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足跡遍佈全球 中國人喜愛的世界名人故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3 08:58:2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馬克思故居——

中國遊客受優待

金融危機來襲,就在全球各大旅遊勝地紛紛為遊客驟減而傷透腦筋之時,一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德國小城卻成了歐洲炙手可熱的旅遊地,它就是位於德國西南邊陲的特裏爾市。“近來的金融危機顯示出了資本主義體系的窘境,世界重新燃起了對馬克思以及他所著的《資本論》的關注。”馬克思故居博物館館長彼崔克斯·波維爾女士看著從世界各地趕過來的遊客,自然也是喜上眉梢,她説,來到馬克思故居的人很多,其中有1/3是中國人。

在德國人民看來,中國人比德國人更崇拜馬克思,在中國人的意識裏馬克思已近乎神化。據了解,每年到德國小城特裏爾參觀馬克思故居的中國人超過10萬。按德國媒體的話説,中國人頗有些“不到特裏爾,不算去過德國”的情懷。來到這裡的中國遊客,絲毫不會有語言的障礙,馬克思博物館備有中文解説器、説明書和中英文對照標識牌,甚至特裏爾城裏的各大商場和旅遊景點都有中文標識,隨處可見“歡迎光臨”等中文。在街頭,經常有德國人友好地向中國人招手或用中文表達問候。

波維爾説,由於長期受到中國遊客的青睞,博物館也對中國遊客採取了一些優惠措施,為前來參觀的中國人提供更為貼心的服務,比如:中國遊客可在館內免費領取中文參觀指南,還可以得到中文導遊的翻譯幫助。

白求恩故居——

逾八成參觀者是中國人   

很多中國人都是先知道了白求恩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叫做加拿大。白求恩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在每位中國人心中都是一種光輝的形象,相信到過加拿大的中國人一定不會錯過這位偉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距加拿大多倫多150多公里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鎮。

雖説是故居,其實白求恩在這裡生活的並不是很久。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在此地出生,但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隨父母搬離了這裡。房子幾經轉手,早已經是別人的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因為經常有人來尋訪,加拿大政府于上世紀70年代才將這幢房子,連同左邊一幢,從私人手中收購,建成現在的故居展覽館,供人們參觀瞻仰。

白求恩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可以説簡單的中文,他們知道很多中國人之所以喜歡白求恩是因為毛澤東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白求恩的文章,從而使得很多中國人到這裡來參觀。紀念館的介紹牌一共有3個,分別用中文、英文和法文簡要記述了白求恩大夫的生平。參觀者自己拿起座位前面的耳機聽解説,轉動聲音頻道的按鈕可以切換到英語、法語、中文普通話,甚至還有廣東話。據介紹,來這裡參觀的80%以上是中國人。

伏爾泰故居——

雕像碑文中有《中國孤兒》

  

在日內瓦附近的法國邊境小鎮菲爾奈有所伏爾泰的故居。1760年伏爾泰為了躲避法國封建王朝的迫害來到這個邊陲小鎮,在這裡他不但完成了《老實人》和《天真漢》等重要著作,而且以“剷除卑鄙”為口號掀起了全歐洲範圍內的思想論戰,小鎮菲爾奈一時成為法國和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被稱為伏爾泰小鎮。後人為了紀念他,在這小鎮上修建了一座紀念伏爾泰的雕像,還保留了他的故居。故居是一座規模巨大的莊園,據説這座莊園以前是一位法國侯爵的産業,現在為私宅。

在伏爾泰雕像的石座上鐫有一段簡短的介紹伏爾泰生平的碑文,碑文列舉的伏爾泰的主要作品,也有他的劇本《中國孤兒》。《中國孤兒》是伏爾泰根據元代雜劇《趙氏孤兒》寫的一部悲劇。如果從純藝術角度看,《中國孤兒》絕非伏爾泰的代表作,然而它何以位列碑文之中呢?只能説,立碑者十分了解伏爾泰老人的喜好,中法之間的文化紐帶也早繫於此。

莎士比亞故居——

中國遊客的嚮往之所

  

倫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鎮,是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誕生和逝世的地方。莎士比亞的故居在小鎮的亨利街北側,是一座帶閣樓的二層樓房。

莎士比亞的故居於 1847 年由斯特拉特福舊居委員會接收後進行了修繕。1891 年,又由莎士比亞舊居託管和保護委員會負責管理和保護,開始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訪者。起居室和廚房的陳設都按照當年的樣子擺放著。在故居的陳列室裏陳列著莎士比亞的手稿、著作、畫像以及一些文物和圖片。

莎士比亞的生平與中國歷史並沒有什麼交集——他沒到過中國,沒有中國朋友,對中國歷史文化沒有過深入地研究,然而,這絲毫不影響他在中國的影響力,凡是有點文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莎士比亞和他的戲劇。因此,能夠到文學巨匠的故居尋找他的生活足跡是每位到英國遊覽的中國人的夢想。

泰戈爾故居——

充滿中國印記

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榮譽的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也是印度和孟加拉國兩個國家國歌的作者,他有個中國名字叫“竺震旦”,他就是泰戈爾。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家庭,所以,泰戈爾的故居很是氣派和豪華——有幾千平方米的園子,清潔、寧靜,草坪、大樹、綠意昂然,漂亮古樸的紅色二層小樓上爬滿藤蔓,這裡與外面的混亂、喧囂、污濁完全是兩個世界。

1924年春天,應中國學者梁啟超、蔡元培之邀,泰戈爾開始中國之行。一個月後,梁啟超在祝福泰戈爾64歲生日的宴會上説:“今天我們所敬愛的天竺(古代印度的稱呼)詩人在他所愛的震旦(從前印度對中國的稱呼)過他64歲生日。我用極誠懇、極喜悅的心情,將兩個國名聯起來,贈給他一個新的名字叫‘竺震旦’!”就這樣,泰戈爾終於實現了把自己永遠地和這個偉大東方國度聯繫在一起的願望。

泰戈爾與中國有著難解的情緣,所以在他的故居裏有很多中國的印記——與徐志摩、陸小曼、徐悲鴻的合影,1924年訪華期間的照片,與中國有關的著作……這一切都在述説著他與中國割捨不斷的情緣。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齊白石故居被私下轉租 北京畫院起訴要求騰退
· 江蘇斥資1000萬搶救保護李可染等十大名人故居
· 名人油畫 震驚全球(高清圖)
· 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欣賞(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