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達明·赫斯特生命“三元素” 藝術、野心、金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30 13:23:57 | 文章來源: 搜狐藝術


  達明-赫斯特

在當今這個極度商品化的藝術世界裏,達明·赫斯特是超級明星,是“英國年輕藝術家”一代中最出名、最富有、最有影響力的一個,被奉為當代藝術世界的“聖者”。《星期日泰晤士報》2010年財富排行榜估算其身家約為2.15億英鎊。但他堅信,金錢不應成為追求目標,藝術比金錢更有力量。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泰特現代美術館將舉辦赫斯特作品回顧展,最近他正為此事蒐集資料。即將舉行的回顧展就叫《達明·赫斯特》,將呈現“我作為藝術家的生命軌跡,並非都是最偉大的作品”。展覽包括一些他不那麼出名的早期作品,如在金史密斯學院求學時的創作———挂在墻上的油膩煎鍋。

還有一幅早期作品,一直露天放著,日曬雨淋,沾滿了泥點。倫敦高古軒畫廊老闆米莉森特·威爾納見到後,驚叫起來:“你怎麼能放在那裏?讓它淋雨!上帝啊,達明!”赫斯特對此不以為然:“因為是我的作品,就好像是金子似的。可實際上,它屁都不是。”

這些“令其尷尬”的作品出現在展覽中,赫斯特覺得挺好,“他們是我過去25年藝術生涯的一部分”。

當然,展覽的重頭戲還是他那些名聞遐邇的代表作,如1991年《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一條保存在充滿福馬林玻璃櫃中的鯊魚、1993年《母子分離》———分別放在4個容器中被剖半的母牛和小牛、2008年《我腦海中永恒的美麗》系列作品中呈現的斑馬、獨角獸和小牛等。

他的作品有時質樸、整潔,如整齊擺放在櫥櫃和玻璃容器中的藥片;有時讓人覺得噁心、邪惡,如活蛆和蒼蠅叮咬被割下的牛頭、蝴蝶被釘在畫布上、白鴿被拴在骷髏上……生與死,美與醜,神聖和褻瀆,都是赫斯特的作品主題,令評論界震驚。正是赫斯特把“概念主義”從藝術世界的邊緣引進主流。

“把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對我來説好像是一個180度的轉彎,”赫斯特説,“回顧這些作品,我試圖從中有所感悟。它們有的是佳作,有的尚未被理解,有的很拙劣。這是我過去25年的成果,我為之驕傲。但我也會困惑‘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的確,藝術世界很多對赫斯特極盡詆毀之能事的批評家都感到不解:一個來自藍領階層、滿口大話的無賴怎麼就成了當今世界最偉大、最富有的藝術家?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長、很複雜,與過去25年來世界和英國文化領域發生的激烈變革緊密相連:藝術越來越成為商品,成功藝術家越來越成為品牌,這一潮流勢不可擋;後撒切爾時代“英國年輕藝術家”的崛起,不僅製造了驚世駭俗的藝術,也創造了鉅額財富;英國和美國紐約出現了一批超級藝術經紀人,如傑伊·喬普林、拉裏·高古軒等;還有新型畫廊文化的誕生,轟動性展覽主宰市場。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我腦海中永恒的美麗》在蘇富比拍賣中拍得1.11億美元。這是他人生中一個關鍵時刻。他稱之為“一次盛大的告別”。從此,他不再創作宏大作品,稱“概念主義”已經“徹底結束”。

“你花了20年時間慶祝自己的不朽,然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他説。

從此,他不再活躍于創作一線,開始專注于畫布上的傳統繪畫,開始一個人的獨立創作,不再是從前幾十人的團隊作業。2009年,他在倫敦就這一時期作品舉辦展覽《愛沒丟失》,遭遇集體惡評。已故藝術批評家湯姆·盧博克稱,那些作品出自“一個沒有多少前途的一年級藝術生之手”。

但赫斯特並不氣餒,仍堅持繪畫。他説“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竭力避免繪畫,試圖與之保持距離,但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喜歡繪畫。”

從朋克到年輕藝術家

藝術、野心、金錢,是赫斯特的生命“三元素”,這與他身處的時代潮流不謀而合。正如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安·加拉格爾在其回顧展引言中所説:“他與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不同,他參透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意識……他的作品直截了當,野心勃勃,既冷漠又感人,敬畏與憤怒並存。”

小時候,赫斯特最想做一名朋克,但“我那時太年輕,不夠憤世嫉俗”。他記得媽媽曾把他珍藏的朋克樂隊“性手槍”的唱片熔化了做成植物支架;十二三歲時,他把朋克裝束藏在包裏,一齣家門就換上。“我想,這種態度影響了我的作品。我總是偷偷摸摸在我的藝術世界裏藏一些東西,然後突然暴露它們的真面目。我是一個滲透者。”

他的“朋克階段”始於12歲父親離家出走,之後又經歷“偷盜階段”,兩次被捕,令其母親傷透腦筋。後來,他被利茲的雅各布·克雷默學院錄取,學習藝術課程。

他經常去利茲大學解剖博物館練習繪畫,首件引起轟動的作品《和死人頭在一起》的靈感據説就在那裏獲得。那是一張挂在鐵架子上的照片,16歲的他親自上陣,在一顆被割下的中年人的頭顱旁傻笑。此後,他的很多作品都延續了這一風格。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赫斯特搬到倫敦。1986年進入金史密斯學院之前,他受藝術家邁克爾·克雷格-馬丁影響,意識到這個時代,繪畫已經過時,在當代藝術世界,創意就是一切。

“我剛到倫敦時,是一個年輕畫家,憤怒地看著概念作品充斥周圍,認為它們都是垃圾,”赫斯特大笑著説“但我慢慢受其誘惑。我找來一些木頭,綁在一起敲打,潑上油漆。它們看上去有點像勞申貝格、德科寧,又有點施維特斯的味道。我回到利茲,心想:‘好吧,我得跟我生存的世界打交道———廣告、電視、媒體。我要與現時現地交流。’我意識到,你不能用昨天的工具和今天的世界溝通。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頭腦。”

拍賣作品不斷創造財富神話

“頓悟”後的赫斯特創作了藝術史的新篇章。在公眾眼裏,他可能首先是一名企業家,然後才是一名藝術家。

1988年夏,他在倫敦東區一個廢棄倉庫舉辦名為《冰凍》的展覽,作品都來自他和金史密斯學院的同學。雖然是學生作品展,但它引起的轟動效應使之成為當年倫敦藝術界最大的話題,吸引諸多畫廊老闆注意。

“有趣的是,許多人認為,此事經過精心策劃,”克雷格-馬丁説,“實際上,它就是集中呈現了年輕人的虛張聲勢和單純無辜,他們把握了好時機、好運氣,當然還有好作品。”

離開金史密斯學院之前,赫斯特已經在助手幫助下,創作一系列標誌性的“點”畫和藥片櫥窗作品。1991年,他在倫敦中區一家廢棄商店舉辦首次個人作品展《戀愛和失戀》,他的想像力更上一層樓。

進入展室,看見滿屋飛舞著從蛹中孵化出來的蝴蝶;另一展室裏,一張白色桌子上放著4個裝滿煙頭的煙灰缸,桌子四週放著白色畫布,上面是死去的蝴蝶。赫斯特的作品主題一目了然:生命和死亡、美麗和恐怖。

同年,他遇到藝術經紀人喬普林,此後事業蒸蒸日上。1992年,著名藝術品收藏家查爾斯·沙齊以5萬英鎊購得他的作品《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在沙齊畫廊展出,引起轟動。這條14英尺長、浸泡在福馬林中的虎鯊成為90年代當代藝術的標誌,也是“英國年輕藝術家”運動的一座“豐碑”。

2004年,這件作品以800萬美元高價出售給美國收藏家史蒂芬·A·科恩。2006年,作品原件中的鯊魚開始腐爛,赫斯特執意重作一條,借給紐約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即將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鯊魚也是這一條。

2008年的蘇富比拍賣,成就了他製造財富的神話,兩天拍賣所得是此前單個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的10倍。之前,他已創下一項紀錄:歐洲在世藝術家單件作品拍賣紀錄——— 1年前,卡達王子以900萬美元購得他的櫥櫃作品《搖籃曲春》,是在一個鐵櫃裏整齊碼著6136片藥片。

“我不認為金錢應當成為追求的目標,但我從小沒錢,所以我可能比別人更為金錢所動,”赫斯特説,“事業剛剛起步時,我曾和安古斯(·費爾赫斯特)和薩拉(·盧卡斯)(均為“英國年輕藝術家”運動代表人物)討論過金錢的意義。他們説:‘你是受困其中,而我們只是覺得錢是重要的。’你看,如果你不在乎錢,就不會理會它,它反過來也會對你吝嗇。”

“但我堅信,藝術比金錢更有力量,”赫斯特説,“對此,我仍深信不疑。”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