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阿拉伯之春”席捲巴黎 北非中東藝術家被發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04 09:59:09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在“阿拉伯之春”的帶領下,許多出生於北非及中東的藝術家很快從無名之地走到了藝術界中突出顯著的位置上。最近,這股浪潮來到了巴黎。事實上,這種現象有好有壞: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各種劇變打開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認識到地中海沿海有許多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從消極的一面來看,藝術之間仿佛沒有了起因與結果的聯繫。藝術家們遙遙領先於決策人(這正是這種現象所要突顯的)——只要觀眾能夠發現這些藝術家的背景。  

Laila Muraywid, A Knife Between The Singing And The Silence, 2009

藝術家萊拉(Laila Muraywid)1956年出生於敘利亞大馬士革,她從1981年起就開始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了。這位藝術家用一種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視覺上的激烈感將雕塑、表演與攝影結合到一起,以此來表達諸如女性權益、誘惑、慾望、秘密以及暴力等主題。令人驚訝的是,直到最近她才漸漸被人們所知。還有一些藝術家的情況與萊拉差不多:今年47歲的哈立德(Khaled Takreti)同樣出生於敘利亞,他那些狂亂而又有條理的畫作基本上是苦痛與沉默的混合物;出生於摩洛哥的阿卜杜勒(Abderrahim Yamou)今年52歲,透過其畫作及手工藝品表面的優雅你可以看到背後殘酷的諷刺;雕塑家耶齊德(Yazid Oulab)與之前那些藝術家的年齡差不多,他的雕塑有些是用木材雕刻而成的,有些則是由玻璃或是刻印在紙張上的灰色蠟筆製作而成的。他們普遍都與某些特定的信念無關。  

也有年輕一代的藝術家(這裡特指出生於北非和中東的藝術家)在巴黎嶄露頭角的,他們很享受當前的這種狀態,因為不必經歷等待數年才被“伯樂”發現的挫折。來自黎巴嫩的的艾曼(Ayman Baalbaki)現在已然是一顆新星了,他那些色彩明艷、筆觸大膽的畫作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加沙藝術家Taysir Batniji建立起了一個黑白攝影的世界,攝影作品中的“主角”都是瞭望塔及其周圍的碉堡,這與貝恩德及希拉·貝歇爾(Bernd and Hilla Becher)的作品風格類似。摩洛哥藝術家Hicham BENOHOUD具有強烈畫面感的自畫像包含了更多的比喻意義,很難確定將這些發人深省的作品看作是風格奇異怪誕還是悲劇、可悲或是謙讓。  

這些藝術家沒有沉迷于過分強調之中,從十分嚴肅的形式與問題中找到了靈感。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作品看起來更有必要,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藝術品負載了多得多的含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