叫聲。無論是對耶穌受難的誇張變型,還是效倣委拉士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畫的一系列習作。那些無聲的畫面很容易讓人産生幻聽,好像在訴説著一種不能承受的痛苦。他的畫像一塊血淋淋的生肉,散發著強烈的氣息。培根説:“我們生下來的時候就伴隨著尖叫聲,我們是尖叫著開始生活的,而愛情就像蚊帳一樣挂在人們對生存和死亡的恐懼中間。”

愛情是培根生活的另一個重心,其中一位愛人George Dyer對他的影響很深。中年的培根是懂得享受生活的Soho一族,熱愛美食、飲酒還有賭博。當培根小時候偷穿媽媽的內衣時,他就知道自己喜歡男人。帥氣的George Dyer以戲劇性的方式出現在他的生命裏,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這位穿著黑色皮夾克的年輕人想去知名畫家的家裏偷點東西,結果被逮個正著,從此這個年輕的小偷變成了畫家的摯愛。培根以Dyer為原型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帶著他的愛人暢遊在倫敦酒吧和私人會所中。可是,愛一個人就會被對方牽制,當無法達到付出的平衡時痛苦就會出現。Dyer在培根朋友們的眼中變成了麻煩精,培根需要不斷地付錢供他酗酒,甚至涉及到毒品。1971年,當62歲的培根在準備舉行自己首次個人大展的前夜,他的愛人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培根在Dyer的葬禮上痛苦的無以復加。

他逐漸遠離了以前的社交圈,畫風也跟著轉變,變得更加個人和內省。在那個時期,他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在不斷地離開他,死亡成了培根創作常見的主題。這一時期的頂峰之作是1982年的《Study for Self-Portrait》,他説:“他們的死就像是蒼蠅一樣圍繞著我,我厭惡自己的臉孔,但是我除了畫自己以外沒有其他人可以畫了,我除了畫自己以外不知道還要做什麼。” 晚年的培根把自己囚禁在陰暗狹小的畫室裏,面對著自己的靈魂,他的作品讓整個世界折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