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夏帕瑞麗和普拉達設計展將亮相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0 16:29:22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在一張長餐桌的兩端,兩位優雅的女士正沉浸于一場關於時尚的對話中,她們探討著生活、職業,正是這些將她們帶入了時尚界。”當以上電影鏡頭結束時,一場華麗又奇幻的時裝秀登場了。5月10日,時裝展“夏帕瑞麗和普拉達:不可能的對話”將亮相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夏帕瑞麗和普拉達同為義大利時尚界的天才設計師,前者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卒于1973年;後者則活躍于當代時裝界。夏帕以超現實主義設計風格聞名於世,可以説20世紀30年代是屬於夏帕的藝術時代。普拉達則憑藉家族積澱的藝術養分創造出了兼具智慧與想像力的設計風格,使“醜陋審美”一度風行于20世紀90年代,她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如果説我做了什麼的話,那就是使醜陋的東西具有了吸引力。”在口述自傳《Shocking Life》中,夏帕透露婚姻失敗後,是時尚讓她獲得了重生,普拉達則坦言自己的設計得益於對藝術家的模倣,並由此走上時尚之路。

促成這次“對話”的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的哈羅德·科達和安德魯·博爾頓,他們勸服了電影生産商巴茲·魯曼攝製了這麼一場虛擬對話的短片,片中的夏帕由澳大利亞演員朱迪·戴維斯扮演。科達説:“去年亞歷山大·麥克奎恩展覽之後,博物館方面希望能有一個女性設計師的秀。”

“大約有10年的時間,安德魯一直在談論和思考這個輪迴的對話。”科達解釋説。本次時裝展通過創設一種虛擬對話情境,將二人的著名設計搭配展出,以求重新探討她們的經典作品,使身處不同時代的兩位設計大師在服裝創意方面産生密切連接,揭示時裝界流行趨勢的輪迴變換。

展覽將展出夏帕瑞麗上世紀20年代晚期至50年代早期設計的90款服裝和30款配飾,以及普拉達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至今的服裝作品。夏帕瑞麗和普拉達的對話,將通過整個場地內7個展區裏的作品展開——儘管兩位設計師活躍于不同年代,但人們可以找到驚人的靈感共通之處。

博爾頓認為,普拉達設計的裝飾性女裙可以較好地平衡搭配夏帕的夾克上裝,而且夾克裝上的超現實主義紐扣可以為裝束畫龍點睛。普拉達在設計女裝時,尤其喜歡將關注點聚焦于女性腰臀部位,她曾在電視裏公開表達:“腰臀設計是更加基礎和更加合理的,這關乎性感、關乎生活、關乎生育。”普拉達2011春夏女裝中的“巴洛克印花+香蕉猴子”條紋連身裙上對稱的花紋與夏帕曾經為溫莎公爵夫人(1937年)設計的時裝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個對比是普拉達狂野風格的帽子——像這一季的賽車輪胎,和夏帕的奇帽怪檐——尤其是高跟鞋帽子。觀眾還將看到二人設計風格的全套搭配,包括兩個版本的褶皺風格——普拉達的印花風格和夏帕的古典風格。

“所有關於我自己的形象都太瘋狂了,不過我喜歡這場展覽,我看到了時尚在不同時空的共通之處。時尚和藝術之間最新穎最有價值的紐帶是達利和夏帕瑞麗,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普拉達説,“我很享受與藝術家們一起工作的狀態,我總是選擇在他們的領域中工作,而不僅僅限於時裝。”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