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印尼當代藝術當下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4 14:16:24 | 文章來源: artinfo

維莫·安巴拉·巴揚(Wimo Ambala Bayang)《希望》,攝影,2009
 

若是置於全球語境中來看,印度尼西亞的當代藝術似乎也並不樂於將地域文化作為彰顯自身的符號,更多地是以多樣形態來表達更為細膩的體驗,而這些多樣形態又大多與當代藝術所依存的各種新媒介息息相關。于1975年興起的“印尼新藝術運動”標誌著本土藝術與傳統在某種意義上的分野,除了表現為對創作媒介的進一步探索外,以宣言形式昭然于眾的學術先鋒態度同樣具有特別的意義:既不主張藝術的普遍性,也在“去政治化”的立場上積極尋求現實層面的人文表達。

除了藝術市場上逐漸引人矚目的一些藝術家外,對於印尼當代藝術我們還知之甚少。正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的“當代性:印度尼西亞的當代藝術”展尤為難得的是,不僅僅充當了解與觀看的平臺,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縱觀印尼當代藝術史的切入點:突出“當代性”在這裡並非某種大而全的偷懶之舉,更是提出了共同大背景下的參照思考方式。

20多年來,印尼的藝術進程與其社會變革緊密聯繫,卻又在很多時候保持了與政權政治的距離,此次展覽邀請了20多位藝術家及藝術組合帶來他們的近期作品,以分組展示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勾勒出一個更廣闊的文化環境,而不僅局限于藝術創作本身。若可説是為此展示結構做補充的話,此項目還特邀一批藝術家自主展示可體現個人歷史與藝術觀的檔案資料,用策劃人的來説,是“避免把這種梳理做成以作品為單一渠道的傳統回顧展”;同樣地,與項目同名的文獻式畫冊也從社會與美學背景上作了極其重要的補充。

項目策劃人之一傑姆·蘇潘凱特(Jim Supangkat)自身便是從70年代起投身藝術洪流的重要人物,也是“印尼新藝術運動”的發起人,90年代後轉向策劃與學術工作。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則作為在中國生活多年、深諳中國當代藝術的獨立策劃人,敏銳地捕捉到了印尼當代藝術發展進程中與中國的情況有著若干相似並可對位思考的地方。兩位策劃人不僅有著構築橋梁的自覺,還為之增添了需要在中國這樣一個“彼處”去延續的工作,避免了屢見於此類宏大項目的“點到為止”的弊端。

“當代性”作為關鍵詞,還將於本週六(8月14日)以論壇形式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在全球當代藝術的語境下提出多樣性的議題,多位藝術評論者、策展人以及參展藝術家中的幾位都將列席,其中,印尼藝術家哈拉海麥尼(Arahmaiani)與中國藝術家李牧為前者的“旗幟計劃”共同工作的成果也將在會上展示。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