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設計·新媒體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余秋雨:文化行者的腳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8-31 09:19:45 | 文章來源: 跨文化傳播論壇

     余秋雨是20世紀90年代在爭議下備受關注的文化人。他少時生活艱辛,一家九口人要靠他養活。他從大學教授到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從作家到一個文化傳播者,從一個從小鎮走出來的孩子阿雨,到聲名顯赫的學者,他的每一個經歷或許都值得人們細細的品味,而他的作品又每每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從《文明的碎片》到《霜冷長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蘊融匯在斑斕的歷史背景中,與自然之美統合,形成其特有的余式散文,為當代中國散文提供了一種新模式。時至今日,他的《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又為我們勾勒出人類文化磅薄壯偉、堅韌延綿、脆弱細膩的不同風貌。余秋雨,一個從浙江慈溪小鎮走出來的學者,一個有著繁多的社會頭銜和身份的作家,在踏遍青山、荒漠,叩訪古今之後,將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面對媒體的追問?將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回應每個關注他的個體呢?

    ■背著文學的行囊去叩訪文明

    從《文化苦旅》到《行者無疆》,余秋雨完成了對自己的重新定位。他説"找自己和同行之間的區別,就是通過旅行的方式來考察人類的各大文明"。他幾乎走遍了最重要的文明,這一點大概有它的特殊性,他也就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身份和在文學領域中獨特的位置。作為一個帶著文化目的去旅行的人,所以説他是文化旅行者,是因為他"回來還最好能夠寫一點東西,向大家彙報"。

    從《文化苦旅》的成功開始,可以説是余秋雨個人選擇的成功。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耐人尋味的。余秋雨自己"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使得文章精美漂亮,並形成以集團規模出擊,不但填補了文化散文的一種空白,而且産生了轟動效應。儘管有種種爭議,但這些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實。

    其實余秋雨的走出,也為的是要告別一種固有的結構:"我不喜歡以前那種學者生活,學者生活的特點第一就是知識來源,全部來于書本,很少有自己去考察知識來源的,書本到書本肯定是狹隘的,當時我就感覺到了,我要告別這一點。知識的去向,基本上在我的學生和在我小範圍的同行裏面,自我消耗了,就是你在一塊土地上出來,成了大學生,成了教授,好不容易培養了你,但你的話語卻是和很多人毫無關係,那這兩點就是知識的來源和知識的去向,我要改變,所以我努力地做到這一點。知識的來源我親自去考察,知識的去向是我努力尋找一種能夠為廣大讀者接受的文體,叫它散文也好,叫它別的文體都可以,能夠與和我生活在當代的讀者親切地對話。這種對話讓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下一次該講什麼話,這樣來源和去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要告別那種結構。"

    ■他出生在浙江慈溪,不是農民的孩子,卻在農村中長大

    余秋雨出生在浙江慈溪一個普通的小鎮,他不是農民的孩子,卻在農村中長大。余秋雨的媽媽是這個村莊裏唯一的文化人,在媽媽的影響下,八歲的余秋雨就在為幾個村莊的鄉親們寫信、讀信、記賬。離開了小鎮,走進大城市上海的他,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上海話。生活的艱辛,使他過早地挑起了生活的擔子,一家九口人要靠他一個人來養活。他從一個大學教授到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從一個作家到一個文化的傳播者,從一個從小鎮走出來的孩子阿雨,到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走過的每一步,他的每一個經歷或許都值得我們細細的品味,值得想獲得成功的人借鑒。今天的余秋雨毫無疑問是一個成功者,面對自己的得與失,他説,"好像很少有一種給我想像當中很第一的發展機會,我的每一次發展都在不太可能的情況下,踩出第一步,它的結果是怎麼樣,不知道的。如果是要力爭往前走的話,那麼我可以不離開我。但我往往是在做得最好的時候,自己撤離,這樣一下就從零開始了。"

    ■余秋雨的走紅是一種必然,因為人們對於文化藝術的渴望,也因為市場對於文化藝術的衝擊

    余秋雨給人的印象風度翩翩,身上有一種海派名士的味道,一目了然,他顯得精明,還很高明,實屬社會活動家。也許他值得每一個想獲得成功的人借鑒,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在何時都成為弄潮兒和幸運兒,值得刮目相看的是,余秋雨的人氣一直很旺,如今仍在不斷飆升。余秋雨已不是傳統的那種文人,往昔,清寒的士子只有一條光明的出路,那就是"將身貨與帝王家",余秋雨早就脫下了殿前御用的袍服,其選擇面已天寬地大。有人説他對大文化散文和戲劇理論都只會做有限的感情投注,他的成功更多地體現在浸透了商業氣息。文化與商業結歡,起先耳鬢廝磨,隨後肌膚相親,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余秋雨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余秋雨的走紅也是一種必然,因為人們對於文化藝術的渴望,也因為市場對於文化藝術的衝擊,或許還有種種種種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還拎不清明星與藝術家的區別,拎不清大眾文化與文化的區別,拎不清時尚與美的區別,我們不是把它們混為一談,就是容易歌頌前者而摒棄後者。

    ■余秋雨成為文化明星,他本身沒有錯,而且對提高大眾趣味是有益的

    余秋雨現在是文化明星,他本身沒有錯。在開始階段,他對於大眾的趣味是有益的,因為他的大文化散文掀起了散文熱,使大眾更多地關注到以往沒有十分注重的東西,這不僅對文壇是一種促進,對於整個社會與市場也是一種促進,對於人們的情趣更是一種提升。但就像任何事物都不斷發展一樣,當他被市場推到一種明星的地位時,他已起了某種變化,這變化不來自他本人,而是源於市場,或者説來源於"製造",大眾文化就是要製造,製造明星、製造時尚,"余秋雨"這三個字,已經成為市場--明星--大眾文化--時尚--市場中一個環節,這三個字已被市場異化了。此時的余秋雨"不再是他本身,他是市場的傑作"。不管是"余秋雨"創造了市場,還是市場創造了"余秋雨",作為一種明星,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的時尚,它遲早會被淘汰,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實論成就,余秋雨可劃入被"文革"耽誤的一代人中,近年來,他出版了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等四部,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和《霜冷長河》等數部。這些單行而又風行的散文集內容多有交叉,文學評論界已形成較為一致的看法:余秋雨的散文集一集不如一集,整體水準呈極為明顯的下滑趨勢。論學養,有人説余秋雨中學尚可,西學薄弱,即便是在尚可的中學方面,也有許多貽笑大方的破綻和紕漏。論才力,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有的篇張(如《風雨天一閣》)能化腐朽為神奇,文思綿密如錦,可謂才識俱勝;但又如《蘇東坡突圍》則顯得是那麼的力不從心。論詩外功夫,很多人説余秋雨是炒家中的頂級高手,其自我炒作在緊抓"反盜版"這一熱手題材方面表現得十分搶眼。他自始至終痛恨和譴責的都是那些躲在陰暗處食腦吸髓的文化盜賊--在《山居筆記》一書的序言中,甚至不惜動用兩萬多字的篇幅痛加撻伐。細細推究一番,這其中的很多況味就很複雜了。論機智幽默,余秋雨的辯才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他能滔滔不絕,但時不時也有些拿腔捏調,矯揉造作,而且很多人説他總喜歡繞彎子,閃爍其詞。

    對於真誠,余秋雨有他的看法:"面對問題你能不能把自己最真誠的東西表現出來。我一直在努力,我的方法是不再參加使自己一體化的那種活動,大家看不到各種各樣的團體集會有我的聲音,因為這樣的話,使我不真誠,甚至我也不太在文化界扎堆,扎得太深,朋友的觀點會影響我,這是我現在還在繼續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保持著這種方式和觀眾對話,提醒自己可以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難題和質問,但是最不能失去的是你的真誠。"

    余秋雨自1992年攜《文化苦旅》橫空出世以來,一路高歌猛進,幾乎一枝獨秀,風騷文壇內外。自1998年出版《山居筆記》,特別是1999年出版《霜冷長河》以來,余秋雨更是像模特一樣頻頻招搖于五光十色的媒體之中,發表種種關於自己的書,關於文化的談話,不想卻招來一派失望和噓聲,而原本擁躉他的一些讀者也因對《霜冷長河》的失望而紛紛撤出余秋雨的文化廣場。但這似乎並不妨礙余秋雨的名聲和市場張力達到人生沸點牛市新高,與此同時,余秋雨學術的空心化、文化的泡沫化也一路攀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古老命題似乎已經逼近余秋雨,人們不禁要問:余秋雨行者的腳步到底還能走多遠?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