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菲奧娜·瑞依(Fiona Rae)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01 16:48:30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Fiona在自己的作品前

Fiona出生在香港,1970年移居到英國。1983到1984年,她在克羅伊登藝術學院完成了基本繪畫課程,之後,她在倫敦藝術家的搖籃金史密斯大學拿到了美術學士學位。在那一次確立英國年輕一代藝術家YBA的著名展覽Freeze上,Fiona開始建立起自己聲譽。在那次展覽之後,查爾斯-薩奇開始收藏她的作品,並把其中的作品在後來更重要的一次展覽Sensation上展出。

1991年,Fiona的名字出現在特納獎的提名名單上,在那個時期,她的作品還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可以説,在90年代,她曾經被藝術時尚潮流卷到了高峰,但後來又被潮流忘卻。但她的創作被評論家普遍認為比大多數YBA的都更有後勁。

Fiona Rae的繪畫可以用令人眼花繚亂來形容,她的繪畫融合了各種風格和來源。從抽象表現主義,潑色繪畫法,極簡主義,到漫畫,圖形設計和流行文化等元素都有。有藝術評論家評論説,Fiona的作品是“米羅在網路空間裏遇到了村上隆”。


Rodéo


I was lucky to see you


Untitled (red)

圍繞著繪畫的基本主旨,Fiona的創作發展出了各種形式,她的所有作品的一個共同之處是由自我意識所決定的畫面處理方式,包括色彩的區域分佈和塗抹手法等。

她的畫布看起來總是很繁忙,畫面裏各種形式的圖形在畫面裏互相爭搶空間。儘管她的創作成分更多的是出於偶發性,有隨心所欲和任性的情緒成分在裏面,但仔細看她的作品,你會發現這些畫作都有一個嚴格的基本結構,畫面本身總是處於高度的控制中。那些潦草難辨。肆意彎曲的線條卻都有嚴格針對性。在不斷進展的創作中,Fiona把自己的作品發展得越來越有條理,越來越集中在對圖案更簡明的表達方式上。Fiona的創作使用了看似隨意組合的繪畫手法,在畫布上創造出新的和意外的景象。畫布體現的是一個冷靜,更啟動大腦的抽象表現主義。

Fiona的創作吸收了之前的分層抽象表現主義,潑色繪畫法,和極簡主義,把圖形設計和流行文化元素都納入為自己的繪畫元素。她把動畫和流行文化裏出現的平庸圖像都接合在一起,用抽象繪畫的脈絡過濾了這些圖片。她的繪畫也追隨了一些前輩畫家們的腳步,使用“引用”和一些“具有表面效果的符號”,不強調深層意味,只是試圖讓自己身心結合在畫面裏。她這樣一種調皮而新鮮的畫風,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華麗誇飾畫風的解構。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阿尼亞·加拉喬(Anya Gallaccio)
· 凡高油畫《夜間咖啡店》所有權糾紛
· 危機中,看看美國藝術家在想些什麼?
· 未來主義誕生百年 泰特將辦大型展覽
· 義大利數個展覽慶祝“未來主義宣言”誕生100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