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舊瓶難裝新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6 08:59:46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作者:劉開渠

人們常説藝術貴在獨創,貴在出新。是的,藝術沒有創造性是不行的。這既涉及形式問題,也涉及內容問題,形式要不斷地創造,內容要不斷地出新,藝術才能向前發展。

任何藝術都有“流”的淵源,總是後人在總結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新發展,這是中外藝術發展史所證明了的。我們的現代雕塑有兩條“流”:一古一洋。古的也好,洋的也好,都是為借鑒前人或別人的經驗,來發展和提高我們的雕塑藝術水準。但要記取“邯鄲學步”的教訓。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惜損害內容的表現,那就不好了。

曾經有人問我,“舊瓶裝新酒”行不行?這怎麼説呢?對於舊形式原封不動地加以利用,在詩詞創作方面有成功的作品。雕塑是造型藝術,它的內容對形式的依存,是不同於語言藝術的。我見過這樣的作品,把現實題材硬塞進漢畫像石裏。結果新內容被舊形式吞噬了,觀者只能看到“舊瓶”,而品不到“新酒”的味道!恐怕這不能算是對傳統藝術形式的尊重,更談不上創新、向前發展了。

我們不能以“舊瓶新酒”來混淆“推陳出新”的概念。“推陳出新”是內容和形式兩者都包括在內的。雕塑是形式感很強的藝術,但不能脫離內容,為形式而形式。我們要求用不同形式來適應不同內容,甚至連製作材料如泥、木、金、石的物質屬性,以及作品安放的環境等等,都要考慮在內,這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內容的需要。儘管近來有人對“內容決定形式”這一命題提出懷疑,我還是欣賞我們古代藝術理論家劉勰的“水性虛而淪漪結,木質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的見解。我們要求的獨創和出新,不是僅僅在形式上玩花樣,而是要創造出新形象、新意境、新思想、新的時代精神來。

我們強調首先要出內容之新,是不是説選擇了別人沒有描寫過的題材,就可以獲得新意了呢?那也不一定。僅僅是題材的花樣翻新,也還是翻不出新意來的。藝術上的創新,首先在於作者對自己所描寫的對象,在認識上有沒有獨特的感受,在表現上有沒有獨創的方法。為了便於説明問題,舉幾首詩詞作品,譬如説,秦觀把楊廣的“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化為“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只在形式上玩了一個花樣,而在內容上卻毫無創新,所以不能給人以新鮮感覺。毛主席和陸游的咏梅,採用同一形式同咏一物,而其思想、意境、時代精神等等都各擅其勝。陸游的“咏梅”也好,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也好,都説明作者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沒有自己對描寫對象的與眾不同的感受,跟在別人後頭學步,是創不出新來的。

(摘自作者寫于1980年的《對雕塑的幾點創作意見》一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藝術媒體該怎樣介紹中國
· 中國讀者的歐洲繪畫指南——邵大箴、奚靜之的《歐洲繪畫史》讀後感
· 林明傑:漫話當代藝術
· 易英:批評與當下
· “批評”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