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三版”展怎麼就畫上了句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3 12:50:5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創立一個文化品牌是很難的。因為品牌首先要具有公信力,然後是持之久遠。這之中幾代人的努力、維繫和發展,所表現出的代代相傳,是之所以能成為“品牌”的最具有魅力的內容。中國美術界的品牌屈指可數,除了老牌的機構、院校,已經舉辦過10屆的全國美展是展覽中的最為著名的品牌。而專項展覽中的全國性的“銅版、石版、絲網版畫展”(簡稱“三版”展),則是歷史相對長久的一個展覽,由原來的中央美院、廣州美院、浙江美院聯合主辦,到如今的由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主辦,已經走過了近30年——1981年第一屆;1985年第二屆;1987年第三屆;1990年第四屆;1993年第五屆;1997年第六屆;2001年第七屆;2003年第八屆——一步一個腳印。

如果不是最近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第九屆中國銅版、石版、絲網版畫展”,“三版”展作為一個美術界的品牌,其歷史並不能為人們所注意,尤其是這個“第九屆”(全國美展迄今為止也不過舉辦了10屆)作為“將告一段落”的謝幕展,無疑,讓人們心裏五味雜陳。如果看看歷程中的從第八屆到第九屆之間相隔6年的時間,似乎已經能夠看出難以為繼的一些徵兆。

不容置疑的是,作為主辦和推動“三版”展的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提出“將告一段落”,自有其個中的原委或難言之隱,但是,想到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創立“三版”展到如今的不易,不説其他,僅從當年的倡導者李樺先生到現在的版畫藝委會的當家人廣軍先生,中間就是主任都換了好幾撥。再説當年的國家綜合實力與當下已是天壤之別,當下國家對文化的前所未有的投入也是當年難以想像,因此,可以説,今天再有多少困難與當年相比都不在話下。而就版畫發展的具體情況而言,連遠離深圳市區的寶安區觀瀾鎮都搞起了“國際版畫雙年展”(今年5月舉辦了第二屆)和“版畫村”,所有的跡象都表明,版畫的大發展正逢其時。可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經形成品牌形象的“三版”展卻告偃旗息鼓,實在令人難明其理。

雕版印刷在中國具有引以為驕傲的歷史,現代意義的木刻版畫經魯迅先生的倡導和延安傳統的發揚,在中國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蔚為大觀。然而,“三版”在中國為時不長,且不夠普及。以絲網版畫而論,1981年4月,由李樺、胡一川、李習勤三位版畫家組成的藝術教育訪英代表團,參觀考察英國的美術教育,促使了李樺下決心在中央美院建立絲網版畫工作室,至此,絲網版畫才在中國展開。而同一時期,能夠做石版畫的石板,在中國也沒有幾塊。因此,“三版”的歷史基本上與“三版”展相同。由此來看“三版”展對於推動“三版”在中國的發展,對於促使“三版”新人的層出不窮,實在是居功至偉。當然,這之中要感謝台灣版畫家廖修平教授,他于1991年出資設立獎項,使“三版”展得以從第五屆開始每屆都評選出金銀銅獎,令“三版”展錦上添花。説説這些像河流流淌的歷史多麼有意思,由此來看如果説是生態的破壞造成了斷流,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然而,現在的生態不至於造成斷流,可是,怎麼説斷就斷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普及藝術提升學術(圖)
· 印媒:印度藝術品受中國關注
· 朱德群法國展新作 吳冠中為老友祝賀(圖)
· 吳冠中 話説美展的評選
· 民營美術館的模式:不可大幹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