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泰特三年展演繹另類現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2 16:39:33 | 文章來源: 英國文化協會中國辦公室


《另類現代主義》(Altermodern)展覽海報

     再沒有哪個名詞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一般,受到理論界如此地偏愛和錯愛。當人們仍舊不倦地對其解讀或誤讀時,泰特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卻索性宣佈:“後現代主義已死”,取而代之的則是名為“另類現代主義(Altermodern)”的全新概念,這也成為2009第四屆泰特三年展(Tate Triennial)的展覽主題。

    概念的提出者是在歐洲備受推崇的藝評家和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奧德(Nicolas Bourriaud)。尼古拉斯最著名的理論是“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最成功的運作是使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 Paris)晉身為享譽國際的當代美術館,此次與泰特的合作無疑引起了全球藝術界的矚目。

     何謂“另類現代主義”儼然成為展事的頭號焦點,尼古拉斯也特以宣言來詳釋該語匯的必要性:“‘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産生的社會思潮,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交流、旅行和移民、多元文化和身份定位的融合混淆,使藝術家開始找尋一種嶄新的現代性。這種現代性將基於“翻譯”,令不同文化團體的不同文化價值得以與國際網路連接——這是全球化所産生出的一種新文化語言,是依據21世紀現狀而‘重新載入’的現代主義,是‘另類現代主義’(Altermodernism)。”

     共有28位藝術家參與該展覽,既有藝壇老將,也不乏後起之秀,除本土藝術家外,還包括長期定居或短暫逗留英國的外籍人士,大部分作品為首次亮相。展覽給予觀眾的第一印象,是作品媒介呈現出無所不及的多元模式,包括攝影、電影、視頻、裝置等。與這種外在多樣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藝術家應對全球化觀念的同一態度,即從不同的文化景觀裏,在多種表達的方式中,探求新的路徑。

1   2   下一頁  


下一頁印度當代藝術的奇跡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印度當代藝術的奇跡
· 底特律舉辦“破爛”藝術展 給人帶來希望
· 藝術品估價過高加溫 使美國的稅收流失嚴重
· 俄羅斯畫家弗魯貝爾
· 英國擁有讓名家藝術品走入百姓家藝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