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業3D潮流勢不可擋
自今年年初開始,引領世界電影發展的好萊塢掀起一股拍3D大片、或將2D影片轉換為3D影片的風潮。3D影片以獨特的視覺效果贏得眾多影迷追捧,其高票價也拉動票房增長。一些電影公司紛紛謀劃3D戰略,視其為新的票房增長點。繼去年底《阿凡達》全球熱映以來,今年電影業的3D潮流勢不可擋。
二、“瓦瓦祖拉”南非世界盃“一吹成名”
6月11日至7月11日,南非世界盃期間,響徹全場的“瓦瓦祖拉”將燦爛的非洲文化展示在人們面前。非洲“桂冠詩人”用豪薩語發出的召喚,精彩的非洲民族舞蹈,還有那只推著超大足球、被認為滋養肥沃了土地的碩大屎殼郎……各種代表非洲文化的元素在短短30分鐘開幕式上緊緊抓住了世人眼球。“瓦瓦祖拉”不僅給人以震撼,強化了非洲印象,它還入選了2010年十大熱門英語詞彙。
三、發展中國家呈現申遺“熱”
7月25日至8月3日,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在巴西利亞舉行。發展中國家表現出高度熱情,不僅在39處申報項目中佔很大比例,在新增的21處新世界遺産中也佔了三分之二份額。用大會主席、巴西文化部長茹卡·費雷拉的話説,發展中國家是本屆大會的最大贏家。然而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面臨嚴峻的遺産保護問題。此次大會審議的30多處瀕危世界遺産中,絕大部分都在發展中國家。在申遺熱情高漲的同時,如何更好地保護遺産是發展中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新聞週刊》“賤賣”濃縮紙媒危機
8月2日,美國音響器材大亨雪梨·哈曼以1美元將新聞類旗艦刊物《新聞週刊》購進,堪稱今年傳媒界最引人注目事件之一。2007年以來,《新聞週刊》連年虧損,負債額高達7000萬美元。《新聞週刊》的處境是許多傳統紙質媒體的縮影。受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影響,再加上網路等新媒體衝擊,包括《新聞週刊》在內的紙媒普遍遭遇廣告收入下降、發行量下滑、讀者群轉向新媒體等問題,經營舉步維艱,生存面臨嚴峻挑戰。
五、米高梅破産警示電影業
11月3日,因缺少佳片力作、累計債務達40億美元,已有86年輝煌歷史的好萊塢老牌電影公司米高梅宣佈破産。好萊塢電影工業變革中,米高梅步伐遲緩,不能推出迎合新時代觀眾的影片。其單純依賴票房的經營模式也已落伍,競爭對手們早已開始通過發行DVD、電影圖書和紀念品獲取可觀利潤,並形成融合影視、網路和經紀公司等多産業的傳媒集團。曾推出《亂世佳人》《007》系列等大批經典影片的米高梅此番倒下,帶給電影産業更多的是警示。
六、中國藏家天價購瓷瓶引爭議
11月12日,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在倫敦一個小型拍賣會上以4300萬英鎊被一名中國人拍走,加上佣金和增值稅,總身價約合5.5億元人民幣。瓷瓶的競拍者都是中國內地商人,英國媒體稱之為中國人的“瓷器愛國主義”。中國網民則罵聲一片,認為中國人“自相殘殺”讓外國人得利。天價瓷瓶反映了近年來國際藝術品市場上的中國文物投資熱。在“買瓶雪恥”的表像下,中國富豪看上的仍是其鉅額增值空間,希望能從中獲利。
七、秘魯與美國了結百年文物賬
11月中旬,秘魯政府和美國耶魯大學多年的文物之爭今年終於有了了斷。根據雙方簽署的一份協議,被“借走”百年之久的4萬多件秘魯馬丘比丘古城文物終於歸家有望。流失文物追索是所有文物大國面臨的難題。近百年來,秘魯政府通過政府、民間等渠道,從未放棄追討這批文物。用秘魯文化部長胡安·奧西奧的話説,此事意義不僅在於考古研究,更是對人類文化遺産的尊重。文物是一個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文物重返故土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訴求,更體現了人類文明理念的回歸。
八、用戶“給力” 推特“成人”
12月初微網志網站推特(twitter)公佈的一項數據顯示,推特推出4年多,用戶超2億。今年新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比爾·蓋茨、“老虎”伍茲等1億多用戶。有人評論,2010是推特“成人”之年。實時、便捷、短小,如今推特這只“小鳥”的啾鳴聲已遍佈全球,不僅薈萃了午飯吃啥、週末去哪和明星八卦等包羅萬象的資訊,也發展成為國家領導人表達觀點、世界突發事件首發的平臺。難怪谷歌、雅虎和微軟這些網路巨頭不惜重金與推特聯手,將其實時資訊納入各自的搜索結果。
九、電子書迎來新里程碑
12月15日,首屆紐約電子書峰會召開。蘋果公司的iPad自今年4月3日在美國上市以來全球熱銷,7月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銷量首次超越紙質書,谷歌12月6日開設網上“電子書店”,擁有美國最權威暢銷書排行榜的《紐約時報》明年初將為電子書推出小説和非小説類暢銷書排行榜……所有這些都昭示著閱讀在2010年已真正進入電子時代。
十、紀念大師掀文化熱潮
今年適逢數位世界級文化藝術巨匠誕辰或祭日的整數年,從世界文學巨擘托爾斯泰的百年祭日,到短篇小説巨匠契訶夫150週年誕辰,從奧地利舉辦3個月“貝多芬音樂節”慶祝“樂聖”240週年誕辰,到波蘭2010“肖邦年”紀念“鋼琴詩人”200週年誕辰,各國紛紛舉辦文學講座、音樂會、展覽等一系列紀念大師活動,在世界各地引發文化熱潮。生前,大師們用文學和音樂感動世界;身後,他們的作品和精神依然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