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德民
余秋雨曾經是一個官,現在卻是一個民,一個自由職業者。能夠在十年前毅然捨棄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和今後更多的上升的機會,而從文者。中國為數不多。在二十年以前,是有很多人為義舍利,包括自己的社會政治前途。但是在十年前是少見的,尤其是余秋雨的選擇,建議去翻一下他的《借我一生》,其中有他辭去職位的詳細過程。細節決定一切,余秋雨這個人生中的細節,決定了他是一個大寫的人,其品格和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夠相比。
如果只是一個自由學者,余秋雨不會招來這麼多的白眼和非議,關鍵是他很紅,而且很有市場和經濟效應。他對生命的理解,不會比這個社會最高級的理解差,對社會的理解,可能比大多數人要深和透,但是他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説話,遊刃有餘,這需要高超的人生策略和技巧。做莽夫容易,説大話更方便,但是要做到能夠為社會説一個角落的話,並且啟發更多的人的良知,光有能力和水準是不行的,還得有技巧!他就是掌握著這個技巧的學者!
“我深信,經過這次地震,中華文明必將開創一個以生命、人性、至善、大愛為主軸的新時代。”這句話即使是他的期待和對中國當下的提醒,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句話是真理,真理有的時候並不實現,中國的“禮儀之邦”的理想就是因為缺的就是禮儀,缺什麼喊什麼,這個道理總該懂吧!生命、人性、至善、大愛,當然還有自由、平等、人權、法律等等,我們現在還沒有充分實現,就需要理想來畫餅充饑,畫餅充饑是心理學很重要的環節!
至於官封的“大師”,沒有什麼不服的,中國有那麼多的工藝大師、還有棋聖,都是為了好玩,政府要好玩一下,就跟著一起玩,心態要平一點。不同體制都有不同的話語權,自由職業的余秋雨也就是一個個體戶,讓政府這麼重視,用大師“招安”,是哪屆政府都願意做的事情,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都這樣。關鍵是你做的事情是為誰,是為中國文化、歷史或者是老百姓的心思、靈魂,“借光”來延伸話語的力量,也是一種智慧。學點智慧,比罵人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