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充滿活力的中東藝術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1 17:02:30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飛躍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但是放眼世界,在迅速成長的並不止中國,就在我們的西邊不遠處,中東的藝術品市場也正孕育著一股“生”的力量。

如今,隨著當代藝術地位的提升(指當代全球藝術的成交額在近十年內增長十倍),阿拉伯當代藝術家從 2005 年至 2006 年起在全球藝術畫廊和拍賣行越來越受到重視。

以往,畫廊和拍賣行從增加成交額角度從而會重視1920 -1944 年出生的藝術家。但是中東的當代藝術家就在這短短三年間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年輕藝術家大約佔據了 2006 年成交總額7%,到 2008 年超過了總收入的 20% ! 2008 年年中,當代藝術市場達到頂峰之後,中東藝術市場前所未有暴跌。一半的藝術品在 2008 年下半年遭遇流拍,因此價格指數在 2009 年暴跌到 42% 。整個市場直到 2011 年上半年才穩定下來,價格回到了 2004 年年底市場動蕩前的水準。

從此,阿拉伯當代藝術家受到中東前所未有的力量支援,包括一些特別的拍賣,如卡薩布蘭卡的 Compagnie Marocaine des uvres & Objets d'Art,伊斯坦布爾的 Beyaz Pazarlama ve Muzayedecilik et Antik AS, 2006 年開始的迪拜佳士得, 2008 年開始的迪拜寶龍, 2009 年開始的多哈蘇富比。馬拉喀什和迪拜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所展示的潛力,卡達和歐洲的聯誼(卡達和義大利之間博覽會負責人的獎品), Edge of Arabia 組織的一些活動又或者是在阿布扎比 Saadiyat 島上實施的重大文化項目(努維爾設計的盧浮宮,法蘭克-蓋瑞設計的古根海姆術館阿布扎比分館,扎哈-哈迪德設計的設計表演藝術中心,安藤忠雄設計的海事博物館),都是這一力量的體現。

中東以外,隨著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動的參加阿拉伯當代藝術越來越受到外界的關注,比如 Edge of Arabia 組織的 The Future of a promise à Venise,還隨著全球知名博物館收購委員會的發展,比如泰特現代美術館 ,大英博物館和古根海姆術館,還有其他諸多重要文化事件( 2011 年薩奇畫廊舉辦的土耳其藝術展覽)。這些都意味著阿拉伯當代藝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提升。

如今中東地區的活力讓更年輕的藝術家登上國際舞臺,也讓他們有機會打破長輩們所創下的拍賣記錄:2011 年 4 月,年輕的阿卜杜納瑟-迦人姆(生於 1973 年),他憑藉 《Message/Messenger》(迪拜佳士得)創下的 70 萬美元成交價,將估價翻了十倍。在這之前記錄的保持者是一位全球知名的藝術家施林-奈沙(生於 1957 年),她的作品在2000 年紐約和倫敦就上拍,她創下了 22 萬美元的成交價,僅是今天記錄的三分之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