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海外

聽説薩奇已經物色好下一批的YBAs?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09 13:16:26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喬納森·沃特瑞(Jonathan Wateridge)

Newspeak參展作品

River Landscape with Wreckage

2006

布面油畫

185 x 225 cm

 

Jungle Scene with Plane Wreck

2007

布面油畫

272 x 400 cm

 

Group Series Number 1- Sandinistas(桑地諾解放陣線)

 

喬納森·沃特瑞在Hackney的工作室是他學生時代對宇宙的一種幻想。太空船大小的雷鳥建築,身著騎士服,揮舞著燧石槍,對37歲的Wateridge來説,這些不僅僅是玩具,還是其創作大尺寸的影像繪畫的重要材料(道具)。

雖然沃特瑞稱繪畫是他的最大愛好,但是他感覺自己只在過去的五年裏畫畫。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時候,作為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就被告知繪畫早已過時了,因此,他試著尋找其他的媒介進行藝術創作,包括影像、玻璃上蠟,為了生存,還曾作為《週末時代雜誌》一名插圖畫家,“最終我發現我一直都圍著繪畫轉”。

一次在有機玻璃多層玻璃上的畫展將薩奇帶入他的生活,“畫展展出的都是自然災害和極致景觀的視覺影像,我一直在注意18世紀那些喜愛庸俗電影奇遇記的浪漫主義畫家。”

薩奇對2006年在David Risley畫廊舉辦的一個展覽的作品很有興趣,不過作品已售磬;幸運的是:“我當時碰巧剛好在那,並建議他到我的工作室去看我的其他作品,結果他去看了,第二年,他前前後後到我這裡來過四五次。我繼續我的玻璃繪畫,一幅叢林裏的飛機殘骸風景畫,第一次嘗試的桑地諾解放陣線題材的一系列作品人物畫,他都毫不猶豫的帶走了。”

利用各種各樣的鳥獸來精心佈置場景是沃特瑞創作的慣用手法。最近的創作中,他仿製一家電視臺演員拍攝一個謀殺的敘事場面:“我一直都在捕捉某一時刻,在這一時刻所有的事情都可能發生,所以我拍了2000張圖片,從中尋找符合我要求的那一時刻。”這套是由微型底片,配以燈光作業——“我希望我們所做的能得到認可。”

目前,沃特瑞正在創作一個7幅作品的系列,據説是“災難電影中某些未曾見過的災難時刻”。這一系列極可能將是他這一年的創作,鋻於他的大幅作品已達到每幅2萬英鎊,他將有15萬英鎊的收入,當然有一半的收入是必須支付給畫廊的佣金。

沃特瑞的創作很快得到薩奇的喜愛,對此他表示:“他(薩奇)一點架子都沒有,想到什麼就説什麼,很坦率。我們在工作室裏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他告訴我為什麼會喜歡收藏,即使在金融市場和藝術市場不斷波動變幻的時候,他也一點都不慌亂,他説他要把藝術帶給真正懂得收藏它的人,他還談到了一些對他影響深遠的收藏家,並向我介紹了幾個我應該與之合作的畫廊。談話真是太愉快了,因為薩奇在這些方面經驗老道。”

但是,受到薩奇的青睞也有不便之處。“作為一名新晉藝術家,你必須要小心一點,因為藝術圈的人都在看著你,都會對你加以評論,而且通常都是些負面的評判。”這種批判部分是源於20世紀80年代晚期薩奇與義大利畫家、雕塑家Sandro Chia之間關係的牽連。一位藝術家想要名聲長存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尋找大機構購買其作品,至於那些由政府撥款資助的、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的機構,只能由藝術經銷商來定價。

藏家突然積極的追捧購買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將其價格提升,但又即刻在市場上拋售他們的作品,使其價格下跌,這對藝術家來説,無疑是個噩夢。薩奇就經常這麼做,他一次性賣掉了Chia的七件作品。“藝術家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薩奇的影響太大了,即使你不想賣畫給他,但你不得不尊重欽佩他,因為他眼光很準,自己親自光顧東倫敦區的那些小畫廊去發掘藝術家而不是遣派他人去考察,要不然,像我這樣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了。”

卡拉·圖靈(Caragh thuring)

卡拉·圖靈的展覽現場

 

Newspeak參展作品

Maeght I

2007

布面油畫

122 x 183 cm

Maeght II

2007

布面油畫

122 x 183 cm

 

The Industrialist

2007

布面油畫

183 x 244 cm

 

在1995年離開藝術學校之後,卡拉·圖靈花了八年時間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做過很多工作——為Gmtv做服飾設計,攝影師助理,還經營過一家畫廊。但最終我意識到我錯過了這八年的時光,即使我曾只辦過一次展覽,我也想嘗試著藝術創作。事實上,曾經的那些經歷也以某些方式融入到我的創作中去了。”

藝術深植Thuring的靈魂,具有蘇格蘭-愛爾蘭血統的圖靈,媽媽是個畫家,身為荷蘭人的爸爸是個攝影師、鍍金師及雕刻家,更巧的是,曾參與修道院的修復工作。她在蘇格蘭的西海岸和蘇賽科斯郡長大(我去了一所只有25名學生的學校,夏季有時會去海邊,看見露營的吉普賽人)。15歲那年她參觀了在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辦的弗蘭克·斯德拉(Frank Stella)的畫展,這個展覽對她影響深遠,“我告訴自己,不管怎樣,我都要參與其中。”

她的畫風與Stella的相差很大:幾何學的線條加上明亮的顏色形成了優雅的構思,她的作品經常把重點放在城市景觀上。最近在紐約的個展內容包括對《草地上的午餐》(Manet’s Le Déjeuner sur l’Herbe)的重新詮釋——像藝術家喬納森·沃特瑞奇(Jonathan Wateridge)做的那樣,她稱馬奈(Manet),戈雅(Goya)和維拉斯凱(Velázquez)是她最喜愛的三位藝術家,跟喬納森·沃特瑞奇一樣,在嘗試了其他的多種創作方式後,她最終也選擇了繪畫作為自己創作的手段。無論別的什麼創作方式涌現出來,她始終相信:“繪畫總會存在,人們總會看的。”

三年前,圖靈在達爾斯頓的一個聯展上見到了薩奇,他買了她的一幅畫,接著又從其他的展覽上買了7件圖靈的作品。“我想他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我讚賞他的直率與熱情。他知道他所看到的是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他還與作品做著交流,這是常人辦不到的。他很喜歡冒險。他在邊界路的畫廊是個最迷人的地方,他在那般辦過無與倫比的展覽。”

薩奇能幫你到什麼程度?

“這個不好説吧。在英國,人們對藝術的興趣指數不斷地在飆升,當然,薩奇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能謀生。”

據小道消息稱,去年薩奇在卡拉·圖靈的畢業展上買了她的13件作品,還因大量購買而得到折扣的優惠,得知她被收入“Newspeak”,卡拉·圖靈説:“朋友提過這件事,之後幾個月過後,薩奇畫廊向我要履歷。對於發生了什麼,他們沒怎麼説。”

那些畫屬首次創作,以雜誌上政治家們的相片為參考對象。“我一直都對權利與政治的主題很感興趣。”,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卡拉·圖靈是在南非長大的,在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學習,她的那些導師們都知道種族隔離制度的恐怖。

2005年,她23歲,移居倫敦,在英國皇家藝術院深造。在那裏,她驚訝地發現同學們根本不關心時政:“政治在這個國家經常遭到質疑。這個讓我在心中稍微掙扎了一下,因為我總是不得不為自己辯解。”

作為上個世紀初從亞美尼亞逃往希臘,最終在英國定居下來的難民後裔(作為商業顧問的爸爸在移居南非前在英國遇見她的媽媽),卡拉·圖靈現正創作一個她的家族曾見證過的種族滅絕系列作品。她最近為移居柏林而放棄了在Deptford的工作室,一方面是因為柏林是她喜歡的城市,一方面可能是基於經濟上的考慮。“你可以用同樣多的錢換一個更大的工作室,在倫敦的德普德福德,一間250平米的工作室每月250英鎊,在柏林,租金少,而且面積幾乎是之前的兩倍大。另外,同等大小的公寓的租金是倫敦的三分之一。”

作為約翰內斯堡的一名青少年,她對“Sensation”展知之甚少;但是作品被薩奇收藏這件事對她來説很是震驚:“過了好一會,我才清醒過來,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好久過後,我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不久之後,在不知作品已被薩奇收藏的情況下,東倫敦的Cimpel Fils畫廊想要為她舉辦個展,“我不得不告訴他們所有的作品已經都被買走了,我需要再畫。一切發生的如此快,如此的不可思議。”

巴勃羅·布朗斯坦(Pablo Bronstein )

巴勃羅·布朗斯坦

 

接受採訪者為巴勃羅·布朗斯坦

 

Proposal For A Piazza In Turin

2006

Ink, pencil &gouache on tracing paper in artist's frame

19.5 x 24 cm

 

Plaza Monument

2006

ink, gouache &coloured pencil on paper in artist frame

33 x 41 cm

 

Elevation And Interior Of Historic Building

2005

Ink &gouache on paper in artist’s frame

33 x 40.5 cm

 

如果有藝術家認為自己不需要借助薩奇的“Newspeak”展覽出名,那他一定就是32歲的Pablo Bronstein。雖然他那三幅極具建築創意的鋼筆畫將出現在“Newspeak”上,但他聲稱不會再考慮辦展覽。“我只是忙於其他的項目。但是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通過它,可以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值得為之付出的事情。”

布朗斯坦其他項目的列表令人印象深刻。他和建築師卡魯索·聖·約翰(Caruso St John)一起在新的諾丁漢畫廊創建了一個房間,復原了都林的一個芭蕾舞房,他為其做舞臺設計和舞蹈設計;在倫敦的Chisenhale畫廊他策劃了一個一天的“閃亮裝置”;為羅馬尼亞和西班牙的雙年展做策劃;為倫敦的Hayward畫廊籌辦藝術與舞蹈展;為英國的泰特雕塑館設計花園;和蘇格蘭芭蕾舞團一起策劃演出。這還不包括他正在撰寫的兩本書和最近在紐約大都會藝術館的個展。

他是否認為自己是個多才多藝的人?

他説:“如果我的興趣多種多樣,那麼我會説:‘是’,但我認為我的興趣不是多樣化的,我對建築很感興趣,而且我認為建築是個特別狹窄的科目,我喜歡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在他7歲的時候他就決定將來當個建築師。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他很失望:“我意識到這並不全是建築規則的事情,我只堅持了三個星期”。

相反的,他去聖馬丁學院學基礎課程,師從Slade。“我做了一兩年的勞力零工,苦悶無趣,後來我去了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在那裏我開始用其他的媒介進行創作,做影像,海報,裝置等。”

他對舞蹈的興趣始於受泰特策展人委託所做的一個系列裝置。“它們(裝置)看起來是相互聯繫的,使觀賞者變成表演者。”薩奇出現在布朗斯坦的第一個個展上:“他那時買了一兩件,然後相當有規律的每次都買一兩件,到現在為止,他共買了7件作品。”

另一個熱點就是紐約的藝術顧問Thea Westreich——布朗斯坦覺得最值得感激的人:“她在我第一個展覽開幕之前,就買走了我的大部分作品,那是我第一個真正的突破點。”在六月的巴塞爾藝術節上,他的雙折畫“新設計(New design)”,在油畫展“the Treatment of Walls”版塊售得了16800英鎊。

他承認薩奇收藏了他的作品包括一件重要作品。那幅畫他將之稱作“神秘的戲劇演出”的一件超乎尋常的建築作品,在畫裏頭,數匹馬拉著馬車後頭的一個拱門,像要將它拉去預定的目的地。這是一幅吸引了建築界眼球的傑作,同時也受到了不少批判:“我只知道一位建築家能做自己喜歡做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Newspeak”展出過的藝術家總會出名的,就像參加過“Sensation”展覽的藝術家一樣。布朗斯坦對此反感嗎?不。不過,能在大都會博物館做自己的展覽,完全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Bronstein將自己的未來看作一次獨自冒險,“參加群展,把我的名字印在第五大道的50英尺高的橫幅上,事實上那看起來相當的怪異。”

   上一頁   1   2   3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金葉繪畫”贏特納藝術大獎 獲獎者歷屆年齡最長
· 邁阿密海灘藝博會 美國藏家討價還價
· 雕塑“美麗的村上隆”前凸後翹 在台灣迅速走紅
· 羅浮宮要開分館:2012年建成將展出360余件展品
· 理查德·賴特贏得2009年特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