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扶柱子的老太”和當年充當“模特”的農民(右)。 高國強;許政泓
高國強;許政泓
王官乙(右二)介紹當年創作群雕的情景。 高國強;許政泓
新中國雕塑藝術代表作——大型群雕《收租院》,今起在上海美術館展出。從1965年誕生時的驚鴻一瞥至今44年,經歷了特殊年代裏4次演變的《收租院》再次亮相,作品中的人物數量相比“文革”期間179人的“巔峰景象”大為減少,此次展出103人的規模基本恢復到1965年初創時的本來面目。與此同時,纏繞在它身上的政治符號也在歷史的更新中逐漸淡出,《收租院》被簡單地還原成一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生産關係的藝術表現。
1965年6月4日,四川美術學院雕塑係教師王官乙和趙樹同帶著畢業班的5個學生,風塵僕僕趕到大邑縣的地主莊園陳列館。此行的起因,是該陳列館向四川美院請求技術支援,希望用泥塑方式再現新中國成立前農民向地主劉文彩交租的情景。
此前,當地民間雕塑藝人已經以蠟像穿真衣服的形式做過一組蠟塑《百罪圖》,但效果不佳。而且,《百罪圖》的整體構思過於簡單,只是將一家人的交租遭遇以類似連環畫的形式逐次展現。於是創作組提出,“每台戲”都是同一家人,哪怕再有典型意義,也很局限,不如把一家人擴大到一個階級,將收租現場的隔斷全部打開,就在當年收租的現場,用群像表現一群貧苦農民在同一天交租的各個環節。
提議被接納了,王官乙等人立馬前往附近農村,訪問了一些當事人。四個半月後,泥塑《收租院》以群像展示的方式誕生了。劉文彩當年收租現場佈滿了黃色雕像,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整個泥雕共有人物114個,按“交租”、“驗租”、“算賬”、“怒火”4部分排列。
作品完成後,《收租院》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勾起了人們的往事,成千上萬的農民聞訊湧來參觀。“太轟動了,簡直難以想像。”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官乙感慨不已。
1966年、1967年、1970年和1972年,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需要,《收租院》被4次“複製”,並先後增添了不同的人物和場景。
1974年,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基於創作的本能開始復現《收租院》原作,經過長達4年精益求精的創作,玻璃鋼澆銅版本的《收租院》面世,它恢復了最初創作原貌,同時對原版進行了藝術加工(精簡一些不必要的線索和人物)。它由7個部分組成:交租、驗租、風谷、過鬥、算賬、逼租、怒火,總共出現99個人物,這便是本次上海美術館展出的版本,同時也是該版本首次完整露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