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美國《考古》雜誌評出2011年十大考古發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01 08:38:1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物報

一、維京人船棺—— 阿第那莫坎,英國蘇格蘭高地 在英國蘇格蘭高地西部偏遠地區的阿第那莫坎沿海,考古學家發現一座維京人的船棺。這還是第一次在英國大陸發現這樣的維京人船棺。這個維京人應該是一位高級別武士,死於1000多年前。他躺在一艘16英尺(約5米)長的船棺裏,隨葬品包括一把劍柄嵌銀的佩劍、一個盾牌、一根長矛、一把斧頭和一個銅角杯。“隨葬品的保存完好程度以及豐富的種類,讓這個船棺成為在英國發現的最重要的維京人墓葬之一”,格拉斯哥大學維京人研究專家考琳·貝蒂説。

儘管船棺的發現地現在看來屬於偏遠地區,但在當時埋葬的時候,這個地區正好位於愛爾蘭和挪威之間海上南北航線的要道。如今儘管在阿第那莫坎還沒有發現維京人的居住地,但眾所週知維京人曾經居住在赫布裏底群島(蘇格蘭西部)附近的島嶼。“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個埋葬地點,但這裡發現的那些新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的墓葬,也許能夠證明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來自萊斯特大學的此項考古項目共同負責人之一奧利弗·哈裏斯説。這名維京人牙齒的同位素分析也許能夠最終幫助科學家確定他到底是來自哪。(凱特·拉斐留斯)

二、新石器時代聚落中心——費南谷地,約旦 在約旦南部費南谷地發現了一處面積為4500平方英尺的遺址,重新定位了從遊獵民族過渡到安定的群居社會時期的建築用途,並不是最初認為的具有近1.2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建築特徵——與農業的出現相關聯的居住群體。建築結構,比如約旦河西岸的傑利科塔,土耳其南部的哥貝克力石陣,都顯示出定居的早期階段特徵——人們以公共活動和宗教儀式而聚集在一起。

另一個例證就是此次在費南谷地發現的橢圓形建築,這個建築被簡單地命名為“O75”。它可以追溯到1.17萬年前。該考古項目的負責人、位於黎凡特的英國研究理事會會長比爾·芬雷森介紹説:“看起來這個建築在建造時是先挖一個深坑,然後用非常結實的泥漿混合物砌成墻壁。”地面用泥膏鋪成,環繞著兩排長凳,3英尺(約0.9米)厚,1.5英尺(約0.45米)高,容易讓人想起競技場。地上的柱洞表明曾有房頂覆蓋著這個建築物的一部分。

考古學家在這個建築中央的平臺上發現了研磨用的臼等,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可能把這座建築作為集體加工大麥、開心果類植物的場所。此外,“O75”這座建築還可能是公共聚會的場所。“這裡可能是小群體定期聚會的地方”,一位並未參與考古發掘項目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史前考古學家奈傑爾·戈林-莫爾説。(尼基爾·施瓦米納坦)

三、開放式研究的南方古猿源泉種——瑪拉帕,南非

自2010年在南非一處名叫瑪拉帕的洞穴中發現了距今有220萬年曆史的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後,人們就對人類的進化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現在部分化石的掃描圖顯示,化石表面的礦物質薄層可能是南方古猿皮膚的遺留物。為了確定事實是否如此,該考古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南非約翰內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古人類學者李·伯傑,採取了一種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研究方式,將這個研究項目作為開放資源,在網際網路上開展共同研究。

伯傑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古人類學家約翰·霍克斯合作,共同利用網際網路上的科學社群,探討如何開展該項研究項目,同時也尋求幫助,共同分析“皮膚”樣本。霍克斯表示,因為從來沒有發現過早期原始人類皮膚化石,所以在這個領域沒有專家。

據霍克斯介紹,這種開放式的研究方法能夠幫助研究團隊避免陷入以往早期人類研究的誤區——有時從發現化石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出版之間會有幾十年的滯後期。研究小組會通過網際網路及時更新項目資料,通告進展情況,或者在將研究結果提交給學術期刊評審之前解決任何可能遇到的問題。

這個項目開始引起世界範圍內的關注。目前,伯傑的團隊正在與俄羅斯人類學家進行研討。俄羅斯學者建議將在瑪拉帕發現的樣本與其他石化皮膚的樣本進行比較。伯傑小組還與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礦物學家合作,試圖找到用電子顯微鏡研究“皮膚”結構的方法。如果礦物層確實能被證明是保存下來的皮膚,這將為南方古猿源泉種的毛髮、色素沉著和汗腺的研究提供資訊。如果礦物層被證明是別的什麼東西,也可以為古人類學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扎克·卓裏奇)

四、最早的馴化犬——捷克共和國

在捷克共和國發現的馴化犬頭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三塊最早的馴化犬頭骨之一。捷克的這塊馴化犬頭骨,嘴裏還銜著一塊乳齒象骨頭。

直到最近,研究人員還一直認為狗的馴化最早是在1.4萬年前。2011年,在歐亞大陸的多處考古發現推進了另一種觀點:人馴化狗的歷史,可能更早一些。比利時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米特傑·格莫普萊和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到有三個犬科動物頭骨被發現具有很多能夠把馴化犬與其祖先狼區分開來的鮮明特徵,比如鼻子更短、更寬,大腦的容積更大。這些距今大約3.15萬年的馴化犬頭骨,就是捷克共和國普萊德莫斯蒂考古遺址的發掘成果。

此外,另一支研究小組在西伯利亞的拉伯尼奇亞洞穴裏發現了距今3.3萬年的狗的頭骨。這兩處發現都論證了2009年格莫普萊和她的同事在研究論文中提出的觀點,即在比利時格耶特發現的狗的頭骨的確距今有3.6萬年的歷史。當時,也有學者認為在比利時格耶特發現的犬頭骨是一種畸變現象。“當我拿到這個年代檢驗結果時,我真的非常失望”,格莫普萊在談到格耶特發現的頭骨時説,“我認為沒有人會相信這個結果,我自己也不相信。”但是現在在三處地點都發現了年代那麼久遠的馴化犬頭骨,這些證據為格莫普萊的發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扎克·卓裏奇)

五、罕見的瑪雅女性統治者——納庫姆,瓜地馬拉

在瓜地馬拉東北部的納庫姆考古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一處十分隱蔽的墓葬,很罕見地未遭盜墓者盜擾,可能是一位西元2世紀或3世紀的女性統治者的墓葬。這個墓葬朝向東方,裏面有一具距今1300年曆史的遺骸,還有其他一些隨葬品,包括一件翡翠飾品、一個蒂卡爾舞者裝飾風格的容器等。透過墓室地面的裂縫,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加古老的女性墓葬,這名女性的骸骨,頭部夾在兩個盆子之間,墓葬裏還發現了更多珍貴的隨葬品。從墓葬的建造規格和位置看來,這是一個延續了500年曆史的王室家族墓葬。(傑西卡·烏達德)

六、復原角鬥士學校——卡農頓,奧地利 借助能夠穿透地面的雷達技術,來自路德維格·波爾茲曼考古勘察及虛擬考古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奧地利的古羅馬城卡農圖姆發現了一處角鬥士學校遺跡,同時還以一種史無前例的方式將這處遺跡的復原圖展現在公眾面前。這所角鬥士學校所處的位置,曾是一個約有5萬人口的繁華城市,現在這裡成為一處巨大的考古遺址。這所新發現的西元4世紀的角鬥士學校,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第四大角鬥士學校。學校位於羅馬周邊最大的競技場以西,是一座封閉式的綜合設施,包括內部的庭院、圓形的訓練場所、居住場所以及墓地。根據雷達技術提供的高清圖像顯示,這座設施裏面還配備有地下供暖系統、洗浴場所以及步行通道。借助路德維格·波爾茲曼考古勘察及虛擬考古學院的雷達技術,顯現出一幅描述角鬥士生活的完整圖像。學校的數字再現圖像使參觀者看得到,學校是如何與城市景觀有機結合在一起。同時人們也可以在智慧手機上通過維基世界瀏覽器,看到這幅學校的復原圖像。(傑西卡·烏達德)

七、中國的古老美食——陜西、新疆,中國 今天,可能只有考古學家會喜歡吃狗肉湯和小米麵條。在位於中國新疆、陜西的兩座墓葬裏,考古學家發現了令人感興趣的食物,它們作為陪葬品被很好地保存于青銅容器和陶罐中。在陜西省的一處戰國時代的墓裏,一個小組發現了骨頭湯,他們認為湯中的骨頭是狗骨頭。由於在青銅容器裏儲藏了2000多年,湯色已經渾濁並呈現青銅銹的綠色。在新疆的蘇貝希墓,另一組考古學家發現了保存完好的距今2400年的麵條,是用小米製成的。通過複製,考古學家們可能很快有機會品嘗一下古人的食物了。(勞倫·希爾格斯)

八、戰爭塑造國家——的的喀喀湖,秘魯 在秘魯的的喀喀湖北端附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考古學家查理斯·史丹尼斯帶領他的團隊發現的證據表明,戰爭可能影響了該地區早期國家的形成。其中的主要證據是,在一個名為塔拉科的古代人類定居點的高級別居民區,發現了一層38碼(約35米)長的灰燼和建築瓦礫遺跡。塔拉科是該地區的兩大政治中心之一。那場發生在西元1世紀的大火,火勢非常兇猛,燒化了土墻,茅草屋頂也被碳化了。

那場大火徹底改變了塔拉科的命運。高品質陶器、黑曜石器物的産量在大火發生後急劇下跌,居民們也從建造精美的石頭建築,轉變為來到田間地頭勞作。而與此同時,與之相鄰的普卡拉開始崛起,領土至少擴大了60英里(約96公里),社會結構顯現出國家特徵,比如出現了城市化的定居點、武士階層以及專職手工藝人。

根據以上證據,史丹尼斯得出結論,認為是普法拉襲擊並摧毀了它的競爭對手塔拉科。在共存了兩千年之後,戰爭降臨到了的的喀喀湖盆地。戰爭並沒有撲滅早期文明的星星之火,相反卻使之呈現燎原之勢。不同文化之間通過合作誠然可以走向成功,但有時候有組織的衝突戰鬥卻可以發揮更加有效、更合乎邏輯的作用來兼併文化資源。

“那種認為戰爭並未在國家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想法是錯誤的”,哈佛大學的史蒂夫·勒布蘭克説。(朱利安·史密斯)

九、在太平洋發現的美國捕鯨船——法國護衛艦沙洲,夏威夷 美國的捕鯨船在19世紀擴大了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改變了太平洋經濟模式。迄今為止很少能找到這些捕鯨船的殘骸,因為它們通常都沉沒在深水區,遠離海岸線。今年,在位於夏威夷帕帕哈瑙莫誇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的法國護衛艦沙洲,海洋考古學家終於發現了一艘捕鯨船——“兩兄弟”號。這艘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南塔基特島的捕鯨船于1823年沉沒。

考古學家最先發現了10英尺(約3.04米)長的船錨、三個用來熔化鯨脂的鐵鍋、船上繩索的殘留物以及另一個船錨。“兩兄弟”號在文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它是船長喬治·博拉爾德的第二艘捕鯨船。這位船長的第一艘捕鯨船“埃塞克斯”號,被一頭抹香鯨撞沉,是著名小説《白鯨》的原型。“埃塞克斯”號的船員,包括博拉爾德船長,在海上漂浮忍饑挨餓的日子裏,甚至依靠吃人肉度日。(薩米爾·S·帕特爾)

十、“阿拉伯之春”運動對考古學的影響——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敘利亞

關於2011年的回顧,如果不提及阿拉伯之春,將是不完整的。這個政治現象有可能對未來好多年的考古界産生不同尋常的影響。

利比亞:據一名俄羅斯記者報道,竊賊洗劫了這個國家的博物館,北約轟炸了大萊普提斯以及塞卜拉泰地區的古羅馬遺址。9月底,來自藍盾組織——一個從事戰爭地區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非營利性組織——的三人小組,前往利比亞西部。他們發現,大萊普提斯考古遺址並未受到破壞。塞卜拉泰考古區內的大劇院遺址,有輕微的子彈破壞跡象,但考古區內的其他遺址完好無損。反叛者進入了的黎波裏的國家博物館,但只是搗毀了格達費在那裏展覽的老式汽車。博物館工作人員之前已經隱藏或轉移了重要文物。藍盾組織的報告總結説,在他們去過的博物館或考古遺址,沒有發現有組織的洗劫行為。雖然如此,外界對利比亞的文物保護工作還是持擔憂態度。

“什麼樣的傳聞都有,但是的確有文物通過埃及被走私出境”,曾經與利比亞文化遺産保護部門打交道多年的馬爾他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瑞·邦丁表示,利比亞的考古遺址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文化遺産保護部門還處於自我建設階段。

舉例來説,當反叛者把格達費的武裝趕出班加西之後,有“班加西寶藏”之稱、從利比亞著名古城昔蘭尼發掘出土的約8000枚古代金、銀、銅幣及其他文物,在銀行地下金庫裏失竊。

埃及:比起利比亞這個西邊的鄰居,埃及考古似乎受到的影響更大。在1月爆發革命之後,時任文物古跡事務國務大臣扎希·哈瓦斯曾保證説,所有考古遺址及文物都安然無恙。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並不是真的。搶掠者已經襲擊了十幾處考古遺址,並闖入全國多處庫房,包括位於三角洲地區阿比多斯、阿布·希爾、吉薩、達舒爾、利斯特、薩卡拉、昆塔拉等地的庫房。在解放廣場周邊正在持續發生抗議示威以及街頭戰鬥行為時,盜賊還偷竊了位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內珍藏的文物。

現在埃及的考古學家可以説,那裏的文物又安全了,但是關於文物保護的組織工作自穆巴拉克政權倒臺後卻已搖搖欲墜。作為穩定目前局勢的一項措施,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已經不再隸屬於文化部,改為直接由沙拉伕總理內閣領導。“最高文物委員會正在經歷痛苦的審計程式”,據在開羅工作的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塔馬爾·泰內什維利説,來源於旅遊業收入的文化遺産管理資金庫,已經空無一文了。

突尼西亞: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作為第一個將獨裁者趕下臺的國家,突尼西亞似乎避免了後續出現的考古領域的問題。本·阿裏總統和他的家人一離開這個國家,人們就發現了早期本·阿裏家族的文物掠奪行為。在一家法國電視臺的電視節目中,突尼西亞國家文化遺産協會的法蒂·伯加歐意被拍到進入本·阿裏女兒遺棄的海邊別墅。在那個別墅裏,人們發現了近200件用作裝飾的文物。廚房中巨大的排煙罩用古代的圓柱撐起,壁爐的框架是由大理石雕帶做成的。

敘利亞:可能將是下一個推翻政權的國家,但是政府已經將這個國家封閉起來,與外界隔離,很少有資訊能夠透露出來。國家通訊社9月份報道説,搶掠者已經襲擊了塞琉古王國的阿帕米亞古城,這個地方距離現在的哈馬市(阿薩德政權反對派所在地)不遠。(邁克·埃爾金)

附:三處年度瀕危遺址 一、阿爾塔米拉洞窟——西班牙 在2011年10月《科學》雜誌的一篇政策文章中,西班牙的科學家反對將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的阿爾塔米拉洞窟重新開放。洞窟裏有以幾頭紅色野牛圖像聞名的岩畫,時代可追溯到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窟發現于1879年,2002 年因為在岩畫上發現了綠霉,該洞窟就對遊客關閉了。科學家們認為,在安裝了人工照明設備的岩畫洞窟,綠霉會更加嚴重。法國拉斯科洞窟中也發生了同樣的現象。

洞窟關閉後,細菌的繁殖程度就減緩了。自2010年開始西班牙文化部一直在考慮重新對旅遊者開放洞窟。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中聲明,允許遊客進入,將會進一步損壞岩畫。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水準的增高等因素,都會促進細菌的繁殖,加快岩石的侵蝕速度,而這些岩石被古人用作畫布。研究人員説:“阿爾塔米拉洞窟,儘管目前未對公眾開放,但正處於真正的危險中。”(尼基爾·施瓦米納坦)

二、龐貝古城——義大利 雖然已經有計劃準備從歐盟籌集大量資金來保護這處遺址,而這也將對遺址的未來保護髮揮重要作用,但是還是要説,這座羅馬龐貝古城仍然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態。這座有2000年曆史的城市,擁有佔地160英畝的數千棟建築遺跡,不誇張地説,正在面臨倒塌的危險。僅在過去1年,包括“角鬥士之屋”以及幾處古老建築的外墻,已經坍塌。最近一次發生在2011年10月,這座古城外墻的一小部分發生了坍塌。造成這些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暴雨,暴雨沖毀了年代久遠的灰泥,而同時排水系統又不完善。造成坍塌的其他原因還有文物保護資金以及安全措施的缺乏。人們在擔憂:如何挽救這座每年吸引300萬遊客的考古遺址,仍然沒有得到優先重視。據這處遺址的考古負責人珍妮·羅斯介紹説,龐貝古城正處於一種緊急狀態。 (賈勒特·勞貝爾)

三、德克薩斯——美國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記載,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德克薩斯遭遇了12個月以來有記錄的最少降雨量。據估算,這場已經造成美國農業50億美元損失的乾旱將持續到2020年。

水量的降低正在對當地的考古遺址産生影響,使本來數十年都沉寂在水下的考古遺址暴露于地面。德克薩斯歷史委員會表示,每月都能接到關於考古新發現的報告,比如幾艘沉船殘骸(包括剛剛發現的一艘),考古發現正在變得愈加頻繁。其中有一處19世紀中期埋葬被解放奴隸的墓地,本來是位於德克薩斯東北部裏奇蘭·錢伯斯水庫下面。現在在這處遺址發現了一個頭骨和一具頜骨。相關部門對於墓地發掘的準確位置一直保持沉默,因為擔心會引起盜墓者的注意。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沃斯堡市的另一處考古遺址。在惠特尼湖考古遺址,減少的水量使內有8000年曆史的美國土著人文物以及墓葬遺存的水下洞穴暴露出來,至少有30人因為破壞這處考古遺址而受到每人罰款1000美元的懲罰。(尼基爾·施瓦米納坦)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