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觀點

學問·生活·思考·實踐——我和工作室的八個同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10 00:18:2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祥雲(國畫) 譚乃麟

文/馮遠

一年半以前,李也青等幾位學生、青年畫家相邀我,針對目前中國人物畫創作存在的問題,帶一個以創作為教學目的的工作室,致力於推動當下水墨人物畫創作。一年半過去,實際效果如何?沒有什麼比他們最新完成的創作更能説明問題的了。

多年生活、求藝、治學在荊楚之地的李也青同學,既有江浙文人水墨畫藝術的學術功底,又能努力更新創作理念,大膽求新求變,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城市農民工群體生活狀態,並將之融入創作實踐中。他在深入探究現代藝術造型語言與表現手法的同時,也在水墨人物畫的意象表現技法方面取得了別具一格、饒有韻味的收穫。

相比而言,李錛同學屬於那種靈性的畫家,他的畫風明快,保持著水墨人物畫特有的繪畫性和書寫特質,還具有取象率意、信手拈來、趣味性強、筆調拙澀、隨類敷彩、色墨兼融的諸多優長。他近年又創作多人物組合、全景式多情節內容並置的大幅創作,吸收壁畫的結構特點,或兼工帶寫、或裝飾填彩的風俗畫處理手法,使其海南漁港風情和瓊黎民俗生活畫作生趣別致,豐富耐看。

王珂同學藝術感覺細膩,畫風質樸,清新自然。其在筆墨技法方面,近年來注重從寫實性描繪向寫意表現性語言的轉換,追求色墨交融、概括簡約的整體處理,既強化了作品中人物塑造的精妙入微和傳神特長,又盡可能地發揮了水墨渲染對比的技術特性。

鄒立穎善於用多變的筆墨表現不同質感的對象,也善於運用水墨在組織抽象畫面中最大化地顯現材料的特性。他適度誇張了人物造型,又有效地將表現人物形象的寫意性與表現衣飾道具的書寫性兼融起來,使之渾然相諧。其作品有意識地追求平面視覺形式上的雕塑感和紀念碑效應,畫面結構飽滿結實而具衝擊力。鄒立穎讀書駁雜,涉獵面廣,治藝嚴謹但決不拘謹,具有機敏、智慧的藝術感覺力和渴望表現的爆發力,正處於精力彌滿、佳作迭出的上升趨勢。

譚乃麟同學既善於提煉羅織、歸納整合人物形象與特定環境中的不同人物,又善於設計構成、編織處理服裝道具等繪畫元素;既充分發揮了筆墨的狀物功能,又適度兼融了繪畫圖式與裝飾趣味的聯繫,使對象得以取捨再造,成為具有意味的藝術形象。

李連志同學的作品極富張力,充溢著某種北方人才有的強悍狂野之氣和趨於沉靜內斂的宗教氣息。他理智地過濾掉自然界和現實的豐富色彩,代之以方斫滯重的筆墨所構成的單純質樸的感情色彩,通過濃重背景來反襯符號化的人物造型,使畫面産生某種靈異的直觀效果,增強了作品蘊含的現代感和潛意識。

范治斌具有紮實的人物畫造型基本功和寫實能力,他的近期作品有意識地開始了依託于寫實,但重心向具象表現主義的創作方式的轉型,這種變化使其作品更具有某種現代性特徵。

楊曉剛同學的作品從形式構成到形象塑造,從筆墨到運用等諸方面都有了穩步但卻顯著的變化。他筆下的人物形象渲染細膩,而在衣飾紋理的筆墨處理上卻刻意追求交織與垂重錯落的排比效果,以彰顯某種聖潔莊嚴之感。

這八個同學正值盛年,亟望他們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鍥而不捨,術業精進,德藝雙馨,不遺餘力地為振興、推進當代中國人物畫創作做出貢獻。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清醒的探索者——劉玉泉花鳥畫讀後
· 在建築中探索思想
· 畫風變化天翻地覆 上海畫院施大畏談中國畫探索
· 自述:我的藝術探索之旅
· 水墨藝術探索展
· 張曉剛個展《史記》展現"大腕"藝術家新探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