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唱響服務之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3 12:56:36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記者 潘欣信

中國美術館啟動館藏作品巡迴展,這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活動。一方面,展覽引人期待的精彩藏品,其品質和所蘊含的文化元素令人欣喜;更重要的,從相對固定、被動地展示,到主動走出,引領大眾審美的轉向,昭示著一些美術機構正與時俱進,開始構思並實踐著“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職能。這樣的展覽,將為我國的美術事業發展帶來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

以服務者的態度,把目光對準更廣大的普通人群,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為他們提供精神食糧,向群眾進行審美教育,這本是美術機構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然而,有問卷調查顯示,對於非專業的絕大多數人來説,在日常的生活中幾乎完全沒有到美術館看展覽的“意願”或“經歷”。這一結果,可能是出乎許多美術館工作者們的意料之外。

除文化藝術修養、個人生活習慣等主觀原因之外,美術館展覽模式、孤高的形象和藝術專業知識的神秘化,令人望而生畏,提不起“進入”興趣。這恐怕是簡單的一句“文化消費意識不足”所不能解釋的,給許多人造成這樣的心理,恐怕與長期以來,一些美術(博物)館的工作狀態與目光所向不無關係。

“今天,我們更強調美術館與公眾之間的互動關係,要求策劃或舉辦展覽的基本出發點,必須把公眾的理解與參與放在第一位,美術館要在社會發展中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廣東美術館傳播部梁潔曾這樣説。的確,作為被定性為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美術館與所在城市的公眾之間的關係,他們的工作,也即公益性的文化關懷,應該能夠被公眾感知和享用。這在今年推出的《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標準及辦法》中也有明確規定。

但是,長期以來,一些美術(博物)館重收藏、輕展示,忽視服務的現象一直存在。許多珍貴的文物藝術品一經館藏,就變成了“雪藏”,侯門一入深如海,常人難得一見。因此,美術(博物)館,在人們的心目中,更多的成為研究單位、專業單位,而不是服務單位。在我看來,面對新的社會形勢,人們日益高漲的文化消費需求和納稅人意識的深入人心,美術(博物)館這樣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應該充分認識到:保管、研究文物藝術品的最終目的乃是服務。只有使自己的藏品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才有寬廣的出路。

為國家、為人民徵集、保存、保管好文物藝術品,這一工作本身就發揮了美術(博物)館重要作用,功不可沒。但是,不能就因此推脫了另外所應擔當的責任。美術(博物)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國有性質和形象,也有利於他們可以獲得好的藏品。有了好的藏品,就有責任克服困難,帶著服務的心態去有所行動,想方設法地在可能的範圍內、在允許的條件下,為人們的藝術審美需求提供真誠服務,以最高的效率為他們帶去美的享受,實現藏品價值利用的最大化。從關注、服務開始,尤其關注曾經忽略了的人群,把服務的目光對準他們,逐步推進,真誠地滿足他們的利益訴求,而不是因他們不來美術館,就將他們排除在外。在文化部1986年頒發的《美術館工作暫行條例》總則中明確指出:“美術館在各級政府文化部門的領導下,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並説明“藏品陳列是美術館面向社會的主要方式”。

“送藝術”工作不僅要憑著職業責任心去做,更要帶著服務之心去做,因為“送藝術”是體現社會美好與和諧的一項措施。職業責任意味著義務,服務之心則是動力,是一種內在的道德要求,也是社會責任心的一個體現。因此,送藝術這一文化服務形式,在“送”的範圍、區域以及展示方式、講解配套等方面,都可以作調整和改進,以使那些“沒想到過”和“沒到過”美術館的人們,可以感受藝術之美。我們希望看到,有更多的美術(博物)館,可以把類似“藏品巡展”這樣的行動繼續下去,精心安排,高密度展示,創造出“送藝術”的生動鮮活事件。經過幾年的實踐,再加上其他措施的積極跟進,讓億萬普通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更方便、更自覺地親近藝術、提高修養,讓良好的初衷開花結果。一個尊重並關注多數人群利益的社會,才可能保持和諧與生機。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三版”展怎麼就畫上了句號
· 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普及藝術提升學術(圖)
· 印媒:印度藝術品受中國關注
· 朱德群法國展新作 吳冠中為老友祝賀(圖)
· 吳冠中 話説美展的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