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人生大排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16 01:41:5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

前呼後擁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張鳴

    都説中國人有實用理性,講求實際,但在現實生活中,虛頭八腦的繁文縟禮,比誰都多。18世紀末,英國人馬戛爾尼率使團來華,要跟中國建立平等經商關係,結果因為無論如何接受不了中國朝廷的三跪九叩之禮,灰頭土臉地回去了。人富貴了,得講究排場,當年劉邦做亭長的時候,偷雞摸狗無所不為,一邊洗腳一邊就見客了。但是,做了皇帝,得有排場,排場離不開禮儀,馬上找人制禮,群臣上朝,打扮齊整,什麼時候趨,什麼時候立,什麼時候下跪,什麼時候叩首,井井有條,一步邁錯,帽子掉了,都要被拉下去治罪。龍床上的劉邦見了,得意地説,今日方知皇帝之貴。排場,就是一種有形的精神享受。

    自秦漢以降,朝代可以變更,但儀式排場卻始終如一。但凡是個官兒,出行虎頭牌一對對排開,八抬大轎,鳴鑼開道,前呼後擁。皇帝出來就更了不得,鹵薄儀仗加上護衛,得排上幾裏地,連馬桶和虎子都得帶上。蹲在家裏開會,上大朝,大宴群臣,品級山上,文武兩列,下來擺酒,邊跪拜邊飲酒,聲勢浩大,整齊劃一,講究的就是儀式場面。為什麼儒家偏受獨尊?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只有儒家會講究禮儀,能給皇帝和百官設計出排場講究來。不消説,但凡禮儀排場,都是沒用的虛文,出行要那麼多跟著的幹嘛?一大半沒有任何用處,真要是遇到危險,這些人跑得比誰都快,馬桶和虎子有什麼用呢?誰見過皇帝半道上隨地大小便來著?朝會上的國宴,誰也不敢真吃真喝,無非裝樣子,就算開會議事,儀式性的朝會什麼也決定不了,真正決策,是皇帝與宰相私下的小會。但是,沒用的排場,還就是人人喜歡講,排場中心的人喜歡,自不必説,人生在世,誰不高興做回月亮,被眾多星星拱著呢?就算做星星的,也未必一點都不高興,品級山上,站在靠上的,比靠下的得意,站在下面的比沒有進來的得意。酒雖然喝不到肚子裏,但能來比劃一下,也算給祖宗掙口氣。

    沒有富貴的人們,也未必不喜歡排場,平時不講究,那是沒有條件,婚喪嫁娶,攢了一輩子錢,一天的禮儀排場就都花出去了,哪怕今後鬧饑荒,揹債也在所不惜。一旦農民發了家,排場講得比從前的東家還厲害,太平天國幾個農民忽然做了天王東王什麼的,出門的儀仗,從城東門可以排到西門,講究極其細緻,大家都背不下來。即使沒錢搞排場的時候,站在邊上看皇帝或者官老爺抖威風,也未必都是滿心的怨恨,項羽當年説的是,彼可取而代之矣。劉邦則説,大丈夫當如是焉。野心沒有這麼大的人,心中艷羨者,恐怕也不少。嘴上不説,個個心裏都會覺得,當官就得這樣。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清官包拯大老爺,在民間的戲劇中,還不是八抬大轎,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前呼後擁?包公如果不這樣八面威風,有誰會相信他呢?當然,民間排場的講究,是跟官場學的,君不見,作為白丁的老百姓在結婚的時候,新郎新娘,照例一邊官帽子,一邊鳳冠霞帔。

    老調子沒有唱完,排場當然還得繼續。有權有勢之人,人生對於他們而言,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儀式,盛大而隆重的儀式。出行的時候,依舊是前呼後擁,依舊是隨從一隊,只是八抬或者十六抬大轎變成了四個輪子的轎車,虎頭牌變成了警車開道。下屬在轄境邊上恭候如儀,然後接風,然後講話,然後請入酒席,請上座。見什麼人,説什麼話,早就安排好,按臺本走臺就是。大小會議,都成儀式,無論多大規模的會議、展覽,還有名目繁多的節慶、祭典,開幕式和閉幕式最為隆重,也最為無用。領導嘉賓,按銜級大小依次講話,大抵照本宣讀,所講的內容,換個抬頭,另一個會照樣適用。只要夠級別的領導來了,哪怕僅僅站了一站,整個的會議都蓬蓽生輝。現在連學術會議也漸染此習,開幕式完了,下面的議程可有可無,大家大可以去風景名勝玩去也。人生就是儀式,就是排場,一個排場,接著另一個排場,我們領導幹部的寶貴生命,就在這一個又一個毫無用處的排場中消耗殆盡,但是所有人都樂此不疲。

    按道理説,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各國的官方場合,都還是要講一點排場的,多多少少還會有點儀式,但排場講到我們這個地步,有時簡直是為了排場而排場,還是相當嚇人。中世紀如此講法,是因為做老爺的人,多半心裏虛,要靠外在的排場和講究,把自己撐起來,好去嚇唬老百姓。在上面的人,沒有講話,沒有演説,漢官威儀,靠的就是衣服轎子、衙門和臺階,靠的是下面的人捧場湊趣,曲意逢迎。今天的官場,已經有了講話,有了演説,還可以跟老百姓直接對話,按道理,開會的儀式本是領導講話的鋪墊,領導人可以通過臺上的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能,讓下面的人心服口服。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們的某些領導,沒了蟒袍玉帶,卻依然要靠外在的車子、隨從、衣冠,更要靠大小的儀式給自家撐門面,在會上露面講話的機會,就這樣硬是活生生變成官樣文章,讓底下的人,聽也瞌睡,不聽也瞌睡,於是熱鬧而隆重的儀式,反而變成了沒有主題的主題,成了開會的目的。開所有的會,辦所有的節,連領導講話本身,都變成了儀式的一部分。讓我們的很多官員,在繁文縟禮、虛頭八腦中,打發自己的光輝歲月。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